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麟表示疑惑:“既然這樣,那為什么不在年號做文章?”
楊啟源笑著解釋:“官家又要變年號怎么辦?這廟號可是要載入史冊的。”說完唇邊噙著笑意,眼神透著幾分狡黠:“官家那么在意身后名,我們這樣提議他為玄宗,定不會輕易忽視。”
李公麟思考一下:“要不,借著這次將日本情報送給晏殊為由頭,委婉提及年號不宜多變之事?”
楊啟源笑著說:“用不著,他愛變不變,只要能讓他堅定改革之心,年號變不變的倒也沒那么重要了。”心想又不是明清兩朝皇帝的年號,那是一用到底。以至于人們提及永樂帝,立馬想到明成祖朱棣;乾隆帝,便是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否則也不會出海瑞就年號罵嘉靖帝,說他:“家家凈也。”
后人將海瑞與包拯并稱,包拯被稱為包青天,海瑞被譽為海青天。他們都敢于直言,不畏權貴,為了心中的正義和國家的利益,不惜冒犯天顏。
周敦頤點頭表示贊同:“我認為可行,就看官家的表現了。他想使改革進行不下去,我們就暗中向其他大臣提議,前朝有個唐玄宗,大宋不在乎再多一個玄宗。”
至此,玄宗這個廟號,便在周敦頤、李公麟和楊啟源的開玩笑談話中達成共識。
談笑完后,周敦頤回歸正題:“剛才談廟號玄宗時,談到道家。但現在思想畢竟是儒家為主導,該如何體現呢?”
“那肯定要好好體現,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儒家與諸子百家,就說明對儒家的理解不流于表面。我邊分析邊說:“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愛。”
“沒錯”周敦頤點頭表示贊同:“仁愛確實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之一。”隨后,他食指輕點著桌面,眉眼彎彎地笑了,眸中流轉著睿智的光彩:“不過……”隨后頓了頓,食指曲起抵住下巴:“這“仁愛”也是有等差的,怕也是很難辦。”
楊啟源不加思索,脫口而出:“將仁愛轉化為家國天下,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這下輪到周敦頤和李公麟吃驚了,他們先面面相覷一下,然后又不約而同地看下楊啟源,心中佩服得無底投地。
還是周敦頤見多了人世間的大風大浪,率先打破沉默:“這樣的轉化很妙啊,將仁愛從個人層面推廣到家國天下,能讓更多人受益。那具體要如何轉化呢?”
楊啟源充滿深情:“愛祖國,愛人民。”然后,恢復正常說話狀態:“有一首歌很好體現這一點。”
“哦?”周敦頤食指微曲托于下頜,好奇地看著你,迫不及待地追問:“什么歌?快說來聽聽,我已經有些好奇了。”
于是,楊啟源唱起了《萬疆》,歌曲完畢,深深打動了周敦頤和李公麟。但李公麟還是問:“什么是信仰?”
楊啟源講解:信仰是指某人自發對某種思想、宗教或追求的信奉和敬仰。它是一種內在的精神力量,可以包含對某種思想、教派或事物的堅定信念。對于孔子而言,主張并堅持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來修身、齊家、治國,可以這樣說,這是他的信仰,而且他將這種信仰傳播出去,又影響了中華此后的兩千多年,成為中國千年不變的信仰。而且,信仰越強,能量就越大。有什么樣的信仰,就會有什么樣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