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了一個廠,工廠特別輕松,技術室有一對大學生夫婦,我主要管工藝,而該廠工藝很成熟,每天無所事事。
經過前幾年的波折,我已沒有雄心斗壯志,只想平平安安把女兒養大,不爭名不爭利,認認真真完成每天的工作就行。
但我這個人有一個毛病,不愛坐辦公室,愛到車間工人堆里,想著他們干點雜活,聽著他們談論各自感興趣的話題,在這充滿人間煙火中,再煩躁的心情都能平靜下來。
認識月英,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運。
說我們相遇很有意思,那是我剛調來廠,上班時見外面進來一個女師傅,手里抱著一個粉雕玉琢的小男孩。小男孩白白胖胖的小臉上,兩個黑亮黑亮的大眼睛,忽閃忽閃的,特別逗人愛,我忍不住上前摸摸小男孩的臉,嘴里還說:“好可愛喲”。孩子的母親問我:“你是剛調來的吧?”我說:“是”。并介紹自己的姓名,她說:“她叫LXX,人家都稱她月英,在繞線組上班。
我問她:“這是你老二嗎?”她說:“哪呀,這是老三,老大是個女兒,老二是個兒子,老三也是個兒子。”我疑惑地望著她,比我低了點,體態苗條,穿著樸素,語言溫和,對人落落大方,有著書香沉淀的氣質。我又問她:“那你多大了?”她的回答讓我吃了一驚,與我同歲,我只有一個女兒,她卻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很不簡單啊,由此我對她很感興趣,也在那一瞬間,我們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此生的知己。
每天我把辦公室的事情處理完了就往月英所在的班組跑。她是班長,她的班中除了一個年齡比較大的W師傅以外,全是小女孩。有回民雙花:立群、立芳,有花花,有琳琳……張張單純可愛的笑臉至今刻印在我腦海。
走進她班(繞線班)就象進了一個大家庭,中心人物當然是月英,其余的人就象眾星捧月一樣圍著她轉,她們之間相處得特別和睦。休息的時候,月英會給大家講點笑話,室內歡聲笑語,她班的工作就那么簡單,任務也不重,也經常有供銷的人、鉗工組、沖壓組的人來坐,來閑聊。
供銷科李XX,30來歲,圓圓的臉,大大的眼睛,很陽光。他有點胖,我們一見他就說:“XX,少吃點,再吃下去都成了圓球了。”他用手撓撓頭,笑瞇瞇地說:“我也想瘦啊,但我這個人體質特殊,喝涼水也長膘。”說得滿屋的人哄堂大笑。
有時候月英也會帶點瓜子、花生等零食放在點子上,見者有份,誰來了都能吃,讓人有種“家”的感覺。
我注意到月英那里是消息中心,有事尋她的人來找她,無所事事的人也愛往她那湊。當然技術室的那對大學生是從不踏足她班的。
她對人很溫和關懷,但如果她認可的朋友受了委屈,她會義不容辭去為人討回公道。她如果來了一個中年婦女QXX,河南人,微胖,長得黑黑的,離異后二婚,找了一個研究所的丈夫。
那男的成天看不起QXX,老找事,不是打就是罵。月英也去調解過,因為夫妻雙方都有孩子,那種矛盾是無法調和的。QXX受不了,要求離婚,月英幫她寫離婚申請書。QXX離婚了,誰知不久,QXX剛離婚的丈夫出了車禍,壓斷了一條腿。那男人的兒子求到QXX身上,要求其與父親復婚,QXX找月英拿主意,QXX給月英訴苦,說:“XX(指前夫)雖然對我不好,但孩子對我很親,XX摔斷腳后,孩子沒有照顧,很可憐,我也拿不定主意。”月英給她說:“你好好考慮,你的任何決定,我都支持。”QXX隔三差五地告訴組里的同事,“孩子又找她了”、“孩子太可憐了,沒人管,臟得像個小泥猴”、“孩子說了,他爸后悔了,只要我同意復婚,絕對對我好”。
我在旁邊聽了,感到QXX真好騙,以前男的仗著自己是個大學生,是在研究所工作,雖然大了十來歲,條件比一個小學文化程度,又長相較丑的工人好太多了,所以把她不當人,現在呢,她前夫殘廢了,需要有個帶工資的保姆,QXX是最合適的人選了,所以會打發兒子來求她,真是傻到被人賣了還幫著數錢!
幾個月后,QXX與前夫復婚,并調離我廠去了她丈夫的單位,我問月英的看法,她說:“QXX不管是離婚還是復婚,我都支持她,畢竟路是她自己走的,在走路時有難我就幫她一把,但愿她能很幸福地走下去。”
月英就是這樣一個人,只要她能為別人幫忙,她熱情地去幫,從不計回報,再加上她善良,善秲她認可的人,大家都愿意與她交朋友,她是廠里的骨干,大小會她在會上都有發言權。
文革結束后,好多造反派都需要在會上(廠里骨干參加)說清楚,該廠管政工的劉XX,黨員,在文革中是造反派,所以要恢復工作必須說清楚。
劉XX長得黑廋黑廋,男同志,戴副眼鏡,高中畢業,人是很老實的,就是嘴笨,開了二次會,D廠長都說他說不清楚,(我因是月英的關系也得到廠長的青睞,參加了會議),我聽了他的發言,因為文化層次的原因,用詞貧乏,語言蒼白無力,讓人聽了感覺他沒有深刻認識自己的錯誤。
我問月英,劉XX為人如何?月英說:“我們是同一年進廠的高中生,他人很老實,沒有工作能力,但絕對不害人。平時我們關系很好,就是D廠長看他不順眼。”我實在看劉XX可憐,幾十歲的人了,在會上像低頭認罪一樣。我給月英說:“劉XX嘴笨,我來幫他寫發言稿,你給李師、馬師說了,下一次開會,劉念完稿子后,我先發言,同意他通過,你第二個發言鉗工班的老李師傅和沖壓班的小馬接著發言,讓劉XX通過,你看如何?”老李師傅和小馬都是廠里骨干,月英同意了,接下來去與他們溝通。
第三次開會時,劉XX拿著稿子念(他把我給他寫的稿子重新謄了一下),他念完我發言,說他對自己的錯誤,認識很深刻,希望以后在工作崗位上要努力,為廠里多做貢獻。月英、李師、小馬紛紛發言,一致同意劉XX可以返崗工作,其余二三個人,一見廠里的骨干都同意了,也紛紛跟風,表示同意,最后D廠長作出決定:劉XX可以返崗工作了。
那天,D廠長來到繞線組,正好我也在,他笑著說:“月英你們行啊!”月英朝我一看,我倆嘿嗯一笑,這件事就了了(前幾年劉XX已去世)。
我就喜歡到車間去,有時間了,我到老李師傅(五十多歲,黑廋的小老頭技術拔尖的)旁坐著,看他用嶄子、銼刀加工沖壓模具,聽他說這個廠的發家史,這個廠原先是個小作坊,就是他帶兩個徒弟,經過十多年才發展到現在的規模,我耐心聽他講,聽他對廠里老人、新人的評價,他看我沒有一點知識分子的架子,也樂意與我聊天,有時間我與月英到庫房B師那兒坐坐,B師是個高高胖胖的中年婦女,為人很爽快,無事,我們愿意去她那兒坐,八卦廠里那些事。我是只帶耳朵不帶嘴。
我沒事又來到沖壓車間,看工人們在沖床上工作,我就在旁看著,有時讓他們讓我沖一下,干的時間長了;我也能熟練地操作了。大概過了半年,有次一臺小鍍鋅鐵片的沖床無人操作,我征得沖壓班班長的同意后,上沖床干活,沖壓車間有三臺沖床,每時每刻都有“噔噔”的躁音,強度很強,使人特別容易疲倦,放鐵片與取鐵片都用夾具,但我嫌麻煩,用手去撥拉,結果左手中指來不及離開,我腳卻把沖頭下落開關踏下了,下沖的沖頭壓在我左手中指最前面一節骨頭,手指甲血糊糊的,田廠長立即叫來車把送往第二人民醫院外科急診室。當時月英扶著我,大夫在處理傷口時,我覺得疼,疼痛蔓延至靈魂深處,讓人忍不住顫抖,我只感到巨大的汗水順著眼簾往下掉,陽后我失去了知覺,等我醒來時,左手中指已用繃帶綁好了,紗布底下放一塊木柜,固定骨頭的。
診斷結果,左手中指指甲全掉了。第一節骨頭骨折。因為是工傷,我回上海養病了。在家里呆了大概一個月,我呆不住了,又回西安。因為手指沒有好,廠里不安排工作,我無事又在廠里各車間閑轉,但再不去沖壓車間了,太可怕了!大多數時間都在繞線組,成了她們的編外組員。
月英看我回來后,問我感覺怎樣?我說:“開始幾天手指很痛,現在好多了,在家閑不住(女兒在上海),就來廠里轉轉。”三個月后,把繃帶拆了,左手中指前一節手指長斜了,向左彎一點,如果不仔細看也看不出來,不影響手指的功能,還算不錯。
我成了繞線組的“編外人員”以后,與月英的接觸相當頻繁,我發現我倆雖然同歲,她還比我小半歲,但是她很成熟,考慮問題細膩,她對人熱情大方,只要別人有求于她,哪怕她不能幫你解決,她會借用別人的力量幫你解決還不太回報。
我女兒6歲半了,在上海沒有戶口,上不了小學,我帶回來想去小一年級插班,我根本不認識人,請月英幫助,她到底動用了多少關系,求了誰,我不知道,她從來沒有告訴我,只是讓我帶著孩子去學校上學。一年級下半學期開學,孩子去上學了,我想要感謝她,她說:“伙計,咱倆要那么客氣嗎?“
我倆能成為知己:
一是我倆愛文學、愛看書、愛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是我倆的共同點;
二是因為我倆思維比較前衛,比如說廠里有一女師傅,BXX,人很大氣,對人也真誠,
就是因為生活作風有問題,別人都瞧不起她,我與月英都認為:她的生活作風有問題,又沒有破壞你的家庭,而且人家男人也沒有意見,你議論別人就是狗逮耗子多管閑事。
月英說:“我們是交這個人,只要她對我們真心相待就行。”我很同意這種觀點,我們與她的關系處得不錯。
三是因為我倆的關系永遠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沒有金錢的往來,因為金錢的誘惑太大,一旦有了金錢上的糾紛,再好的關系,包括夫妻、兄弟姐妹、朋友的關系都會破裂。
四是困為我們深知:智者不爭、仁者不責、善者不評。是人生的修行,我們追求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只有心態寬廣,包容差異,提升自己的境界和修養,才能在面對挑戰時,保持冷靜,不被負面情緒所影響,從而更好地解決問題,故而很多人都愿意親近我們,拿時髦的生活來講吧,到哪里都有粉絲擁護。
因為我們有那么多共同點,所以我們成了一輩子的知己,哪怕我調離該廠多年,還是守護相望,正如王勃所詩: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但是我們的差別也很大,月英成熟,處理事情剛柔并濟,有時她也能委曲求全,我性格剛烈,是那種“寧可站著死,不愿跪著生”的人,但是社會上的好多事情不是硬碰硬就能解決的。
月英多次給我說:“伙計,你看藤與樹,藤能纏樹,樹不能纏藤,最后是藤勝了還是樹勝了?”她這段話,至今仍在我耳邊回蕩,她沒有批評我,只是以物喻事,讓我自己去思考,象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我就在她的幫助下慢慢改變了自己。
更讓我脫胎換骨的是《人性的弱點》這本書。
那天,我看到月英在看一本書,我過去翻翻書里的內容很快吸引了我,這本書教的是:讓你去贏得別人發自內心的尊重,讓你去交坦誠相對的朋友,讓你成就一段美好的生命,繼而學會與他人和諧相處,與世界溫暖相處。
我感到這本書是我量身定做的教課書,我自己買了一本,回家后我捧著這本書,如饑似渴地學習著,書中的精髓在于:
一是尊重別人,不要隨便批評別人,批評是很危險的,因為它常常傷害別人的自尊心,會引起別人的反感從而失去朋友。
二是多看別人的優點,肯定別人的成績,不要揪著別人的缺點無限放大,這樣自己會引得別人的好感,能讓自己交到朋友。
三是要善于傾聽別人的談話,談論對方的需求,并為對方出謀劃策;如果對方只是需要發泄內心的郁悶,自己只要學會閉嘴,守口如瓶當一個忠實的聽眾即可。
這本書影響了我的后半生,我的性格也慢慢由“樹”轉化為“藤”擴大了自己交朋范圍,也成了朋友交往的中心。
我的女兒的在上海,休息了我經常去月英家。她家住在一個大雜院,20平米的房分為里外間,兩個大人三個孩子住著很擠,故大女兒、大兒子都到她姥姥家,他們帶著小兒子住。她丈夫愛的親戚在咸陽,經常來西安,使得這個狹小的地方更擠得水泄不通。那天下午我去找她,只見她們人多得連踩腳的地方也沒有,不得已我倆到鼓樓旁,找地方坐下,開始閑聊。那一天,她的情緒特別不好,她訴說著自己的不幸,訴說是高中的才女,因家庭出身沒上大學,訴說婚姻的不協調,由始至終,我靜靜地聽著。別看她平時笑顏如花,而內心卻蒼涼無比。
是啊,像月英這樣的人,她應該是搏擊在長空中的雄鷹,奔馳在草原上駿馬,而不是蝸居在20平米中的賢妻良母!是歷史給她開了個大大的玩笑,泯滅了她的前途。在歷史的洪流中,人比螞蟻還要渺小,對此只能嗟呼:時也,命也。
在我們的相處中,都是她在給我幫助;我的女兒從上海來到西安,要進小學上課,來的時候已經是一年級下學期開學了,她費盡精力,讓我女兒上了小學一年級。當孩子放假,我把孩子就放在繞線組,女兒精力旺盛,她并不嫌棄,而是親切叫“小猴子”。
我調離該廠后,有次在外承包了一個工程,材料沒處放,就找她,想把材料放在她那里(當時她在外面自己租地方辦了個廠),月英二話不說,同意我的要求。
我有什么事都愿意給她說,請她出主意,她會仔細給你分析,提出她的觀點供你參考。而我,從來幫不上她任何忙,只是一個能看透她的內心,一個能與她配合默契的摯友,她可以在我面前盡情地發泄內心的苦悶、不平,在那種情況下,我只帶耳朵不帶嘴,在別人眼里的女強人,無所不能,其實女強人也是人,有七情六欲,有其軟弱的一面,也需要有傾訴的地方。
改革開放后,在市場經濟的調節下,該廠倒閉了,月英伙同另一師傅,共同辦了一個變壓器廠。由于她們質量好、誠信,廠里任務充足,遇到交貨緊時,月英帶著她的女兒,領著四五個工人,吃住在廠里,按時保質保量地給對方供貨,年產值也能達到百萬。
她很能干,她的丈夫是個電工,技術也很過硬,因大女兒、大兒子都不是她帶的,沒有考上大學,只有小兒子三三,上了軍校,大孫子旦旦上了大學,也圓了她的大學夢吧。
大女兒紅紅熱情好客,無需張揚炫耀,一舉一動間便讓人感受到溫暖。凡是到她家的同事、朋友,紅紅在廚房忙得不亦樂乎,把豐盛的菜肴拿上餐桌,供大家一飽口福。紅紅心思細膩,懂得照顧身邊人的情緒,善待身邊每一個人。
我給月英說,紅紅繼承了她的衣缽。月英說,紅紅比她強。紅紅不會太委屈自己,不像她,一生都在委曲求全。
是的,月英這一生是委屈了自己,在家里她是老大,要照顧好底下二個弟弟,一個妹妹;高中時代愛唱愛跳,男生心中的女神,學習的尖子,畢業后不得不去區辦工廠當工人;找對象是父母之命,不合適也得湊合,生下孩子后,在女兒她媽帶走了,大兒子丈夫的嬸嬸帶去咸陽,她無法親自教育,她都忍下,還要表現出滿意歡喜;丈夫家里七大姑八大姨經常來她家,她得小心侍奉,也由此看不得“賢惠”的美名,有誰知這賢惠背后的辛酸淚?
唉,她應該是搏擊在長空的雄鷹,奔騰在草原的駿馬,不該是蝸居20平米斗室的賢妻良母!是歷史給她開了個大大的玩笑,泯滅了她的前途,在歷史的洪流中,人比螞蟻還渺小,對此只能嗟呼,時也,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