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交易平臺的電商直播業務在穩步推進一段時間后,迎來了一場意想不到的信譽危機。在一次直播中,一位知名藝術家展示并出售的一幅畫作,被買家收到后質疑是贗品。買家立即聯系平臺客服,情緒激動地表示:“我花了大價錢買這幅畫,就是沖著這位藝術家的名氣和平臺的信譽。可收到貨后,發現這畫無論是筆觸還是色彩質感,都和我之前見過的真品相差甚遠,你們必須給我一個合理的解釋,不然我就去投訴你們平臺!”
客服人員接到投訴后,第一時間將情況上報給運營部門經理。經理得知此事,心頭一緊,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立刻組織團隊展開調查,同時與涉事藝術家取得聯系。電話接通后,經理盡量保持語氣平和:“李老師,我們平臺接到了關于您那幅在直播中售出畫作的投訴,買家懷疑是贗品,您這邊方便跟我們詳細說說這幅畫的創作過程和相關細節嗎?”藝術家在電話那頭顯得十分震驚,急忙回應:“這絕對不可能是贗品,這幅畫是我前段時間精心創作的,每一個筆觸都是我親手完成,創作過程中還有助手在旁邊幫忙拍照記錄,我這就把相關照片發給你們。”
運營團隊拿到照片后,仔細比對畫作細節,從筆觸紋理到色彩層次,初步判斷畫作與藝術家提供的創作過程照片相符。但買家依舊不相信,要求平臺提供權威的鑒定報告。為了盡快解決問題,恢復平臺信譽,亞歷克斯決定聘請業內頂尖的藝術品鑒定專家對這幅畫進行鑒定。專家經過數天細致的分析,包括對畫作材質、顏料年份以及筆觸風格的深入研究,最終出具了鑒定報告,證明這幅畫確為真品。
亞歷克斯以為事情就此平息,然而,買家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長篇文章,詳細描述了自己購買畫作的經歷以及對平臺的不滿,質疑平臺與藝術家串通,故意出售贗品欺騙消費者。這篇文章迅速引發關注,不少網友紛紛在評論區留言,對平臺的信譽提出質疑,甚至有一些原本打算在平臺上進行直播購物的潛在客戶,也表示對平臺的信任大打折扣。
面對這一輿情危機,市場推廣部門緊急制定公關方案。他們首先在平臺官方賬號發布了詳細的鑒定報告以及事件處理過程,向公眾解釋這幅畫經權威鑒定為真品。同時,安排專人與買家進行溝通,希望能夠安撫買家情緒,讓其刪除不實言論。但買家態度堅決,認為平臺給出的解釋無法完全消除自己的疑慮,拒絕刪除文章。
亞歷克斯意識到,僅靠發布聲明和與買家溝通遠遠不夠。他決定親自出面,召開一場新聞發布會。在發布會上,亞歷克斯誠懇地向公眾道歉:“這次事件是我們平臺在監管和溝通環節出現了問題,雖然畫作經鑒定為真品,但給買家帶來了不愉快的購物體驗,也讓大家對平臺產生了信任危機,對此我們深感愧疚。”他詳細介紹了平臺為確保藝術品真實性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與權威鑒定機構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加強對藝術家入駐平臺的審核流程等。此外,平臺還承諾,將為此次事件中的買家提供全額退款以及一定的補償,以彌補其損失。
為了增強公眾對平臺的信任,亞歷克斯還邀請了幾位知名藝術家和收藏家作為嘉賓出席發布會。他們紛紛發言,表達對平臺的支持,并分享了自己在平臺上的愉快交易經歷。發布會結束后,市場推廣部門積極與各大媒體溝通,確保發布會的內容能夠廣泛傳播。經過一系列努力,輿論逐漸開始轉向,公眾對平臺的信任也在慢慢恢復。但亞歷克斯知道,信譽重建并非一蹴而就,平臺在未來的發展中,必須更加嚴格地把控每一個環節,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