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預警的紅燈映在美術室玻璃上,蘇晚把最后一塊遮雨帆布釘上窗框時,聽見走廊盡頭的鋼琴聲斷了弦。顧淮的白襯衫貼在脊背上,他正彎腰撿拾散落的琴譜,后頸那道疤痕在應急燈下泛著珍珠母貝的光澤。
“教務處通知所有人去禮堂避難。“他說話時睫毛上還凝著水珠,卻把干燥的毛巾裹住蘇晚滲血的的手指,“除了這里。“
蘇晚這才發現每扇窗戶的遮雨布都拼成星圖,北面玻璃上用油彩畫著獵戶座腰帶。顧淮的指尖劃過三顆鈷藍星辰:“天文社的觀測日志顯示,每次臺風登陸前,這里的玻璃都會顯現特殊光譜。“他忽然握住蘇晚的手按在第三顆星上,“和你助聽器的故障頻率相同。“
驚雷劈開云層時,整座美術室陷入黑暗。蘇晚踉蹌著后退,撞翻的松節油在地板漫成銀河。顧淮的呼吸聲從背后貼上來,帶著薄荷糖的清冽:“別動。“他解下領帶蒙住她的眼睛,“當視覺消失時,聽覺會變得異常敏感。“
溫熱的手掌覆上她耳后的助聽器,世界突然浸入深海。潮汐聲中,蘇晚聽見顧淮十六歲時的錄音:“今天父親燒毀了母親所有實驗筆記,我在灰燼里找到半塊融化的薄荷糖。“接著是紙張翻動的沙沙聲,“轉學生資料表上的醫療記錄,她的右耳聽力損傷頻率正好是...“
“這是犯罪。“蘇晚扯下領帶,在閃電中看見顧淮蒼白的笑。他校服第二顆紐扣松脫,露出鎖骨處未愈的擦傷:“從偷看你轉學檔案那刻起,我就成了共犯。“
暴雨在凌晨兩點轉為細雨,他們靠坐在畫架背面分享體溫。顧淮的素描本攤在膝頭,泛黃的紙頁上畫滿不同角度的右耳——戴助聽器的,纏繃帶的,落在晨光里的。最新那頁的耳廓上開著鳶尾花,花瓣紋路竟是蘇晚的掌紋。
“校醫說我有人臉識別障礙。“顧淮用炭筆勾勒她手腕淡青的血管,“但閉上眼也能畫出你的骨骼走向。“畫紙突然被風吹起,背面露出三年前的日期,那時他們尚未相遇。
蘇晚的指尖觸到素描本夾層里的機票,泛黃的登機牌顯示著母親失蹤次日從浦東飛往柏林的記錄。顧淮突然劇烈咳嗽,掌心的血絲在暴雨聲中綻成紅梅:“三年前我就該在那架飛機上。“
晨光穿透云層時,他們在儲物柜后發現昏迷的校工。老人懷里抱著被雨水泡脹的《雪萊詩選》,書頁間滲出藍莓醬的氣味——和蘇晚母親失蹤那天打翻的果醬一模一樣。顧淮用領帶蘸取液體,在墻上畫出神經樹突狀的紋路:“這是母親研發的生物墨水,遇氧會顯現記憶畫面。“
教務處廣播響起時,蘇晚正把止血藥粉按在顧淮滲血的鎖骨。他忽然抓住她的手腕貼近心口,掌下心跳急促如困獸:“如果我說那次圖書館相遇是精心策劃的...“
臺風過境的午后,蘇晚在退學申請表背面發現鉛筆素描。畫中的自己戴著改裝助聽器,耳畔纏繞著開花的神經纖維。角落用摩斯密碼寫著:“在成為你的共犯之前,我早已被判無期徒刑。“
體育館臨時避難所飄著消毒水味道,蘇晚在分發毛毯的隊伍里聽見流言。“顧淮學長凌晨被理事長叫走了““聽說他電腦里有全體學生的醫療檔案“...她抱緊毛毯轉身,看見顧淮站在安全出口的陰影里,指尖轉著那枚本該在飛機失事中熔化的薄荷糖。
“要驗證真相嗎?“他忽然拉起蘇晚的手按在自己頸動脈,“每次說謊時,這里的跳動頻率會加快0.3赫茲。“掌心下的肌膚溫熱潮濕,“從借鋼筆開始,天臺刻痕,電磁事故...全部都是...“
蘇晚用沾著藍莓醬的指尖堵住他的自白。甜膩的果香中,她第一次主動貼近那傷痕累累的胸膛:“那就把謊言編織成繭,等我們在黑暗里化蝶。“
晚霞染紅積雨云時,他們在天臺發現被臺風吹散的活頁本。泛黃的實驗數據間夾著顧淮母親的信件殘頁:“...給小淮準備了十八歲生日禮物,在美術室第三塊地磚下...“撬開地磚的瞬間,薄荷香洶涌而出,密封盒里躺著串雙人份的助聽器,頻率調節鈕刻著兩個名字縮寫。
顧淮突然將額頭抵在蘇晚肩上,這個姿勢讓他看起來像迷路的少年:“母親研發的是配對式聽覺輔助儀,當雙方心跳同步時...“他哽咽著將另一個助聽器戴在自己左耳,“能聽見對方記憶里的聲音。“
蘇晚的耳膜里涌進五歲時的海浪聲,其間混著女人溫柔的哼唱。她看見年幼的顧淮蜷縮在禁閉室,用碎玻璃在墻面刻下無數“媽媽“。兩個時空的悲鳴在神經共鳴中交織,直到暴雨再臨,將哭喊與告白都沖刷成顫抖的相擁。
夜幕降臨時,顧淮在蘇晚掌心寫下帶血的承諾。積雨云掠過天文臺穹頂,暴雨中相疊的心跳頻率,終于補齊了獵戶座缺失的第四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