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白話文寫作,與我們平日所學的文言文大不相同,僅有三個月時間準備,著實不易。”一位學子皺著眉頭,滿臉憂慮地說道。
“是啊,但這也是難得的機會,若能在此次科考中展現才華,說不定能得到官家重用。”另一位學子眼中閃爍著渴望,試圖給自己打氣。
此時,一些有先見之明的學子,已經開始行動起來。他們四處尋找《大道之源》和《實踐論》的抄本,日夜研讀,試圖從中摸索出白話文寫作的門道。
“你看這《大道之源》,雖用白話文寫成,但其中思想深邃,敘事生動,我們若能學到一二,想必對科考有益。”一位學子指著手中的抄本,對同伴說道。
在秘密居所,周敦頤和楊啟源繼續談論文章,周敦頤說:“楊姑娘你的文章看似在講故事,實則蘊含著深刻的思想。老夫最初也是看到這點,同意發表小說。畢竟,一個人的文風改變不是很要緊,但整體改變需要時間。”
楊啟源點點頭:“這是論說文,他更能考察學子的思想和邏輯。不過在大宋,策論才是常用的吧?那官家這次以白話文開科取士,”單手支著下頜,沉吟片刻,話語里滿是興味:“等于是直接廢棄了以往的策論,也難怪那些臣子會無語。不過,”食指微曲托于下頜,眼中浮現贊許之色:“這對那些真正有思想、有才華的學子來說,倒是件好事,能讓他們更好地展現自己。”
周敦頤表示疑惑:“你不怕以后有人模仿你的文風?”
“不怕,論說文更能體現一個人的邏輯思維和論證能力。如果例子與你論點風馬牛不相及,會鬧笑話的。楊啟源捂著嘴輕笑出聲,眸底閃過一絲狡黠:“例子若是舉偏了,非但不能支撐論點,反而會削弱文章的說服力,比文言文更會淪為他人笑柄。不過,要論誰的笑柄最大?莫過于官家。誰讓官家一改變文風,就整這么難的論說文。”
“那的確是最大的笑柄,”周敦頤點點頭,隨后表示疑問:“可老夫聽說,當時晏先生就在身邊,怎么沒發現呢?”
楊啟源分析一下:“也許論說文對晏先生來講不難。不過,這樣一來,連我自己都沒想到我寫的小說和文章,會變成考試教材了。”說完,實在忍不住,楊啟源哈哈大笑起來:“還可以利用官家給我的小說打廣告,提升銷量。反正官家都替我做宣傳了,咱們就好好享受這免費的廣告吧!”唇角上揚,語氣中帶著調侃:“說不定還能賺個盆滿缽滿呢。”
“官家,我也是看了小說《大道之源》和《實踐論》文章,感覺挺簡單的,才同意開科取士。”晏殊解釋:“沒想到,高估了學子的接受程度,也低估了楊啟源文章的難度。”
趙禎也是無語,他一心想讓楊啟源現身,結果現在她還不知道躲在哪里偷笑。“她倒是愜意。”官家輕捻眉心,似笑非笑地勾了勾唇,周身縈繞著上位者的氣勢:“可這白話文開科取士,她當真能置身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