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悅沉思片刻,說道:“我們先按兵不動,暗中觀察端妃的一舉一動。同時,娘娘要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在皇上面前多展現溫柔賢淑的一面,不給端妃可乘之機。另外,我打算去內務府走動走動,看看能不能從那里獲取一些有用的消息。”華妃點頭同意:“好,一切就按你說的辦,若是端妃敢亂來,本宮定不會放過她。”
幾天后,林悅來到內務府,憑借著之前積累的人脈和巧妙的話術,從一個小太監口中得知,端妃近日頻繁與一位太醫來往,還特意詢問了一些關于藥物相克的問題。林悅心中一驚,猜測端妃可能想用藥物來對付華妃。
林悅回到翊坤宮,立刻安排人加強對翊坤宮飲食和用物的檢查,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同時,她還讓華妃盡量減少外出,避免給端妃下手的機會。
然而,端妃似乎察覺到了林悅的防備,遲遲沒有行動。就在林悅以為端妃會就此作罷時,宮中突然傳出華妃沖撞太后的流言。林悅知道,這一定是端妃的陰謀,她決定主動出擊,找出證據,揭露端妃的真面目,絕不能讓華妃再次陷入危機。
林悅深知,流言一旦傳開,若不及時制止,華妃的處境將岌岌可危。她一邊安撫華妃,讓她不要沖動外出,以免中了端妃的圈套;一邊迅速著手調查流言的源頭。林悅利用自己在宮中建立的眼線網絡,四處打聽消息,很快便得知,流言最初是從端妃宮里的一個小太監口中傳出,隨后在各宮之間迅速擴散。
林悅決定從這個小太監入手。她喬裝打扮成普通宮女,趁著夜色潛入端妃宮附近,找機會與小太監搭話。小太監見是個陌生宮女,起初十分警惕,但林悅幾句親切的問候和手中悄悄遞上的一錠銀子,讓他放松了不少。林悅裝作不經意地問起流言之事,小太監眼神閃躲,言辭閃爍:“我……我也是聽別人說的,具體情況我也不太清楚。”林悅心中冷笑,開啟讀心術,瞬間捕捉到小太監心中的慌亂和恐懼,以及端妃那不容置疑的命令:務必將流言坐實。
林悅繼續誘導:“哥哥,你就行行好,告訴我吧。我家主子也被這流言弄得心煩意亂,若是能弄清楚真相,也好幫著華妃娘娘洗清冤屈,到時候少不了你的好處。”小太監猶豫再三,終于開口:“是端妃娘娘吩咐的,她說只要把這流言傳出去,就能讓華妃失寵,還答應事成之后賞我一筆大錢。”
林悅拿到了關鍵證詞,心中有了底氣。她立刻回到翊坤宮,與華妃商議對策。華妃得知真相后,怒不可遏:“端妃這個賤人,竟敢如此陷害本宮,本宮這就去找她算賬!”林悅連忙攔住她:“娘娘,此時去找她,正中她下懷。我們要在皇上面前揭露她的陰謀,讓皇上主持公道。”華妃強壓怒火,點頭道:“好,一切聽你的。”
第二天,林悅帶著小太監和收集到的證據,在皇上處理完政務后,求見皇上。皇上得知此事,臉色陰沉,立刻宣端妃前來對峙。端妃來到養心殿,看到小太監和林悅手中的證據,臉色瞬間變得慘白,但仍強裝鎮定:“皇上,這都是他們的污蔑,臣妾對皇上忠心耿耿,怎會做出這種事?”
林悅冷笑一聲,上前一步:“端妃娘娘,人證物證俱在,您還想抵賴嗎?這小太監親口承認,是您指使他散布流言,意圖陷害華妃娘娘。您身為后宮嬪妃,不思和睦相處,卻屢次挑起事端,居心何在?”端妃還想狡辯,皇上卻已怒不可遏:“夠了!證據確鑿,你還有何話說?”端妃見大勢已去,癱倒在地,無言以對。
皇上念在端妃多年侍奉的份上,沒有嚴懲她,但下令將她禁足半年,以示懲戒。這場危機再次被林悅化解,華妃對她愈發倚重。然而,林悅明白,后宮爭斗永無止境,下一個挑戰或許已經在暗處悄然降臨。果不其然,沒過多久,朝中局勢發生動蕩,年羹堯的政敵開始在皇上面前彈劾他,華妃的處境再次變得危險起來,林悅深知,年羹堯的局勢一旦失控,華妃將首當其沖。她一面密切留意著朝堂動態,一面思索如何穩固華妃在宮中的地位,以備最壞的情況。林悅明白,在這關鍵時刻,后宮的支持至關重要,于是她開始在各宮之間周旋,試圖拉攏那些中立的嬪妃。
一日,林悅得知敬嬪對書畫頗有興趣,便精心挑選了一幅名家真跡,帶著華妃的親筆書信,前往敬嬪宮中拜訪。敬嬪見林悅來訪,雖有幾分詫異,但仍客氣地迎了進去。林悅奉上書畫,恭敬地說:“敬嬪娘娘,我家華妃娘娘一直仰慕您的才情,聽聞您喜愛書畫,特意讓奴婢送來這幅畫,還望娘娘笑納。”
敬嬪接過畫,展開一看,眼中閃過一絲驚喜,但很快又恢復了平靜:“華妃娘娘有心了,只是這宮中規矩森嚴,如此貴重之物,本宮怕是不便收下。”林悅連忙解釋:“娘娘放心,這不過是華妃娘娘的一點心意,只為與娘娘交個朋友。如今宮中局勢復雜,娘娘與華妃娘娘同為皇上的嬪妃,若能相互扶持,日后也能多一份照應。”
敬嬪沉思片刻,她明白林悅話里的意思,如今朝堂動蕩,后宮也風雨飄搖,多一個盟友總比多一個敵人好。她微微一笑:“頌芝姑娘言辭懇切,本宮若再推辭,倒是顯得小氣了。替我謝謝華妃娘娘,日后若有需要,本宮自會盡力。”
林悅心中一喜,知道這第一步算是成功了。此后,她又陸續拜訪了幾位位分較低但品性純良的嬪妃,憑借著華妃的賞賜和自己的真誠,漸漸在后宮中建立起了一個小小的同盟。
然而,朝堂上的風暴卻愈演愈烈。年羹堯的政敵不斷搜集他的罪證,呈遞給皇上。皇上的態度也逐漸變得曖昧不明,對華妃的態度也不如從前那般親昵。華妃察覺到了皇上的變化,整日憂心忡忡,在翊坤宮中坐立不安。
林悅看著華妃,心中焦急萬分。她知道,必須要想辦法讓皇上念及舊情,保住年羹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林悅決定利用皇上對先皇后的思念之情。她聽聞先皇后生前最喜愛一種名為“并蒂蓮”的花卉,寓意夫妻和睦、百年好合。
林悅四處打聽,得知在皇家園林的一處隱秘池塘中,生長著幾株并蒂蓮。她冒著被懲罰的風險,偷偷潛入園林,費了好大一番功夫,才采摘到了幾株。回到翊坤宮后,林悅將并蒂蓮精心插在花瓶中,擺在華妃的寢殿顯眼位置。
待皇上再次來到翊坤宮時,一眼便看到了那幾株并蒂蓮。他的眼神瞬間變得柔和,仿佛回憶起了與先皇后的美好時光。華妃趁機上前,輕聲說道:“皇上,這并蒂蓮是臣妾特意為您準備的,愿皇上與臣妾也能如這并蒂蓮一般,夫妻恩愛,相伴長久。”皇上看著華妃,沉默片刻,輕輕嘆了口氣,伸手握住了華妃的手。
雖然這一舉動暫時緩和了皇上對華妃的態度,但林悅知道,這遠遠不夠。年羹堯的問題一日不解決,華妃和自己就始終處于危險之中。而此時,宮中又傳出了一個驚人的消息,讓林悅意識到,更大的危機即將來臨......
林悅聽到那驚人消息的瞬間,只覺頭皮發麻,手中正在整理的帕子悄然滑落。她下意識地攥緊衣角,指甲深深嵌入掌心,試圖讓自己鎮定下來。消息稱,年羹堯被彈劾貪污軍餉、結黨營私,證據確鑿,皇上盛怒之下,已下令將其革職查辦,不日便會定罪。林悅深知,這對翊坤宮來說,無疑是一場滅頂之災。
華妃聽聞此事,先是愣在原地,臉上血色瞬間褪去,變得慘白如紙。緊接著,她猛地站起身,一把掀翻了身旁的小茶幾,上面的茶具“噼里啪啦”散落一地。“不可能!我哥哥忠心耿耿,怎么會做出這種事?一定是有人陷害他!”華妃雙眼通紅,聲嘶力竭地怒吼著,身體因憤怒和恐懼而微微顫抖。
林悅快步上前,扶住搖搖欲墜的華妃,輕聲安慰:“娘娘,您先冷靜冷靜,事情或許還有轉機。”華妃一把抓住林悅的胳膊,指甲幾乎掐進她的肉里,眼神中滿是絕望與哀求:“頌芝,你一定要幫幫本宮,不能讓你哥哥出事啊!”林悅強忍著疼痛,用力點頭:“娘娘放心,奴婢定會竭盡全力。”
林悅深知,此刻必須盡快想出應對之策。她在翊坤宮的房間里來回踱步,眉頭緊鎖,腦海中飛速思索著各種可能性。突然,她停下腳步,眼中閃過一絲決絕,決定冒險面見皇上,為年羹堯求情。
第二日清晨,林悅精心打扮一番,換上一身素凈卻不失端莊的旗裝,懷著忐忑的心情前往養心殿。一路上,她不斷在心中排練著見到皇上后的言辭,手心早已被汗水濕透。
來到養心殿外,林悅深吸一口氣,向守門太監說明來意。太監進去通報后,林悅站在殿外,緊張地等待著。她的心跳急速加快,甚至能聽到自己“砰砰”的心跳聲。
片刻后,太監出來傳話:“皇上準你進去。”林悅定了定神,穩步走進養心殿。她來到皇上面前,緩緩跪地,行了一個標準的大禮。
“起來吧,頌芝,你今日求見朕,所為何事?”皇上坐在龍椅上,神色疲憊,聲音也透著幾分冷淡。
林悅站起身,鼓起勇氣說道:“皇上,奴婢斗膽為年大將軍求情。年大將軍多年來南征北戰,為我朝立下赫赫戰功,他對皇上的忠心,天地可鑒。如今雖被彈劾,可奴婢相信,其中必有誤會。還望皇上明察,念在年大將軍往日的功勞份上,從輕發落。”林悅說著,眼眶微微泛紅,聲音也有些哽咽。
皇上聽后,臉色微微一變,眉頭皺得更緊:“哼,證據確鑿,他犯下的罪行,豈是一句誤會就能了事?”
林悅心中一緊,但仍不放棄:“皇上,奴婢知道此事重大,可年大將軍的家人也都無辜。華妃娘娘近日得知此事,茶飯不思,以淚洗面,整日為年大將軍擔憂。她對皇上一片深情,還望皇上能看在她的份上,網開一面。”
皇上沉默不語,目光在林悅身上來回打量,似乎在權衡著什么。林悅低著頭,大氣都不敢出,心中默默祈禱皇上能改變主意。
許久,皇上終于開口:“此事朕自有決斷,你回去告訴華妃,讓她安心在宮里待著,莫要再插手前朝之事。”林悅聽出皇上語氣有所緩和,心中燃起一絲希望,連忙再次跪地謝恩:“奴婢遵旨,謝皇上恩典。”
從養心殿出來,林悅雖未得到皇上明確的答復,但能感覺到皇上的態度并非完全決絕。她知道,這場危機還遠未結束,接下來的每一步都至關重要,稍有不慎,便會滿盤皆輸。而她,只能繼續在這波譎云詭的局勢中,為華妃、為自己,也為這后宮中那些被命運裹挾的人,拼出一條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