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大阪,這座繁華的港口城市,人來人往,熱鬧非凡。李公麟和楊啟源先到聯絡點住下。他們深知,在這魚龍混雜的地方,稍有不慎便可能暴露行蹤。
楊啟源坐在房間的桌前,眉頭緊鎖,憂心忡忡地說道:“我們躲出去一年多了,如今大宋不知是何情形。我可是被官家下了命令要抓的人,回去怕是危機四伏。”
李公麟倒了兩杯茶,遞給楊啟源一杯,緩緩說道:“事已至此,我們也只能見機行事。當務之急是先找到回大宋的船,也順便再設法打探大宋的消息。”
楊啟源分析:“現在,我們已經躲到日本一年多了,朝野上下只有密探愿做捉拿我的事,其他大臣不動,官家只有將密探放到沿海地區作為重點排查對象,但密探人數有限。無管大宋如何變化,我們可以從長江沿線選擇任一地點停靠,然后偷偷進入大宋。”
李公麟自然覺得這辦法好,于是,接下來的幾天,兩人喬裝打扮,在大阪的港口四處打聽。他們詢問了不少商船的船主,可大多船主聽聞他們要進入大宋長江流域,都面露難色,要么說近期航線更改,只去大宋沿海,要么就是借口船上已滿員。
直到一日,他們遇到了一位名叫林福的船主。林福看上去為人豪爽,他的商船原本是往返于日本和大宋之間做絲綢生意的。李公麟和楊啟源與他攀談許久,又許以重金,林福才勉強答應帶他們回大宋長江流域。
在等待船只啟航的日子里,李公麟和楊啟源并未閑著。他們穿梭在大阪的大街小巷,與當地的商人、水手閑聊,試圖從他們口中打探一些關于大宋的消息。然而,這些人所知有限,只是偶爾提及大宋密探在沿海地區嚴加巡邏,但具體情況卻也說不清楚。
終于,啟航的日子來臨。李公麟和楊啟源早早登上了船。船緩緩駛離大阪港口,看著日本的陸地漸漸遠去,兩人心中五味雜陳。李公麟站在船頭,海風拂面,他卻無心感受這愜意,腦海中滿是對大宋局勢的擔憂。楊啟源則在船艙內,閉目沉思,思考著回到大宋后該如何應對未知的危險。
隨著船只不斷前行,駛入廣闊無垠的大海,起初幾日,海面平靜得如同鏡面,唯有船只破浪前行時激起的白色水花,打破這一片寧靜。李公麟與楊啟源也逐漸從緊張的氛圍中舒緩了些許神經。
然而,平靜并未持續太久。一日午后,原本湛藍如寶石般的天空,突然被大片烏云迅速遮蔽。那烏云如墨般濃稠,層層堆積,仿佛要將整個世界都吞噬。船主林福見此情景,臉色瞬間變得凝重起來,他大聲呼喊著船員們,下達著一系列應對暴風雨的指令。同時,他匆匆走向李公麟和楊啟源,神情焦急地說道:“二位客官,看這架勢,暴風雨來勢洶洶,你們務必到船艙內躲避,千萬不可外出。”李楊二人聽聞,不敢耽擱,急忙轉身走進船艙。
不多時,暴風雨如猛獸般襲來。狂風怒號,似要將一切都撕裂,它瘋狂地拍打著船身,發出陣陣巨響。海浪如山岳般高聳,此起彼伏地朝著船只猛撲過來,每一次撞擊都讓船身劇烈顫抖,仿佛下一秒就會被這無盡的波濤所淹沒。李公麟緊緊抓住船艙內的立柱,雙腳用力抵住地面,努力維持著身體的平衡。他的心中默默念著,希望這場暴風雨能夠盡快過去,然而現實卻似乎并未如他所愿。
在與暴風雨艱難對抗的過程中,李公麟和楊啟源在船艙內也并未閑著。他們趁著這段被困的時間,再次仔細商討起回到大宋后的計劃。楊啟源眉頭緊鎖,憂心忡忡地說道:“雖說如今官家不知我已回國,我們一旦踏入大宋領土,稍有不慎我們要被抓住并押送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