梅雨季的走廊彌漫著青苔氣息,蘇晚站在公告欄前,指尖撫過那張被撕去半截的校園祭海報。顧淮的名字孤零零地懸在“執行委員長“的職務后面,墨跡暈染成小小的潮汐。
“你在看這個?“林薇突然出現,新做的水晶指甲敲打著玻璃櫥窗,“顧淮學長昨天遞了辭呈。“她掏出手機劃開論壇界面,置頂帖里模糊的偷拍照上,顧淮正把助聽器維修單塞進蘇晚的儲物柜。
蘇晚轉身時撞進薄荷香里,顧淮的傘面殘留著天臺鐵銹的紅褐色。他自然地接過蘇晚懷著的實驗器材,袖口滑落時露出腕間結痂的灼痕——那是上周電磁事故留下的印記。
“印刷廠...“蘇晚剛開口就被雨聲截斷。顧淮的傘傾向她這邊,雨水順著他的左肩滲進學生會徽章,“別去。“這是他第一次用懇求的語氣說話,“有些記憶不應該被翻開。“
圖書館頂層的閣樓堆滿舊校刊,蘇晚在1983年的相冊里發現年輕時的顧淮母親。她穿著實驗服站在天文臺前,懷里抱著嬰兒時期的顧淮,背后的星圖上用紅筆圈著獵戶座。當蘇晚翻到下一頁時,泛黃的照片突然飄落——背面是顧淮幼稚的筆跡:“媽媽變成星星的第100天。“
梅雨在窗欞上敲出安眠曲節奏,蘇晚聽見閣樓木梯吱呀作響。顧淮抱著一摞舊檔案出現,發梢滴落的水珠在星圖上洇開墨暈。他沉默著用毛巾裹住蘇晚發冷的腳踝,這個動作太過自然,仿佛已經重復過千百次。
“五歲那年,她留給我的最后禮物是薄荷苗。“顧淮突然開口,指尖摩挲著照片邊緣,“說聞到這個味道就能找到回家的路。“他苦笑著指向自己后頸的疤痕,“后來父親砸碎所有薄荷盆栽時,這片碎瓷告訴我,有些路是單行道。“
蘇晚的助聽器發出輕微電流聲,她摘下耳內式器械,將右耳貼上顧淮后背。隔著濕透的襯衫,心跳聲混著雨聲傳來,像海潮漫過月夜下的沙灘。“這樣能聽得更清楚。“她輕聲說,感覺到顧淮的脊背瞬間繃緊。
暮色漸濃時,他們在舊書堆里找到生銹的餅干盒。褪色的拍立得上,童年顧淮正對鏡頭展示摔碎的薄荷盆栽,玻璃碎片里映出女人離去的裙擺。盒底的信封里裝著干枯的薄荷葉,信紙上稚嫩的筆跡寫著:“今天也沒有聞到媽媽的味道。“
“其實你早就知道...“蘇晚攥著三年前的匯款單,收款人姓名處“顧淮“二字被水漬模糊,“匿名資助我治療聽力的是...“顧淮突然用沾著薄荷精油的指尖按住她的嘴唇,這個動作讓兩人同時想起圖書館初遇時,那支滾落腳邊的萬寶龍鋼筆。
校園祭前夜,蘇晚在空教室縫補被撕破的班級話劇服裝。月光從氣窗斜射進來,為顧淮的輪廓鍍上銀邊。他蹲下身幫蘇晚纏好縫線,腕間的灼傷不經意擦過她膝蓋結痂的擦傷,“疼嗎?“他們異口同聲,又在彼此的瞳孔里看見錯愕的自己。
演出當天,蘇晚在后臺聽見女生們的竊竊私語。“顧淮學長居然去當道具組““聽說他拒絕了斯坦福的offer“......她抱著綴滿星星的幕布轉身,正撞上顧淮胸前的別針。他為她調整頭戴式助聽器時,指尖的溫度透過耳廓傳遍全身:“今天要讓你聽見最真實的雨聲。“
當第三幕暴雨場景的燈光亮起時,蘇晚發現顧淮改裝了音響設備。人工雨滴敲打錫皮屋頂的聲響,竟與媽媽哼唱的安眠曲頻率相同。她在漫天雨絲中念出那句“請帶我回到有你的夏天“,看見臺下的顧淮正用口型重復三年前她在轉學申請里寫的話:“在墜落處等待花開。“
慶功宴的櫻花年糕粘在指尖時,顧淮突然拉著蘇晚逃離喧囂。他們在器材室后的夾縫里分食一塊薄荷糖,呼吸間都是潮濕的青草香。“為什么是我?“蘇晚終于問出盤旋心底的疑問。顧淮將糖紙折成紙船放入積水,“因為你看我的眼神里,沒有同情只有共犯的默契。“
午夜的值班室電話突然響起,蘇晚握著聽筒的手微微發抖。電流雜音中傳來印刷機的運轉聲,接著是顧淮母親破碎的留言:“小淮,媽媽找到讓時光倒流的方法了...“突然插入的忙音里,混著顧淮父親醉醺醺的嘶吼:“那女人把兒子也變成了實驗品!“
蘇晚沖出宿舍時,發現顧淮正站在百年櫻樹下。他手里攥著被撕碎的校園祭海報,月光將“執行委員長顧淮“的字樣拼接成扭曲的圖案。“他們說我包庇你。“他笑著踩碎滿地月光,“卻不知道我才是需要被拯救的那個。“
梅雨在黎明前停歇,蘇晚在顧淮的課桌里發現退學申請表。理由欄空白處畫著無數閉合的莫比烏斯環,背面是鉛筆寫的《致橡樹》詩句:“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墨跡被淚水暈染的地方,添了一行小字:“可我早已深陷泥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