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這幾天,楊啟源和范仲淹白天在湘潭各處玩玩,順便拿著太陽能充電器給手機充電;晚上,用手機看有關教員的電視劇或電影。
楊啟源邊看邊補充講解從宋仁宗歷史上的宋夏戰爭、慶歷新政講起開始到種花家的大事件,古代部分挑重要的說,近代講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
范仲淹自然越聽越心驚,手指不自覺地攥緊衣角,這些歷史事件對種花家影響深遠,尤其是鴉片戰爭后,種花家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同時,也理解楊啟源為什么那么崇拜教員。
他不僅打下了讓中國人吃飽穿暖富裕強大的一切基礎。他治下二十多年的中國的下限遠超包括民國在內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王朝的上限。而且這個世界上打天下的人很多,但打下天下不享樂、不封妻蔭子的人聊聊無幾。他號召抗美援朝,自己的兒子第一個參加志愿軍,戰死沙場。
更重要的是他重振了武德,自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以來,入主中原歷代王朝或多或少會采取重文輕武的政策,這使得中國走向積貧積弱,走向落后挨打的開端。
“當‘日驅馳千里,斬首三萬而歸’的漢唐氣象,從此遠去;而‘量中華之物力,結友邦之歡心’的阿Q精神,浮出了歷史的地表”,閉關鎖國,落后于時代而挨打必然出現。”楊啟源總結道。
“現在,我有幸來到宋仁宗趙禎時代,我的主要任務是不惜一切代價,來改變中國,不讓他走向落后挨打。而對于范希文先生您來說,重塑武德,堅持變法,避免靖康之恥,從軍事上擊敗敵人的勇氣和魄力,才能防止中原王朝被北方游牧民族入侵。”
范仲淹點點頭:“我以前也不明白楊姑娘您為什么堅持改革?現在開始明白了,只是您個人還有什么原因呢?”
楊啟源微微一笑:“我出生于1986年,那時改革開放已有七、八年,看著種花家一天天變富、變強。盡管,那單是經濟改革,其他改革已經成功了。”
范仲淹表示好奇,負手而立,眉頭緊鎖,陷入沉思:“不知他們在改革過程中可有遇到過什么阻力?又是如何應對的?”
楊啟源邊回憶邊說:“我們在改革開放之前就干掉了地主、資本家等,反對的力量少很多,就算反對,也只是對國家的發展表示擔憂,等國家真正發展起來,就不反對了。”
范仲淹聽完面露驚訝之色,追問道:“種花家的改革竟如此順利?但在我大宋,觸動士大夫和貴族的利益并非易事啊。”
“那時改革時,我要不還沒出生,要不還是小孩子,種花家遇到的阻力更多是思想上,這一點我也只能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幫您,”楊啟源表示遺憾地說:“像之前的民間改革還有寫小說《大道之源》和暗地引導實踐辯論的思想改革便是如此,讓廣大人民群眾都知道您主導改革,減輕保守派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