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明,眾人啟程赴洞庭湖畔。玉靜望湖水茫然,渡濟勸道:“三師妹,洞庭湖百姓眾多,紅魚非善類,不可感情用事?!?/p>
眾人縱身下到湖面,約一炷香時,至地宮門前,紅魚老祖雕像宛然如生。
“此為妖邪之祖?!?/p>
眾人齊運靈力,湖水濺起巨浪,鯉魚老祖轟然倒塌,露出黝黑深邃洞穴,萬千鯉魚從中涌出。
“我善心放你,未料你等擅闖鯉魚宮,毀紅魚老祖,我看錯人了?!?/p>
忽聞有女聲入耳,緊接著三公主現(xiàn)身。
“三公主!”
玉靜話語剛落,流光一閃,漣漪蕩漾,奇花盛開。風吹過處,芬芳四溢,令人陶醉。
此乃迷魂花!
古籍載:喜噬女子元陰,一旦入體,將蝕經(jīng)脈、骨骼、丹田、臟腑,顯然欲害玉靜。
玉靜當即口吐淤血,面已紅腫,劇痛傳四肢百骸。
墨緣心思疾轉(zhuǎn),念此間一切皆幻景,若尋得百變天羅燈,解此幻術(shù),則可救師妹。
“我等不可戀戰(zhàn),速尋百變天羅燈?!?/p>
渡濟命圓良背負玉靜。一路多蝦兵蟹將阻撓,雙方慘烈戰(zhàn)斗,尸首凌亂飄下。
至魚尾殿,殿門微掩,寒氣逼人。圓良揮劍砍斷鐵索,門應聲而開。
眾人涌入魚尾殿,見株株紅蓮搖曳生姿,壁嵌夜明珠。兩側(cè)列架置古籍卷軸。墨緣見有鯉魚宮布局圖,翻閱數(shù)頁,內(nèi)藏古樸令牌一枚。
令牌上雕有鸕鶿,刻法訣一道,可激令牌之威。
“江河之魚,天敵乃鸕鶿,此令牌可控魚妖?”
渡濟急催法令,瞬息間鸕鶿振翅,生動如生,數(shù)萬鸕鶿自令牌飛出,道道虛影俯沖而下,直撲紅魚
一番混亂廝殺,天地充斥血腥。
此時紅鯉王趕來,眼睛一縮,水氣彌漫中,竟出現(xiàn)數(shù)十鯉魚王。
眾人心中微沉,紅魚王竟有分神之術(shù)?但見條條分神張開血盆大口,撲向眾人。
“退!”
渡濟再次祭出令牌,又是數(shù)萬只鸕鶿飛出,糾纏分神。幾個分神被鸕鶿啄中,哀嚎倒退,頭上鮮血流淌。
紅鯉王咆哮連連,猛然擺尾,抽打鸕鶿。鸕鶿抵擋分神攻擊,眾人漸占優(yōu)勢。
糾纏之時,渡濟手舉收魂鏡,鏡光猶如長劍出鞘。只聽見紅鯉王慘叫一聲,身軀顫抖,鱗甲脫落,倒于血泊中。
“父王……”紅衫兒哭泣失聲,擺魚尾逃向太廟。
太廟如故,宛然屹立,見渡濟將至,紅衫兒自知性命難逃。
“我有一事相托?!奔t衫兒伸出左手,掌中有一株靈草,其上結(jié)有果子。
“此為百靈果,亦稱續(xù)命丹,為解毒圣藥。我為玉靜解去毒害,愿換取鯉魚宮存亡?!?/p>
墨緣急忙上前摘下百靈果,喂與玉靜。百靈果入腹消融,玉靜頓感暖流涌動,當即面色紅潤。
“魚宮傳承,乃魚族基業(yè)。歷代宮主,門徒逾千。若鯉魚宮遭劫,洞庭湖亦將不安?!?/p>
紅衫兒言畢,步入太廟,焚香叩拜。一柱香燃盡,紅衫兒微微一愣道:“懇請道長饒過鯉魚宮?!?/p>
言畢撞向太廟石碑,頓時腦漿迸裂,鮮血順碑而下。石碑驟放艷麗光芒,光華愈發(fā)璀璨。
半空中突現(xiàn)微弱紅光,猶如紅衫兒亡靈,瞬息沒入石碑中。
……
“速去尋百變天羅燈,破湖底幻境?!倍蓾叽俚?。
待四人走出太廟,見集市上行人稀疏,見眾人皆是避讓躲閃。街角天羅燈熠熠生輝,令集市猶如白晝。
“此燈乃魚妖本源之力所凝。魚妖修生靈識,覬覦人間富貴,妄享人間景象。此燈破碎,一切將歸虛空。”
圓良上前拔劍,‘咔嚓’一聲,鏡面現(xiàn)出一道裂痕,當即煙塵彌漫,沖天而起。
“嘭……”天羅燈破碎,四周宮殿傾頹,濃霧滾滾而出。
湖中侍衛(wèi)、官員、商賈皆哀嚎逃竄,片刻間化為紅魚,鱗甲鮮艷,婉轉(zhuǎn)悲傷。
“魚妖根基被毀,亦是除去百姓禍患。”
幻境破滅,眾人已身處水底。忽聞轟隆聲響,洞庭湖劇烈震動,湖水翻滾,巨浪疊起。
“速離開。”
眾人騰空至湖面,見天雷匯聚,大雨驟降,無盡魚尸浮出湖面,似朵朵血花盛開。
一個時辰后,湖面漸趨平靜。雨后殘陽映照湖面,折射出七彩光華,天空猶如披掛彩霞衣衫,瑰麗凄美。
此時岸邊隱隱傳琴聲。眾人側(cè)目,見竹林深處出現(xiàn)小院一座。小院木亭內(nèi),一老者正撫琴而奏,其音如泉水叮咚,悠揚回響。
眾人細看,此人為當日乞丐,于是恭敬躬身行禮。老者一揮袖,桌椅憑空出現(xiàn),眾人依次坐下。
“諸位,這有一壺八百年仙釀,不知可否愿飲一杯?”
圓良喜滋滋拿起玉碗:“謝洞庭郡主贈酒。”
眾人舉酒一飲,果然甘醇濃厚,靈氣澎湃。淡笑間,老者彈奏《碧海潮生訣》,音律如萬馬奔騰,響徹湖面。
眾人閉目傾聽,驚異于曲中演化世界,任人逍遙自在。
渡濟取出鸕鶿令牌:“多謝洞庭郡主款待,前日若無你及時相助,我等恐將永困于此。令牌已歸還,我等便先告辭。出門多日,欲歸宗門一探?!?/p>
老者微微點頭,目送眾人朝西飛去。
洞庭湖畔,漁民眾多,自空中俯瞰,洞庭湖浩渺無際,貫通四域,煙火萬家。
孩童們見眾人御空飛行,指道:“阿爺阿娘,快看,有仙人。”
“此為救命恩人,快跪謝?!?/p>
眾童子不敢違抗,齊齊叩首行禮。玉靜笑道:“漁民淳樸,捕魚只為養(yǎng)家糊口,不似世家弟子,游手好閑,欺凌弱小?!?/p>
“想起當日漁霸,可需找其算賬?”圓良問。
渡濟道:“此煩人事,不必再提?!?/p>
半月后,皎潔月光照亮山門。弟子們身穿青色長袍,列隊等待四人歸來。
“參見師兄師姐!”
弟子們閃身讓出一條通道,直往后山。后山道觀內(nèi),弘善道人身穿青色法袍,手持一本舊道經(jīng)。昨夜他夜觀星象,算到四弟子今晚將歸,故早早安排弟子恭迎。
“師父?!庇耢o率先入門。
弘善抬起頭來,慈祥問道:“可曾受苦?”
“未曾,師父?!?/p>
四人整齊行禮,等落座后,圓良倒騰出諸多妖丹:“師父請看,此為下山所獲,共十三顆?!?/p>
弘善點頭,收取至丹房。片刻后,又問起此番下山有何收獲?
玉靜述說所見所感,弘善道:“道家人需順應天道,切莫動心貪念,唯有踏入心靈純境,方能領(lǐng)悟道法。”
眾人點頭稱是,尋思著休息半月后,繼續(xù)前往長江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