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竹聽得眼睛發亮,攥著暖爐湊近了些:“那可太有趣了,詩詞文章集中出現在這一時期。”
“何止是有趣?”楊啟源嘴角往上揚了揚,還是小聲:“都形成背誦默寫天團了。”
“背誦默寫天團?”小竹聞言不由得失笑出聲,又變成好奇寶寶:“愿聞其詳?”
楊啟源小聲科普:“背誦默寫天團是后世對這個時期涌現的眾多歷史人物的戲稱,主要因這些人物在中小學課本中頻繁出現而得名。”
“頻繁出現?小竹眸底閃過些許疑惑,小聲問:“是因他們的詩詞文章流傳后世,才會被編入書中?”
楊啟源點點頭,并打開空間,拿出兩本《古文觀止》,一本是豎排繁體,另一本雖然簡體,但是彩繪全譯全解的:“這兩本講的內容一樣,我們可以用他的目錄進行對照,重點關注宋朝部分,看看有什么發現?”楊啟源一邊小聲說一邊將空間隱藏起來。
然后,小竹拿著繁體豎排版本,楊啟源拿著簡體彩繪版本,對宋朝部分出現的文章作者一一對照:王禹偁、李格非、范仲淹、錢公輔、李覯、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
對照完后,小竹不由得吃驚道:“他們幾乎都生活在這一時期,我在宮中都聽過他們的名字。”
“小聲點,”楊啟源覺得小竹聲音有點大,便壓低聲音:“何止,在文學界,明朝人評選的“唐宋八大家”,其中有六位(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在官家這個時代登上歷史舞臺。”
“那還有兩個?”小竹好奇小聲問。
“在唐代,那是韓愈和柳宗元?!睏顔⒃葱÷暯獯鹜?,又繼續說:“還有柳永、晏殊也都是這一時期的一流詞人。在學術界,則有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等著名的經學家和理學家。在政治界,則有范仲淹、富弼、韓琦、包拯、王安石、司馬光等名臣輩出。”
“那啟源姐姐是知道這一點,才私自出宮的?”小竹用再小不過的聲音問。
楊啟源點點頭,小聲說:“是也不是:
說是,因為那么多名臣齊聚在一起,我又有幸來到這一時代,不見白不見;
說不是,因為我下決心在為范仲淹改革當助攻,按理也應該多了解一下,單一兩次見面遠遠不夠?!?/p>
小竹點點頭,小聲說:“全面了解大宋,又需要花不少時間,只能趁著宋夏戰爭,官家無法顧及才做。這五年來,你滅西夏,到遼國,回宋又秘見大臣和知名人士不見官家,又策劃民間改革,從日本回來后,又寫易經小說《大道之源》和文章《實踐論》,在書院開展實踐論辯論,并將這辯論引向朝堂,讓官家無法暫停改革。”
楊啟源笑了笑,繼續講電視劇《清平樂》的改名:“鑒于此,從整個大宋角度起的——《背誦默寫天團的養成日記》,你想啊,范仲淹、歐陽修、晏殊,將來還有蘇軾氏父子三人,這些名字往史書上一排,可不就是讓后世學子聞風喪膽的‘天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