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城中央,往日還算熱鬧的街道如今彌漫著一股壓抑的死寂。天空像是被一塊巨大的鉛灰色幕布籠罩,沉甸甸地壓在這座飽經戰火的城市上空。街邊的店鋪大多大門緊閉,門板上張貼著東瀛人的告示,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偶爾有幾個行人匆匆而過,也是神色匆匆,眼神中透著恐懼與警惕,生怕招來不必要的麻煩。
一座嶄新搭建的戲臺突兀地矗立在廣場中央,與周圍破敗的景象格格不入。戲臺用粗糙的木板搭建而成,散發著一股新木的味道,臺前還掛著幾盞紅燈籠,在寒風中搖搖晃晃,像是隨時都會熄滅。戲臺后方,蘇暖和梨園戲班的班主趙鶴年正低聲交談著。
“趙班主,這場演出至關重要,咱們不僅要把戲唱好,更得保證所有人安全撤離。”蘇暖眉頭微蹙,神色凝重,眼神中卻透著堅定。
趙鶴年點了點頭,目光掃向周圍忙碌的戲班成員,“虞夢,你放心,我都明白。只是這撤離路線……”
蘇暖從懷里掏出一張皺巴巴的地圖,攤開在趙鶴年面前,手指在上面輕輕比劃著,“您看,演出結束后,咱們先從戲臺側面這條小巷出去,那里會有光明黨的同志接應,他們會帶著咱們往東邊走。這條小巷比較隱蔽,東瀛人的巡邏隊很少經過。”
趙鶴年湊近地圖,仔細端詳著,不時微微點頭,“東邊?那不是靠近東城門嗎?萬一東瀛人在那里設卡怎么辦?”
“這您不用擔心,”蘇暖胸有成竹地說道,“光明黨已經安排好了,在東城門附近會有一場小騷亂吸引東瀛人的注意力,咱們趁著混亂出城。而且,沿途都有我們的人盯著,一旦有危險,他們會立刻通知我們。”
正說著,一個年輕的戲班成員小順子跑了過來,臉上帶著些許緊張,“班主,虞夢姐,一切都準備就緒了,就等開演了。”
蘇暖拍了拍小順子的肩膀,微笑著鼓勵道:“小順子,別緊張,咱們這么多天的努力就看今天了,只要按計劃行事,肯定沒問題。”
小順子深吸一口氣,用力點了點頭,“嗯,我不怕!虞夢姐,我記住您說的撤離路線了,我一定帶著大家安全離開。”
這時,遠處傳來東瀛士兵的皮靴聲,三人立刻停止交談,神色恢復如常。蘇暖抬頭望向戲臺,心中默默祈禱著這場演出能夠順利進行,也希望所有人都能平安度過這一劫。戲臺周圍,看似平靜,實則暗潮涌動,光明黨的同志們早已各就各位,在暗處密切監視著東瀛人的一舉一動,一場驚心動魄的較量即將拉開帷幕。
北平城中央的戲臺前人山人海,百姓們如潮水般聚集于此,卻難見一絲熱鬧的氛圍。臺下,站著衣衫襤褸的老伯伯,滿臉疲憊的商人們,還有那些因戰火紛飛、無力逃離而被迫困在城中的可憐人。他們的眼睛里沒有光彩,像是被生活抽干了希望,只剩下無盡的麻木與迷茫,靜靜地等待這場被東瀛人強行安排的演出開場。
周圍,一群群東瀛士兵端著槍,神色冷峻,目光如鷹隼般警惕地掃視著人群。他們的刺刀在灰暗的光線下閃爍著冰冷的寒光,像是懸在百姓頭頂的利刃,隨時可能落下。士兵們不時大聲呵斥著那些因擁擠而稍有動作的百姓,每一聲喊叫都讓人群瑟縮一下,氣氛愈發壓抑沉重。
在這令人窒息的氛圍里,光明黨的成員們正不動聲色地混入人群。阿強,一個身形矯健的年輕小伙,穿著一身破舊的短打,臉上抹了些塵土,背著一簍子柴,裝作是進城賣柴的樵夫。他看似隨意地在人群中走動,實則在暗暗標記東瀛士兵的巡邏路線和警戒盲區。每當有士兵靠近,他便迅速低下頭,做出一副憨厚老實的模樣,巧妙地避開士兵的注意。
不遠處,阿珍則扮成了一位賣茶水的婦人。她推著一輛破舊的手推車,車上放著幾個粗瓷大碗和一個冒著熱氣的大茶壺。她熱情地招呼著周圍的百姓喝茶,借機傾聽百姓們的議論,收集著任何可能有用的信息。她還不時地用眼神與其他光明黨成員交流,傳遞著彼此的位置和周圍的情況。一旦發現有可疑人員靠近,她就會輕咳一聲,向同伴發出警示。
老陳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黨員,他扮成了一位年邁體弱的老者,拄著一根拐杖,緩緩地在人群中挪動。他的目光敏銳地觀察著周圍的一切,不僅留意東瀛士兵的動向,還關注著百姓們的情緒變化。他在人群中悄無聲息地傳播著抗日的思想,低聲向那些愿意傾聽的百姓講述著光明黨的抗爭故事,鼓舞著大家的士氣,為即將到來的行動凝聚力量。
百姓們開始低聲議論起來。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伯伯,佝僂著背,用顫抖的聲音對身旁的年輕人說:“唉,也不知道這些東瀛人搞這一出是要干啥,咱老百姓可經不起折騰了。”年輕人無奈地嘆了口氣,苦笑著回應:“管他呢,只要別再折騰我們就好,這日子啊,真是看不到頭。”
不遠處,幾個商人模樣的人湊在一起,其中一個穿著長衫的中年商人小聲道:“這場戲,指不定有啥貓膩,東瀛人可不會平白無故讓咱們看戲。”另一個胖商人皺著眉頭,滿臉擔憂:“會不會是又想耍什么花樣,借機搜刮咱們錢財?最近生意本就難做,再這么下去,可怎么活喲。”
人群中,還有些年輕的母親,緊緊地把孩子護在懷里,輕聲哄著:“別怕,看完這場戲,咱們就回家。”孩子們躲在母親的懷抱里,怯生生地看著周圍的士兵,眼中滿是恐懼。
突然,一個士兵朝著人群中一位不小心踩了他腳的百姓走去,百姓嚇得臉色慘白,連連道歉。士兵卻不依不饒,舉起槍托就要砸去,周圍的百姓嚇得紛紛后退,發出一陣驚呼。就在這時,另一個士兵喊了一聲,似乎是讓他歸隊,那士兵才狠狠地瞪了百姓一眼,罵罵咧咧地走回原位。這小小的插曲,讓原本就緊張的氣氛變得更加劍拔弩張。百姓們都不敢再大聲說話,只能用眼神交流著彼此的擔憂與恐懼,而在這看似平靜的臺下,光明黨成員們正暗中傳遞著眼神,確認著彼此的位置,一場驚心動魄的較量即將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