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末的晨霧裹著櫻花瓣,落在高二(3)班新漆的綠色信箱上。蘇穗寧踮腳把最后一封倡議書塞進投遞口時,聽見身后自行車鈴輕響。江嶼單腳支著車,車筐里堆滿從市圖書館借的《傳統(tǒng)節(jié)氣民俗考》。
“書法社要辦清明詩會,程雪問你能不能畫二十四節(jié)氣海報。“他遞來牛皮紙袋,里面是程雪手抄的《月令七十二候》,墨跡里混著干花瓣。蘇穗寧抽出張驚蟄海報草稿,空白處畫著戴斗笠的卡通青蛙,江嶼的指尖在雨水節(jié)氣線上停頓:“這里加句農(nóng)諺更好?!?/p>
黃靜踩著碎櫻石板路跑來,限量版帆布鞋沾滿草葉:“校服設(shè)計大賽入圍了!“她抖開設(shè)計圖,改良式盤扣校服上繡著星月紋,袖口里襯是林聽瀾母親織的苧麻布。程雪在遠處揮了揮漿糊刷,她正帶文學社貼詩箋,粉櫻色的宣紙在廊柱間飄成一場遲到的雪。
春雨突至時,老陳正講到長江中下游梅雨季。蘇穗寧望著窗外被雨點擊碎的玉蘭花,突然在課本空白處畫起避雨的行人。江嶼的筆記本忽然推過來,鉛筆勾勒的等雨量線圖與她的人物速寫重疊——戴草帽的老農(nóng)站在500毫米等值線上,腳邊是將傾的陶罐。
“這是你爸調(diào)研時拍的照片?“蘇穗寧指著夾頁里的泛黃相片。江嶼的橡皮擦過相片邊緣的日期(2001.6),雨聲突然淹沒了他的回答。程雪輕聲誦讀《春夜喜雨》的尾句,林聽瀾在草稿本上計算著雨滴墜速,數(shù)值漸漸拼成陶罐的拋物線軌跡。
下課鈴響時,黃靜從后門探進頭:“手工社的油紙傘到貨了!“走廊里鋪開七十二把素面?zhèn)?,程雪正教社員用柿漆寫詩句。蘇穗寧的傘面畫著青蛙與落櫻,江嶼在傘骨交接處補了行小楷:「清明斷雪,谷雨斷霜」。
清明前的艾草香從后廚飄出時,顧北辰正直播試吃青團。鏡頭掃過林聽瀾帶來的咸蛋黃,她母親用腌了三個月的鴨蛋裹進糯米團,蒸籠揭開的瞬間,翡翠色的團子泛著松花般的金斑。
“這是程爺爺調(diào)的餡!“蘇穗寧掰開青團,豆沙里裹著糖漬櫻花瓣。江嶼默默把餐盤里的青團推給低血糖的學妹,黃靜抓拍到他腕表反射的虹光——那表帶是林阿姨用苧麻線編的,纏著蘇穗寧送的彩虹繩結(jié)。
文學社的詩箋被雨水打濕幾頁,程雪用青團包裝紙重寫,油墨在竹漿紙上洇出朦朧山色。老陳端著保溫杯經(jīng)過,杯里泡著學生送的明前茶,嫩芽在玻璃杯里舒展成春天的形狀。
手工社的倉庫堆滿陳年竹篾,蘇穗寧在積灰的柜頂發(fā)現(xiàn)半只破損的沙燕風箏。程雪撫過翅膀上的工筆花鳥:“這是九十屆學長留下的,聽說能載著相機航拍?!敖瓗Z用游標卡尺量完骨架曲度,在草圖上標出受力點:“傳統(tǒng)沙燕的升力系數(shù)比現(xiàn)代三角翼高15%?!?/p>
黃靜抱來成卷的桑皮紙,林聽瀾用物理公式計算著裱糊張力。當?shù)谝恢恍略纳逞嘣诓賵鲵v空時,蘇穗寧拽著風箏線跑過看臺,江嶼的鏡頭追著她的彩虹發(fā)繩,膠片上留下道模糊的虹弧。
暮色中,那只沙燕的尾翼突然開裂。顧北辰在直播回放里發(fā)現(xiàn)端倪:“風箏線被灌木劃傷了!“程雪連夜用程爺爺傳的魚膠修補,補丁處拓了枚銀鎖紋樣的水印。
原定的春日市集被暴雨攪局,攤主們擠在體育館避雨。蘇穗寧的節(jié)氣海報泡在積水里,程雪用宣紙吸干墨跡,意外暈染出山水氤氳的效果。黃靜的高跟鞋陷在泥里,林聽瀾默默遞上母親編的草鞋:“苧麻防滑。“
江嶼在配電室發(fā)現(xiàn)老化的避雷針,校工正用他設(shè)計的防汛沙袋堵住器材室門縫。當雨簾中浮現(xiàn)出戴斗笠的修傘人時,蘇穗寧想起地理課本上的涂鴉——那老農(nóng)的陶罐里,正裝著補傘用的生漆。
放晴后的操場積滿水洼,蘇穗寧把未賣完的櫻葉書簽分給畢業(yè)生。江嶼在沙燕風箏上系了時光膠囊,里面是市集收益的捐贈證書。黃靜對著彩虹調(diào)整自拍角度,鏡頭角落是程雪教低年級生寫雨字頭的側(cè)影。
林聽瀾在倉庫清點剩余竹篾時,發(fā)現(xiàn)二十年前那批風箏的設(shè)計圖。泛黃的圖紙背面,有行褪色的鋼筆字:「1999屆全體,贈給下個世紀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