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二十七年冬月初三,城南貞節坊的青銅編鐘在子時自鳴。
我握著刻刀的手微微發顫,刀尖正抵在頭蓋骨的天靈穴位置。窗外風雪呼嘯,作坊里十二座窯爐燒得通紅,將那些森白的骨殖映出珊瑚般的光澤。周圍裊裊生煙爐子里則點著特制的香料,味道十分好聞。
“姑娘,第七窯要開爐了。“啞婢捧著朱漆托盤跪在紗簾外,盤中盛著七枚染血的指甲——正是今晨從亂葬崗女尸手上剝下來的。
窯門開啟的剎那,寒風卷著雪粒子撲進來。我帶著藏紅色的面衣,微微彎下腰,看著熾紅火光中漸漸顯形的瓷瓶。胎體薄如蟬翼,隱約可見內壁流轉著血絲般的紋路。這是用禮部尚書庶女的頭骨燒的,那姑娘因私藏《西廂記》被族中沉塘。
“叮——“
瓷瓶突然發出清越鳴響,與遠處貞節坊的鐘聲產生共鳴。我猛地攥緊刻刀,看著瓶中滲出黑紅色液體,在案幾上蜿蜒成八個字:
「未亡人泣血鈴將醒」
“備車,“我扯過素紗裹住滿窯骨瓷,“去聽濤閣。“
車輪碾過積雪的街道,我望著掌心交錯的灼痕。前世被活埋那日,嫡姐就是用纏著銀絲的麻繩在我頸間勒出這樣的紋路。黃泉路上孟婆說我有九竅玲瓏心,做鎮魂鈴的器胚最合適不過。
聽濤閣飛檐下掛滿冰凌。我抱著鎏金暖爐踏入雅間時,正看見蕭燼在驗看那具女尸。玄色貂裘下露出半截青玉劍柄,劍穗上墜著的卻是半塊殘破玉玨——與我妝奩里那半塊正好能合成完璧。
“沈掌柜來得巧。“他頭也不抬,用劍尖挑起尸體腕上的紅繩,“認得這個么?“
銅錢大小的玉鈴鐺在燭火下泛著血光,內壁刻著極小的“蘇明霜“。這是我前世及笄時戴的耳墜,此刻卻出現在新寡的趙夫人身上。
閣樓忽然劇烈震顫,博古架上的瓷瓶接連爆裂。蕭燼將我扯到身后,劍鋒劃過窗欞的瞬間,我看見貞節坊方向升起血霧。七十二盞長明燈同時熄滅,青石牌坊上浮現密密麻麻的抓痕。
“亥時正,剜心。“尸體突然睜眼吟唱,“子時到,下葬。“
蕭燼的劍劃過穿尸體咽喉時,啞婢手中的骨瓷瓶發出尖銳嘯叫。
那些抓痕我認得,正是前世在棺材里用金簪刻下的《柏舟》。最下方那道新鮮的刮痕還沾著朱砂,分明是昨日才刻上去的。
“王爺可聽過血鈴謠?“我伸手輕撫碎掉的瓷片,“一更天,姑娘繡鴛鴦。二更天,郎君變心腸...“
尸體突然暴起,腐爛的手指直取蕭燼心口。我摘下金步搖刺進她眉心,簪頭的彼岸花驟然綻放,將尸身吸成枯骨。這是用忘川水澆灌的花種,每片花瓣都映著枉死者的走馬燈。
走馬燈里閃過趙夫人臨死前的畫面:她跪在貞節坊前用金釵刻字,身后站著戴青銅面具的神婆。那神婆腕間的翡翠鐲子,分明是蘇家祖傳的「雙魚戲珠」紋。
“三更天,血鈴鐺響。“我拿著沾著血的簪子在蓋尸的白布上擦凈,“該去蘇府喝杯喜酒了。“
雪夜長街盡頭,靖遠侯府的紅燈籠像浸血的眼珠。我摸著袖中冰涼的金簪,想起前世被釘棺時聽到的喜樂。嫡姐蘇明玥明日大婚。
馬車突然急停。蕭燼撩開車簾,看見滿地亂滾的玉鈴鐺——每個鈴舌都是半截小指骨。這些本該埋在貞節坊地下的鎮物,此刻正朝著蘇府方向跳動,在雪地上拖出蜿蜒血痕。
“沈青梧。“蕭燼的劍鞘壓住我腕間胎記,“你究竟在燒什么瓷器?“
我笑著抽回手,露出頸間被守宮砂遮掩的勒痕。前世麻繩留下的印記此刻泛著幽藍,與作坊里那些骨瓷的光澤如出一轍。
“燒能帶來福氣的瓷器。“我推開車窗,任風雪灌進來,“比如現在...“
城西突然傳來嗩吶聲。本該在寅時出發的迎親隊伍提前動了,八抬大轎的簾子被陰風掀起。新娘的喜服下露出玄色壽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