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二年級后,余音報名輔修中文系學位。
中文系的第一課是余音喜歡的王力的古代文學,《鄭伯克段于鄢》。講到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老師形象地比較著說,所謂寤生,就是生產時腳先下來,古代難產很可怕的。余音正自嘲自己還以為生子都是腳先下來時,旁邊一個戴眼鏡的男生推給她一張紙條,上面寫著“下課談”。余音有些莫名其妙,見那男生大大咧咧的樣子,穿著大褲衩,心不在焉。
下課后,那男生約余音走到教室外,第一句就是:“可算看到一個BJ知識分子家庭出身,尤其是HD區知識分子家庭出身的人了!”他自我介紹道:“我叫陳曦,父母都是中關村搞科研的。”又說:“他們說你是清華大學子弟,你為什么來修中文系?”余音說:“喜歡中文唄。”陳曦搖搖頭說:“中文系不像你們經濟系,第一志愿報考中文系,BJ市高出一本錄取線20分,即520分就可以,但還是招不滿,又從被其他系刷下來的報考中國人民大學的學生里調劑了不少。你看,她,通州潞河中學的,他,山東的,她,東北的......第一志愿都沒有報中文系,而是硬被調劑來的。就這樣人數還湊不夠,就招了些自費生。我是中關村中學畢業的,本來可以自費去學金融,但考慮到興趣問題,我就學中文了。班里還有幾位自費生,自費生里也有很有才的。”
余音想,你自費能學國際金融?你知道自費學國際金融都要600分么?但她沒有回答,只是微微點頭。
那男生又直截了當地問她:“你有沒有男朋友?我不像找小地方的人,奸,壞!”
余音冷冷道:“我有。”
男生笑一下說:“是清華的吧?”
這時上課鈴聲響了。余音就先進去了。
余音因為要同時修工業經濟系和中文系的教程,不得不這里犧牲一點上課時間,那里犧牲一點上課時間。周崎在清華也忙得四腳朝天。兩人見面的次數越來越少了。
余音受那本小說影響,總覺得初戀情人不適合作丈夫。與多數同齡人相比,在上世紀80年代,她的少女時期,這個戴眼鏡的女孩子就把時間更多地沉浸在只屬于自己一個人的精神小天地中。
她孤獨。
《紅巖》《新兒女英雄傳》《小礦工》《青春萬歲》《馬蘭草》《不盡長江滾滾來》……這些書她都看過不下二十遍了。某種神秘、世襲的激情,執著到幾至偏激的心理,使孩子時期的她就像大多數在五六十年代度過青少年時光的國人一樣,在心靈基石里鑄下了激動人心的,理想主義的情感紋路。她分外強烈地時時為一種光芒吸引,不能自拔,以至于到了這種地步:整個小學時期,一聽到“重慶”這個詞就渾身起幸福的雞皮疙瘩。在瞬間的寒冷抖顫后,心又如沐熱流——那可是紅巖魂所在地呵。
有所選擇的書籍們慷慨地在她眼前打開五光十色的長窗。生長在校園的孩子,也只能從這些有限的窗口探視各地域往昔的風俗世態與人情世故:《紅巖》里回響著低沉船工號子的山城,《小礦工》所展示的白山黑水莽莽森林,《不盡長江滾滾來》中大革命浪潮席卷的武漢三鎮和紡織女工生活,《馬蘭草》娓娓道來的60年代寧夏大學,《新兒女英雄傳》里抗戰時期的冀中平原,《青春萬歲》呼之欲出,朝氣蓬勃的50年代BJ女子中學……它們都向她微笑著,走來了。或是活潑潑的,或是深沉凝重的。
只有通過這些窗口,她才能多少了解到一些外面社會的風貌,而且主人公們都在一個比較樸素的農業化中國,以進取奮發的精神度過井井有條,既不矯揉造作,也不放縱自我,更非低俗無聊的人生。這其實和她單純、樸素卻豐饒有序的個人世界,以及清華線條簡單空氣潔凈的外部小環境產生了某種愉悅,又互相修正的共鳴。而那些和這種氣氛不相協調的,如哥哥偷讀的武俠和言情,根本用不著媽媽預設防火墻,她自己就先伸出了拒絕的手。
對嚴格意義上的清華嫡子,這是毫無力量的。
她那時也看外國小說——更確切說,只看蘇聯小說,那深深影響了父輩人生選擇和審美意識的蘇聯文學。清華大學圖書館有很高的蘇俄文學專架。上中學后她就拿著父母的借書證,混在大學生里獨立借閱了。管理員睜只眼閉只眼,權當沒看見。當然,這是后話。
《我們是蘇維埃人》《青年近衛軍》《卓婭和舒拉的故事》《真正的人》……在人生復雜的道路上,有這些書相伴,真的不會寂寞和絕望。它們都很破舊了,賴勤勞的工作人員裹上硬封維持基本形狀。有些發黃的紙頁上還是密密麻麻的繁體字呢。看來在漫長時光里,一代又一代清華人正是讀著它們走向了生活。把這些書翻開,有股薄荷似的陰涼撲面而來。閱讀的時光多在暑期。清涼的夏晨,綠葉在窗外柔和地沙沙作響。這些書籍多數都以那場可歌可泣的衛國戰爭為主題,也有一些涉及到戰前朝氣蓬勃、充滿小夜曲的集體農莊和城市。幾年后她才知后者中有些部分是在粉飾和美化真實的生活,但這已不能改變她當時鑄就的閱讀心境。
但與她血肉相連,汩汩融入心靈最深處的,還是祖國文化。有時她想象,世上一定存在這樣一位愛國主義者。他才華橫溢,又叱咤風云,情操高潔,皎如皓月松柏。他經歷了艱苦的抗日戰爭,在波瀾壯闊的解放戰爭中揮灑熱血,又參加過抗美援朝。在不同文學作品里,這些戰爭似乎是一樣的,又似乎很不一樣。而這位戎馬一生的老戰士,在他廣闊胸懷里蕩漾著的究竟是怎樣一種她根本無法想象的深沉雄壯的詩意呢?再沒有比中華民族更富詩意的民族了!如果能讀到這樣的中國人寫的這樣的作品,那當然就是幸福。如果世界上有這樣一位青年,那才是人生最佳的伴侶。
戀愛是禮物,而婚姻呢,和這樣的人結婚是可望不可即的。所以,余音決定與周崎分手,以后隨便找一位清華學生一起出國好了。
周崎不可置信地問余音:“為什么你要分手?”余音平淡道:“我不想和初戀結婚,我覺得那不成熟。”周崎說:“你是嫌棄我不成熟了。”余音想起自己讀過的那些書,周崎原來都沒有讀過。但只要余音提到,他就會很快讀完。是啊,周崎有什么錯呢?周崎愣了片刻,起身道:“好吧,我們分手吧。我們只拉過手,我們是純潔的。你是個純潔又成熟的女孩子,我配不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