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癥監護室的空氣循環系統發出低頻嗡鳴,像擱淺的灰鯨在混凝土囚籠里掙扎。洛原盯著姜暖胸口的動態聲紋圖,那些實時跳躍的波形讓他想起三年前暴雨夜的Livehouse——她握著漏電的麥克風嘶吼時,舞臺燈光在汗水里蒸騰出的霓虹海。
“鎮痛泵劑量再加5μg。“他摘掉被血污模糊的護目鏡,卻在醫囑單上畫出連串休止符。護士長欲言又止地看著那些扭曲的符號,最終將安定注射液換成葡萄糖——這個月第三次了,洛醫生總在姜暖的病歷上留下樂譜殘章。
醫學院解剖課的福爾馬林霧氣中,姜暖踹開了緊閉的門。她耳骨上七個銀環叮當作響,懷里吉他箱撞翻了盛放心臟標本的玻璃罐。
“聽說你們在找聲帶模型?“她徑直跨過滿地防腐液,指尖敲擊自己的喉結,“C5到E6,帶即興轉音。“
洛原的解剖剪還卡在第三肋間隙,尸體暴露的支氣管隨她哼唱的顫音微妙震顫。當姜暖扯開高領毛衣展示喉返神經的跳動時,他鬼使神差地開啟了多普勒超聲——顯示器上躍動的血流信號,竟與《波西米亞狂想曲》的鼓點完美同步。
林深踹開安全通道門時,貝斯箱里塞著違規帶進來的精釀啤酒。阿肆正用鼓棒敲擊消防栓,每聲悶響都精準對應心電監護的R波峰值。
“姓洛的你他媽瘋了?“林深扯開姜暖的病號服,鎖骨下方嶄新的手術縫合線還在滲血,“這是她今年第三次聲帶重建!“
洛原的白大褂突然被掀開,藏在內袋的磁帶散落一地——全是姜暖每次術后昏迷時的囈語錄音。阿肆的鼓棒驟然停在半空,他認出其中一盒貼著《第七次愈合》的標簽,封套血跡是半年前音樂節暴動時染上的。
“你們聽過灰鯨的第七次心跳嗎?“洛原突然將聽診器按在林深胸口,金屬探頭冷得像北極冰層,“每七年換一次聲帶黏膜,每次愈合都需要撕開舊傷。“
林深的貝斯弦應聲而斷,在寂靜中炸出尖銳的泛音。姜暖就在這時睜開眼,術后的瞳孔還蒙著鎮痛劑的霧靄,卻精準地抓住了那根震顫的琴弦。
凌晨三點的醫院天臺,阿肆用生理鹽水在防火門上畫滿奇異的譜號。林深將貝斯接入除顫器的充電端口,失真音浪震碎了走廊的應急燈。
“這是她最后半塊完整的聲帶黏膜。“洛原舉起培養皿,組織液里漂浮的細胞像未完成的音符,“如果這次移植失敗......“
姜暖突然扯掉心率監測貼片,帶血的電極片粘在阿肆的軍鼓表面。她搶過林深的撥片劃開自己手腕,在防雷網上刻下新的和弦走向:“那就把我和灰鯨聲紋一起葬進聲納圖譜!“
洛原的醫用腕表突然報警,姜暖的實時腦電波正轉換成《第七次愈合》的副歌旋律。他發狠般咬破指尖,在培養皿表面寫下基因編輯公式,鮮血與組織液混合成詭異的絳紫色。
手術室無影燈亮起的剎那,林深在更衣室彈奏巴赫無伴奏組曲。阿肆的鼓棒敲擊著滅菌器,蒸汽噴涌的節奏卡在姜暖術前最后的心跳間隙。
“知道為什么選第七次嗎?“洛原將納米縫合線穿過聲帶黏膜,顯微鏡下的膠原纖維正在重組為音叉結構,“人類細胞七年完成一次完整代謝。“
姜暖在局部麻醉中哼出氣音,喉部震動讓顯微鏡頭輕微失焦。洛原突然俯身貼近她耳畔,呼吸掃過術后敏感的耳蝸:“你撕碎的七本病歷,其實是我用手術記錄譜寫的安魂曲。“
當生物打印機開始編織人工聲帶時,林深的貝斯突然接入生命監護系統。姜暖的腦電波通過無線傳感轉換成即興旋律,與新生的聲帶組織產生諧波共振。阿肆發瘋般敲擊著手術器械車,不銹鋼托盤與止血鉗碰撞出工業搖滾的節奏。
三個月后的復診造影顯示,姜暖的新聲聲帶生長出珊瑚狀的膠原結晶。洛原將X光片制成黑膠唱片,在醫學研討會上播放時,整個禮堂回蕩著深海鯨歌與心跳的混響。
“這是醫學史首例音樂誘導組織再生案例。“他按下激光筆,投影儀上的聲紋圖突然與姜暖的演出錄像重疊,“患者的心跳頻率與聲帶振動,完美復刻了灰鯨求偶的次聲波頻率。“
發布會突然斷電,姜暖踹開緊急出口沖上講臺。她撕開高領毛衣露出頸間的手術疤痕,搶過洛原的激光筆指向大屏幕——基因編輯公式的角落,藏著行顯微鏡才能看清的小字:“致我的第七次心動。“
當保安沖進來時,林深在走廊彈奏《婚禮進行曲》變奏版,阿肆用止血鉗敲出十六分音符的過門。姜暖把洛原的聽診器纏上麥克風支架,對著直播鏡頭嘶吼出第一個完美的高音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