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順著慈航庵的青瓦滴落,在石階上敲出空洞的回響。沈芷蘭跪在佛堂角落,指尖深深掐入掌心。三天了,自那場天牢劫獄的慘敗后,她就這樣一動不動地跪著,任憑肩頭箭傷潰爛流膿。
“姑娘,該換藥了。“慧明師太捧著藥缽輕聲勸道。
芷蘭恍若未聞。銅盆清水倒映著她憔悴的面容——這還是那個曾經意氣風發的沈家養女嗎?衛臨風墜崖前最后的眼神烙在她腦海里,比箭傷更痛千百倍。
“他死了。“她突然開口,聲音嘶啞得不像自己,“因為我愚蠢的沖動。“
慧明師太嘆息著掀開她肩頭染血的紗布:“衛公子以命相護,不是為了讓姑娘自輕自賤。“
藥粉撒在潰爛的傷口上,芷蘭卻連眉頭都沒皺一下。肉體之痛算什么?她寧可此刻萬箭穿心的是自己。那日在斷魂崖邊,她親眼看見追兵將衛臨風的佩劍拋入深淵,劍柄上纏著的,是她偷偷系上的杏色發帶。
“姑娘請看這個。“慧明師太突然從袖中取出一封火漆密信,“昨夜從北境加急送來的。“
芷蘭木然展開信箋,瞳孔驟然收縮——紙上只有七個潦草血字:
「林得銅匣速毀皇陵」
銅匣?她猛然想起母親信中提到的“半數國庫“。難道林丞相從皇陵奪走的不是財寶,而是...
“師太,我要去皇陵。“
“姑娘傷勢未愈,況且...“
“我要去皇陵。“芷蘭一字一頓地重復,眼中燃起幽暗的火光。她突然伸手按在藥缽里,將整只手掌浸入劇痛的藥液中,“這具身子若連這點痛都受不住,如何擔得起母親的血仇?“慧明師太震驚地看著眼前少女——那雙曾經盈滿淚水的眼睛,此刻如淬火的寒鐵般冷硬。
當夜子時,一支詭異的送葬隊伍悄然離開慈航庵。為首的素衣女子戴著青銅面具,身后十二名比丘尼抬著具黑漆棺材。皇陵守衛剛要阻攔,女子突然亮出塊鎏金令牌——正面刻著“欽天“二字,背面卻是胡族狼圖騰!
“奉丞相密令,送瘟神入陵。“女子聲音如冰刀刮骨,“耽誤了時辰,你們擔待得起?“守衛們面面相覷。近日確傳聞林丞相與胡族大巫往來密切...
棺材沉入地宮最底層的殉葬坑后,比丘尼們迅速退出。待腳步聲遠去,棺蓋緩緩移開——沈芷蘭蒼白的面容在磷火中浮現。她手中夜明珠照亮四壁猙獰的鎮墓獸雕像,也照亮角落里一個蜷縮的身影。
“劉總管?“
老太監劉安顫抖著撲到棺前:“小公主!老奴等了十六年啊!“他枯瘦的手指撫過芷蘭眉間朱砂痣,“和公主當年一模一樣...“
地宮深處,劉安推開一道暗門。密室中央的玄鐵柜已被暴力撬開,柜底殘留著幾滴詭異的藍色液體。
“三日前林賊派死士闖入,取走了銅匣。“劉安老淚縱橫,“那匣中裝著神機營最危險的'焚城譜',能造出焚毀城池的毒火!“
芷蘭指尖撫過鐵柜上的爪痕——那不是尋常兵器留下的,倒像是...獸爪?她突然想起衛臨風曾提過,胡族大巫馴養著一種雪山狻猊,利爪可碎金石。
“總管可知林賊下一步計劃?“
劉安從懷中取出半片羊皮:“昨夜截獲的胡族密信。林賊答應在冬至大祭時,用毒火燒毀北境長城,放胡族鐵騎入關!“羊皮上繪著詳細的地形圖,標注點赫然是衛家軍駐守的鐵馬關!芷蘭腦中電光火石——林丞相不僅要謀反,還要借胡族之手除掉衛氏!
“必須警告北境守軍...“
“來不及了。“劉安搖頭,“所有通往北境的官道都有驗鳳司把守。“
芷蘭凝視著鐵柜上的抓痕,突然笑了。那笑容讓劉安毛骨悚然——太像永寧公主當年赴死前的神情。
“誰說我要去北境?“她輕撫腰間玉璽,“煩請總管辦三件事:一,將母親留下的暗衛名單給我;二,把這封信送交裴昭將軍;三...“她湊到劉安耳邊低語幾句。
老太監聽完臉色大變:“這...這會引發朝野震動!“
“我要的就是震動。“芷蘭摘下發間玉簪,在掌心劃出血痕,“母親當年輸在太過仁慈。而我...“她將血滴在傳國玉璽上,玉璽頓時泛起妖異的紅光,“要讓敵人知道,什么叫痛徹骨髓。“
三日后,京城發生三件奇事:
其一,各大酒樓突然流傳起一首童謠:“金匣開,胡馬來;玉璽現,真龍歸“。更詭異的是,凡傳唱此謠者,次日皆在睡夢中被塞了枚銅錢在口中——正是前朝永寧公主懲戒造謠者的方式!
其二,林丞相府邸半夜起火,雖及時撲滅,但書房暗格中的北境布防圖卻不翼而飛。現場只留下一支鳳頭銀釵,正是當年永寧公主的標志性飾物。
其三,也是最為朝野震動的——冬至大祭當日,太廟供奉的“傳國玉璽“突然裂成兩半,露出內部鉛胎!而同一時刻,邊關急報傳來:衛家軍中出現“鬼面將軍“,率輕騎直搗胡族王帳,繳獲個刻滿符文的銅匣!
皇城御書房內,年輕皇帝狠狠摔碎茶盞:“查!給朕查清這鬼面將軍是誰!“
帷幕后轉出個蒙面女子:“不必查了。“她摘下紗巾,露出與林如玥七分相似的面容,“那是我兄長假扮的。“皇帝瞇起眼:“林小姐此話何意?“
“陛下可曾想過...“林如玥緩步上前,袖中滑出把淬毒匕首,“若永寧公主當年生的其實是雙胞胎?“
寒光閃過,皇帝脖頸浮現一道血線。他難以置信地瞪著眼前女子:“你...不是...“
“我當然不是林如玥。“女子撕下面具,露出碧竹冷峻的臉,“只是我們小姐說過,對付毒蛇,就要比蛇更毒。“
當夜,一道黑影潛入慈航庵地宮。芷蘭正在研讀《焚城譜》副本,聞聲抬頭:“得手了?“碧竹跪地奉上個錦囊:“按小姐吩咐,奴婢假扮林如玥入宮,果然套出重要情報——當年皇城大火后,有人看見禁軍押著個戴鐵面具的女子往北去了...“
“鐵面具?“芷蘭猛地站起,打翻藥碗。難道母親真的沒死?
“還有更蹊蹺的。“碧竹壓低聲音,“驗鳳司根本不是為識別公主血脈而設,而是林丞相用來尋找'藥引'的幌子!“
“藥引?“
“據說永寧公主體質特殊,其血脈可解百毒。林賊這些年一直在秘密抓捕與公主容貌相似的女子...“
芷蘭腦中轟然作響。她突然明白為何林如玥對母親的事如此了解,又為何執著于活捉自己!
“備馬。“她抓起玉璽,“我要親自去會會這位'林小姐'。“
“小姐三思!林府現在必定...“
“你以為我這半月在地宮只是養傷?“芷蘭冷笑,突然吹了聲口哨。黑暗中傳來整齊的甲胄碰撞聲——十二名身著前朝禁軍鎧甲的女子無聲出現,每人左臂都纏著青鸞紋樣的帛帶。“公主暗衛...“碧竹倒吸冷氣。
芷蘭撫過為首女衛捧著的青銅面具:“母親留下的最后禮物。“她戴上面具,瞬間氣勢陡變,“今夜之后,我要這京城再無人敢小覷'鳳隱'二字!“
子時三刻,林府后院突然騰起沖天火光。當巡夜武侯趕到時,只見府門大開,林如玥被倒吊在門楣上,胸前用朱砂寫著“血債血償“四字。更駭人的是,她耳邊插著支鳳頭釵——與當年永寧公主遇刺時中的暗器一模一樣!
而在城樓最高處,戴著青銅面具的沈芷蘭正俯瞰這座沉睡的皇城。夜風揚起她染血的衣袂,腰間玉璽在月光下泛著冰冷的光澤。
“這只是開始。“她對著虛空輕語,仿佛說給某個也許尚在人間的人聽,“母親,您看著吧...“
遠處山林間,一只青鸞鳥發出清越的長鳴,振翅掠過血色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