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晏殊與歐陽修交談過后,朝堂的氛圍依舊微妙,表面上風平浪靜,實則暗潮涌動。范仲淹和韓琦在延州,雖有條不紊地籌備抗擊西夏事務,可來自汴京的壓力,如陰霾般籠罩著他們。
與此同時,楊啟源已悄然踏上前往西夏的路。她帶著幾名精挑細選的士兵,喬裝成流民,混入往來西夏的人群中。
途中,她看了一下黃河壺口瀑布,想起“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的豪邁歌詞,心中堅定滅掉西夏的決心。在與范仲淹、韓琦分別的晚上,他們約定西夏見。
一路上風餐露宿,小心避開各方耳目。進入西夏境內,原本預想的重重阻礙并未出現,一切竟出乎意料地順利。
他們沿著既定路線前行,沿途的西夏百姓對這些“流民”并未多加留意。楊啟源觀察著西夏的風土人情,心中暗自記下關鍵信息。偶爾碰到巡邏的西夏士兵,楊啟源憑借流利的西夏語和事先準備好的借口,輕松蒙混過關。
在一處小鎮歇腳時,楊啟源結識了一位當地的老獵戶。老獵戶熱情好客,主動與他們攀談起來。楊啟源抓住機會,裝作不經意地打聽西夏的軍事情況。老獵戶雖沒透露太多機密,但從他的只言片語中,楊啟源也獲取了一些有用的線索,比如附近幾個城鎮的兵力部署大概情況。
而在汴京,歐陽修收到了一封密信。信中說派去尋找楊啟源的人在邊境一無所獲,只得知他們已順利進入西夏境內。歐陽修心中稍安,可又擔心楊啟源在西夏深入后會遇到危險。他深知,若楊啟源能成功獲取關鍵情報,對大宋抗擊西夏將是極大的助力,可一旦出事,朝堂局勢會更加難以收拾。
他進宮求見官家,此時的官家正因邊境戰事吃緊而心煩。見到歐陽修,沒等他開口,便不耐煩道:“那楊啟源可回來了?”
歐陽修行禮后說道:“陛下,楊啟源已順利進入西夏。臣懇請陛下,念在她一心報國,先放下成見,待她歸來再做定奪。”
官家臉色陰沉,沉默片刻后說:“若她真能帶回有用情報,朕便既往不咎;若她闖出大禍,你和范仲淹、韓琦都別想逃脫干系!”
另一邊,楊啟源在小鎮補充好物資后,繼續向西夏腹地進發。隨著不斷深入,她愈發謹慎。一次,他們路過一處西夏軍營,楊啟源遠遠觀察,發現軍營戒備森嚴,士兵訓練有素。她悄悄示意同伴隱蔽,自己則借著地形優勢,用隨身攜帶的簡易望遠鏡觀察軍營內部布局,暗暗記下軍營規模、出入口位置以及士兵換崗規律。
幾日后,他們來到一座繁華的城池。楊啟源發現這里人員往來密集,消息流通頻繁。她決定在這里停留一段時間,深入打探西夏核心情報。在城中,他們偽裝成普通商販,租下一間小鋪子,一邊做生意,一邊留意城中動向。
一天,楊啟源在集市上聽到幾個西夏軍官的交談,得知西夏近期正籌備一場大規模軍事行動,目標直指大宋邊境的某重要據點。她心中大驚,意識到必須盡快將這個消息送回大宋,同時繼續探尋更多細節,為大宋的防御爭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