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縷陽光刺破云層,照亮了苗嶺深處的小村莊。寨老巖沙早早地來到了養龍井旁,卻發現井水干涸,青石井臺上,昨夜祭鼓用的牛頭骨蒙著一層灰白鹽霜,牛角尖掛著半截斷裂的銀梳齒。巖沙的心猛地一沉,他意識到這不是一個好兆頭。
林九淵也趕到了現場,俯身掬起井底濕泥,指尖捻開褐紅色顆粒——是湘西尸兵甲縫里特有的辰砂礦渣。“這不對勁,”他低聲自語,眉頭緊鎖。就在這時,山腰上傳來一聲驚呼:“竹渠斷了!”
林九淵循聲攀上藤梯,晨霧中三十丈竹渠攔腰截斷,裂口處殘留焦黑灼痕。本該形成“亥卯未”三合木局的引水系統,被人用銅釘硬生生改造成“巳酉丑”金局。他彎腰細察,斷裂的龍竹內壁刻滿《魯班經》鎮物符,朱砂符咒間還粘著片染血的銀箔。
“這是阿蘭朵的嫁梳......”老銀匠哆嗦著捧出半截銀梳,梳背陰刻的錦雞紋路與井底銀齒吻合,“昨夜她還戴著跳月,今早就......”話音未落,吊腳樓傳來凄厲尖叫。林九淵撞開阿蘭房門時,少女正蜷縮在織機下,手腕新長的桃花紋已蔓延至肘部,織錦上的楓香樹圖案滲出點點血珠。
“阿蘭,你怎么了?”林九淵焦急地問道,試圖安撫她的情緒。阿蘭抬起頭,眼中充滿了恐懼和痛苦。“我感覺身體里有什么東西在生長,”她哽咽著說,“這些花紋好像要吞噬我的靈魂。”
未時三刻,毒龍洞口
林九淵舉著火把潛入暗河,竹渠斷口處的銅釘在火光中泛著詭異青芒。水流在洞內形成漩渦,他拋出桃木測水尺,發現本該東去的暗河竟逆流回旋。石壁上的古苗文記載:“龍不過峽則不靈”,此刻水脈卻在鷹嘴巖處被生生截斷。
“這不是天災。”他摩挲著巖縫里的青銅殘片,紋樣與銅鼓隕鐵如出一轍。暗河深處傳來鐵鏈拖曳聲,火把照見水底沉著九只青銅蟾蜍,蟾口銜珠的方位暗合二十八宿中的東方蒼龍七宿。當試圖搬動第三只蟾蜍時,洞頂突然墜下雨點般的酸液——是黑苗巫師豢養的毒蝙蝠糞便。
“小心!”林九淵大喊,迅速后退。他意識到這里隱藏著更深層次的秘密,必須找到解決辦法。
月光透過百葉窗,在十二面銅鼓上投下柵欄般的陰影。林九淵用酸漿清洗第七面銅鼓內壁,辰砂混合孔雀石的銹跡逐漸消退,現出明代萬歷年間的鑄鼓匠名錄。突然,鼓腔傳出空洞回響,他伸手探入暗格,扯出一卷浸透桐油的《水龍經》殘頁。
“寅時引巽水,可破金鎖局......”經文末尾的朱砂批注讓他瞳孔驟縮——筆跡竟與師傅臨終前留下的天機盤拓本完全相同。窗外傳來瓦片碎裂聲,他追至檐角,只見一道黑影縱身躍下鼓樓,腰間的苗刀鞘閃過三星堆金杖紋光。
“站住!”林九淵喝道,但那黑影早已消失在夜色中。他知道,這一切背后有一個更大的陰謀在醞釀。
林九淵按《水龍經》指引找到斷渠上游,發現本該入地的暗河被鑄鐵閘門截流。閘門浮雕著九頭鳥圖騰,鳥喙處的鎖孔形制特殊。他摸出湘西尸兵案收繳的青銅鑰匙,插入瞬間山體震動,三十六個泉眼同時噴涌,水流裹挾著無數刻有九黎紋的陶片沖毀偽渠。
晨曦微露時,養龍井重新涌出清泉。林九淵凝視井底漩渦,忽然瞥見自己的倒影眉心泛著銅綠色——與死去的擊鼓手如出一轍。
“這到底意味著什么?”他喃喃自語,心中充滿了疑惑和不安。回到村子里,村民們圍攏過來,期待著他能給出答案。林九淵深吸一口氣,開始講述他的發現。
“我們面對的不僅僅是一場自然災難,而是有人故意為之。竹渠被破壞,養龍井干涸,這些都是精心策劃的結果。”他說道,目光掃過每一個人的臉龐。
“是誰會這么做?”阿蘭的母親哭著問道。
“還不清楚,但我們知道這個人非常熟悉我們的文化和傳統。”林九淵回答,“我們需要更多的線索才能找出真相。”
村民們紛紛點頭,表示愿意協助調查。接下來的日子里,大家齊心協力,收集信息,尋找線索。林九淵帶領幾個年輕人深入山林,尋找可能的證據;而老人們則負責整理歷史文獻,希望能從中找到蛛絲馬跡。
經過幾天的努力,他們終于有了新的發現。在一個隱蔽的山洞里,找到了一些古老的書籍和工具,上面記載了許多關于水龍和引水系統的知識。通過這些資料,林九淵更加確定了自己的推測:這場災難是由某個熟悉古代技藝的人所為。
隨著調查的深入,林九淵漸漸拼湊出了整個事件的輪廓。原來,多年前被逐出部落的一位巫師,企圖通過篡改水系來獲取強大的力量。然而,他的計劃最終失敗,導致了這場災難的發生。
得知真相后,村民們決定舉行一場凈化儀式,以驅除殘留的邪惡力量。在老巫師的指導下,他們按照傳統方式進行了儀式。儀式結束后,天空逐漸放晴,陽光灑落在大地上,仿佛給這片土地帶來了新的生機。
這次經歷不僅讓村民們更加珍惜彼此之間的感情,也讓他們對傳統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從此以后,每年的這個時候,他們都會舉行紀念活動,緬懷逝去的親人,同時也提醒自己不要忘記這段歷史教訓。
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都經歷了心靈的洗禮,變得更加堅強、更加勇敢。而這片土地上流傳的古老故事,則繼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前行。
隨著晨曦漸漸照亮整個村莊,村民們聚集在養龍井旁,看著重新涌出的清泉,心中充滿了希望與新生的感覺。林九淵站在人群前,目光堅定而深邃。“我們已經找到了問題的根源,并且成功修復了被破壞的水系。”他說道,“但這場危機也提醒我們,我們必須更加警惕,保護我們的文化和傳統。”
阿蘭朵的母親走上前來,眼中閃爍著感激的淚花:“謝謝你,林九淵,是你帶領我們走出了黑暗。”她的話引起了周圍村民們的共鳴,大家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林九淵微笑著回應:“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是大家齊心協力的結果。”他轉身面向眾人,“現在,我們需要繼續團結起來,守護這片土地,不讓任何人再破壞我們的生活。”
接下來的日子里,林九淵和村民們一起加強了對村寨各個重要地點的防護措施。他們在竹渠沿線設置了警戒點,安排輪班看守;同時,老銀匠帶領年輕的手藝人,開始制作更多的鎮物符咒,分發給每家每戶,以增加安全感。
為了進一步鞏固社區的安全,林九淵還組織了一場關于傳統文化知識的學習班。他邀請村里最有經驗的老人們講述苗族的歷史、習俗以及如何識別潛在威脅的知識。通過這些活動,不僅增強了村民們的自我保護意識,也讓他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自己的文化價值。
“記住,”林九淵在一次集會上強調,“只有當我們每個人都承擔起責任,才能真正守護好我們的家園。”村民們聽后,紛紛表示會牢記于心,并付諸行動。在這片經歷了考驗的土地上,新的篇章正在緩緩展開,一個更加團結、智慧的社區正逐漸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