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平定后,延州城一片歡騰,宋軍將士們慶祝著這場來之不易的勝利。營帳內(nèi),范仲淹與韓琦正商議著班師回朝的事宜,楊啟源卻一臉凝重地走了進來。
“范將軍,韓將軍,此次西夏雖滅,但我與官家的矛盾怕是要徹底浮出水面了?!睏顔⒃粗毖圆恢M。
范仲淹微微皺眉,問道:“楊姑娘何出此言?”
楊啟源輕嘆一聲,緩緩說道:“我私自卷入戰(zhàn)事,還與二位將軍私下聯(lián)絡,這些行為本就犯了官家大忌。如今西夏已滅,我對官家而言,不再有利用價值,反而成了朝堂規(guī)矩的觸犯者,矛盾自然會激化。”
韓琦面色一沉,他深知楊啟源所言不虛,朝堂之上的明爭暗斗向來殘酷。
楊啟源接著說:“所以,我不打算回京,我要去遼國。天下尚未統(tǒng)一,遼國對大宋也是一大威脅,我想去考察一番,為日后做些準備?!?/p>
范仲淹和韓琦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擔憂。范仲淹勸道:“楊姑娘,遼國不比西夏,此行太過危險,你可要三思啊?!?/p>
楊啟源卻堅定地搖頭:“二位將軍,我心意已決。我本就自由慣了,不愿被困在朝堂爭斗之中。去遼國考察,若能為大宋統(tǒng)一出一份力,也算不枉此生。”
見楊啟源如此堅決,范仲淹和韓琦也不再勸阻。他們深知楊啟源的勇氣與智慧,也相信她定能平安歸來。
幾日后,范仲淹和韓琦班師回朝,受到了京城百姓的熱烈歡迎和朝廷的嘉獎。而楊啟源則喬裝打扮,踏上了前往遼國的路途。
一路上,楊啟源風餐露宿,避開了無數(shù)危險。終于,她抵達了遼國邊境。剛踏入遼國境內(nèi),她便感受到了與大宋截然不同的風土人情和軍事氛圍。她小心翼翼地混入遼國城鎮(zhèn),開始收集情報,觀察遼國的軍事部署、民生狀況以及朝堂局勢。
在遼國的日子里,楊啟源時刻保持警惕,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過人膽識,周旋于各方勢力之間。她深知,自己的一舉一動都關乎著大宋的未來,哪怕一個小小的失誤,都可能帶來無法挽回的后果。
而遠在京城的范仲淹和韓琦,雖身處朝堂,但心中時常掛念著這位勇敢的女子,默默祈禱她一切平安。朝堂上,范仲淹和韓琦跪地行禮,將西夏大捷的戰(zhàn)報呈上。滿朝文武一片歡騰。官家嘴角上揚,眼中滿是欣慰,親手扶起二人,大笑道:“范愛卿、韓愛卿,你們此番立下不世之功,實乃我大宋之棟梁!邊境可安,朕心甚慰。”范仲淹和韓琦謙遜回應,朝堂上洋溢著喜悅。
退朝后,官家臉色驟變,對身旁的張茂則沉聲道:“那個楊啟源,膽大包天!私自潛入敵境,攪弄風云,全然不把朕放在眼里!”張茂則無可奈何,不敢吭聲。官家來回踱步,越想越氣:“她若回京,朕定要好好治治她的罪,以正朝堂綱紀!”
此時的范仲淹和韓琦,剛回到府邸,便收到楊啟源派人送來的密信,信中再次詳述了她去遼國的打算。范仲淹眉頭緊皺,對韓琦說:“楊姑娘此舉雖冒險,卻也是無奈之舉,官家如今盛怒,她回去怕是兇多吉少?!表n琦點頭,神色憂慮:“只是遼國兇險,真希望她能平安。”
另一邊,楊啟源已深入遼國境內(nèi),在一處熱鬧的集市上,她扮作普通的商販,仔細觀察往來的遼人。突然,一隊遼國士兵氣勢洶洶地走來,驅(qū)趕著百姓,楊啟源心中一驚,迅速躲到一旁,思索著這背后是否隱藏著遼國的軍事動向,而京城的官家仍在怒火中燒,籌劃著如何處置這個讓他又氣又無奈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