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儀鳳閣,楊啟源聽苗心禾說官家注意到我,表面不在意,其實擔心。并將這份擔心告訴苗娘子,她聽了我的講述,表示知道了。
此時,趙禎坐在案前,一手撐著頭,一手拿著鐐子呈上來的關于楊啟源的信息:“楊啟源……入宮一年,其他并無異常記載?”
鐐子說:“是的。”
趙禎眉頭微皺,將信息放在一旁,心中疑慮未減:“再去仔細查查,朕就不信,一個宮女會如此毫無破綻。”揮揮手示意鐐子退下。
第二天,楊啟源瞞著所有人,讓張茂則帶著離開這個宮廷,到歐陽修家。
此時官家并未察覺你的舉動,手指輕輕敲擊桌面,低聲詢問身邊鐐子:“茂則今日當值?讓他來見朕。”
見張茂則前來,神色略微放松:“茂則,可有何事?”便端起茶杯輕啜一口。
張茂則知道我的事,但對官家說:“并沒有什么事?”
放下茶杯,目光在張茂則臉上停留片刻:“無事便好,你且退下吧。”心中略感疑惑,但并未深究。
處理完政務,揉了揉肩膀,這幾日政務繁忙,對身邊的張茂則說道:“朕想去皇后宮中坐坐,你且隨朕同去。”
踏入皇后宮中,見皇后曹丹姝正在品茶,微微一笑:“皇后今日倒是清閑。”然后在皇后身旁坐下,接過宮女遞來的茶杯。
曹丹姝并不知道楊啟源的存在,只是用心招待官家。
“一切安好。”
“如此甚好。”趙禎放下茶杯,環顧四周,夸贊道。皇后宮中向來整潔有序,讓人舒心。說話間,眼角余光瞥到一旁的插花,那是梅花。
看著梅花,若有所思:“這梅花凌霜傲雪,”官家轉頭對皇后說:“正適合擺在宮中,皇后的品味果然不俗。”曹丹姝行禮并謝過官家。
官家連忙扶起曹丹姝:“皇后不必多禮。”望向梅花,思緒飄遠,想到梅堯臣的詩句:“窮冬萬木立枯死,玉艷獨發陵清寒”。
收回思緒,與曹丹姝又聊了幾句,便起身準備離開:“朕還有些政務要處理,改日再來看望皇后。”于是,曹丹姝起身相送。
此時,見到歐陽修,并與他交談。
歐陽修(1007年8月6日-1072年9月8日),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廬陵永豐(今JX省JA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他四歲喪父,雖家貧而好學。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進士及第。景祐元年(1034年)任館閣校勘,兩年后因替被貶的范仲淹申辯而被外貶夷陵。后入朝復職,又升知諫院、知制誥等職。
而且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為文以韓愈為宗,大力反對浮靡的時文,以文章負一代盛名,名列“唐宋八大家”和“千古文章四大家”中。平生喜好獎掖后進,曾鞏、王安石、蘇洵父子等都受到他的提攜和栽培,對北宋文學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其文紆徐委曲,明白易曉,擅長抒情,說理暢達,影響了宋朝一代的文風。詩風雄健清麗,詞風婉約有致。此外在經學、史學、金石學等方面都有卓著的成就,蘇軾稱他“事業三朝之望,文章百世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