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的蟬鳴浸透舊校舍時,蘇晚在天文臺階梯撿到褪色的監測環。內圈刻著尚未磨滅的赫茲數,當她將耳朵貼上去時,聽見五年前顧淮在醫務室的錄音:“今天遇到了耳朵會開花的女孩。“
教務主任的退休告別會定在百年櫻樹下,蘇晚作為優秀畢業生致辭。她展開講稿時,夾在其中的薄荷糖紙突然顯影——那是顧淮的字跡:“別哭,我在所有次聲波里愛你。“
禮堂側門傳來騷動,轉學生自我介紹卡在喉嚨。少年摘下棒球帽的瞬間,百年櫻樹的蟬鳴驟歇。他后頸的珍珠母貝色疤痕泛著水光,腕間監測環顯示著蘇晚設定的特殊頻段。
“我叫淮安。“他彎腰撿起蘇晚掉落的助聽器,薄荷香漫過畢業袍的褶皺,“能借用下《雪萊詩選》嗎?第三十二頁夾著我的轉學申請。“
蘇晚在解剖室玻璃倒影里窺視淮安。他捏著手術刀的姿勢與顧淮完全重合,連切割青蛙坐骨神經的傾斜角度都分毫不差。當林薇故意撞翻他的解剖盤時,他抬頭說的那句“瘢痕組織更堅韌“讓蘇晚打碎了培養皿。
午夜圖書館,淮安的身影出現在當年顧淮拼湊碎紙的第七排書架。蘇晚攥著鋼筆走近時,他正用萬寶龍鋼筆在《雪萊詩選》寫批注——筆帽上刻著嶄新的“淮“字。
“這是顧淮學長留給我的。“他晃了晃從地磚下挖出的鐵盒,“作為加入古典密碼社的見面禮。“盒內躺著燒焦的芯片殘片,通電后投影出顧淮未寄出的信:“當你遇見我的回聲,請告訴他...“
暴雨突降的黃昏,淮安出現在蘇晚父親的墓前。他淋濕的白襯衫下透出心口縫合線,雨滴沿著與顧淮相同的傷痕滑落:“我移植了他的心臟。“掌心貼在冰涼的墓碑上,“現在你聽見的是兩個人的心跳。“
畢業舞會的彩球燈旋轉時,蘇晚在儲物柜發現淮安留下的磁帶。A面是顧淮錄制的物理課筆記,B面卻是淮安清唱的《月光》變調。當兩種聲波在助聽器里疊加,她看見全息投影里十六歲的顧淮正在給淮安寫信:“請替我陪她聽見梅雨停歇的聲音。“
離校那天,蘇晚在暖房角落發現淮安種的薄荷。玻璃罩里貼著字條:“每天03:17分噴淋,這時刻他心跳最平穩。“土壤里埋著未拆封的情書,郵戳日期是顧淮手術當天。
淮安追到月臺時,蘇晚正把備用助聽器貼在鐵軌上。他說要去德國讀神經醫學,背包里卻露出天文社的星圖。“我會找到讓回聲實體化的方法。“列車呼嘯而過,他的唇語在震動中清晰可辨:“畢竟我偷了他的心跳頻率。“
蘇晚在靠窗座位發現牛皮紙袋。99顆薄荷糖拼成獵戶座星云,中心躺著兩枚纏繞神經纖維的銀戒。當她將戒指對準陽光時,內側浮現出新的刻痕:“這次請讓我成為你的原罪。“
梅雨初晴的清晨,蘇晚在跨海大橋聽見雙重心跳。淮安的白大褂被海風吹成帆,他胸前的聽診器連著蘇晚的助聽器:“檢測到強烈情感波動。“笑著指向前方霧中的燈塔,“要不要賭那里藏著第100顆薄荷糖?“
潮汐聲中,蘇晚終于回應了未完成的摩斯密碼。助聽器將誓言轉化成次聲波,震落淮安睫毛上的鹽粒:“我愿做永不消逝的白噪音,在你的每場季風里,永恒震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