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還沒亮,云苗村的茶山已經開始被晨霧包圍,山間空氣濕潤而清新,仿佛所有的生命在這一刻都獲得了新的開始。馬爺早早就已經站在茶道院的門口,目光深邃地望向遠處那片逐漸亮起的山脈。
他的店員,年約二十出頭的阿輝,穿著簡潔的灰色茶服,正在院中掃地,動作輕巧,眼神專注。阿輝的氣質清秀,做活干練,舉手投足間散發出一種若有所思的從容與機敏。盡管年紀輕輕,但他總是能處理好茶道院中繁雜的事務,與馬爺之間的默契讓人稱贊。
“馬爺,外面的茶山云霧正濃,今年的茶葉一定好。”阿輝抬頭看了一眼,微微一笑,眼神中透著不少期待。
馬爺輕輕嘆了口氣,目光望向遠方的茶山,似乎在回憶過去的歲月:“這茶山,不僅是大地留給我們的財富,也是我對這片土地的承諾。”他頓了頓,像是在自言自語,“最初來這里,我只是為了躲避過往的風風雨雨。可后來,我明白了,這不只是一片山水,更是一份報恩的契機。”他的眼神中閃過些許堅定,似乎在告訴阿輝,他在這里找到了新的使命。
阿輝靜靜聽著,眼中閃過幾分理解,他將掃把放下,恭敬地低頭:“您說的每一句話,都讓我深感敬佩。”他的聲音中帶著敬意,這是在向馬爺表達他對這位長輩的尊重。
馬爺深吸一口氣,指向遠處的茶山,“你看,這片山,層層疊疊的茶樹,它們看似渺小,但卻成就了這片大地的豐饒。我們所做的,不僅僅是以茶為媒,還是在這片土地上播撒一種心境,讓每個人都能看到茶的精神。”
馬爺的語氣逐漸低沉,帶著一種深入骨髓的情感。他轉身看向阿輝:“而你,就是我這個茶道院的第一根支柱。你不只是幫我做茶,你是幫我傳承一份責任。”
小輝默默點頭,他知道,自己不僅是一個茶道院的店員,他肩負著更重要的使命。
隨著馬爺茶道院的開業,云苗村逐漸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尤其是對茶道感興趣的文人和藝術家。張明宇作為“韶華書屋”的總設計師,受邀來參觀這家新開設的茶道院。然而,他的眼中卻并不全是贊美。
張明宇的指尖摩挲著茶杯邊緣,青瓷冰涼的觸感讓他想起三年前在杭州某茶館的遭遇——那位老板將百年龍井標價萬元,卻用香精茶糊弄游客。“馬爺,去年我在西湖邊見過'天價茶陷阱'。”他的聲音突然緊繃,“會員制會不會變成新的階級符號?”
馬爺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他的目光落在窗外朦朧的晨霧中,就像透過那層霧氣看見了過往的自己:“你覺得這是銅臭嗎?我知道你是個講究平等的人,可這世間,哪有絕對的平等?每個人的心境不同,品味不同,想要什么也不同。”他放下茶杯,語氣平靜卻有種不容置疑的堅定:“我們開設會員制,不是為了收錢,而是為了給真正懂茶、熱愛茶的人提供一個屬于他們的空間。你說的平等,在我看來,并非人人都能領悟到茶的真意。我們做的,是讓這些人更接近心靈的寧靜。”
張明宇沉默片刻,他看著馬爺那張充滿歲月痕跡的臉,突然覺得自己剛才的質疑有些多余。他輕聲說道:“原來如此。”他的眼神中透出一份理解和敬佩,“我明白了。”
許紅豆在茶道院內走來走去。紫檀茶則突然從指尖滑落,許紅豆恍惚看見陳南星拈著同一片茶則輕笑:“紅豆你看,這紋路多像我們大四那年淋過的雨。“舊日幻影在燭光里碎成光斑,她猛地攥緊茶則邊緣,直到掌紋印上那道熟悉的裂痕。
“馬爺,我有個小小的請求。”許紅豆終于開口,打破了茶道院內的寧靜。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眼神中透著對過去的懷念。
馬爺抬頭,看著她,微微一笑,眼神中透著幾分溫柔:“紅豆,什么事,盡管說。”
許紅豆低下頭,輕輕撫摸著桌上擺放著的清代點茶茶具,她的手指微微顫抖,似乎在觸摸著陳南星的靈魂。“我想復刻一下南星最喜歡的點茶儀式。她曾告訴我,點茶是最能撫慰內心的過程。那個過程不僅是喝茶,更是與茶相伴,與自心相伴的時間。”她的聲音中帶著幾分哽咽,仿佛在訴說著對陳南星的思念。
馬爺頓時安靜下來,他輕輕地點了點頭:“點茶,講究心境。你既然想要復刻陳南星的記憶,那我可以幫你,只是你要明白,記憶的背后,是一種遺憾。”他的聲音中帶著幾許深沉,似乎在提醒許紅豆,回憶雖然美好,但也有無法彌補的遺憾。
許紅豆默然不語,只是點了點頭,她的眼中閃過幾許堅定,就像在告訴自己,她愿意面對這些遺憾,只為了能再次感受陳南星的存在。
馬爺走向茶柜,取出了幾款上好的茶葉,細心地擺放在桌上,“陳南星選擇了這種茶,最好的心意,就是讓它在杯中漫開,讓每一滴茶水都浸透你的心。”
他一邊說,一邊示范點茶的步驟,許紅豆專注地看著每一個動作,心里像是有一股溫暖的波動。
傍晚,暴雨如期而至,狂風呼嘯,大雨如注,極像要將整個世界吞噬。而茶道院內,卻依舊燈火通明,燭光搖曳生姿。隨著雨水的拍打,茶道院的屋頂響起了輕微的滴答聲,像是天籟般的旋律,為這寧靜的空間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阿輝手里捧著一盞溫暖的茶燈,走進了靜室,周圍的空氣彌漫著草木的清香。他低頭擺放著茶器,突然,他注意到窗外的雨勢愈加兇猛,空中的風卷起了陣陣煙霧。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種堅定,好像在告訴自己,無論外面的世界多么喧囂,這里始終是心靈的避風港。
“今天晚上,可能會有更多人來。”他低聲對自己說,眼中帶著期待。他的聲音中透著自信,似乎已經準備好迎接這些尋求心靈寧靜的人。
果然,隨著網絡的推廣和媒體的報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茶道院。在這樣一個暴雨來臨的夜晚,茶道院成了許多尋求心靈寧靜的人的庇護所。馬爺的“燭光夜禪”活動正式開始。四周的香氛與燭光交織在一起,營造出一種宛如世外桃源的寧靜。
穿深灰風衣的男人蜷縮在角落,咳嗽聲混著茶香在梁柱間回蕩。他面前的白瓷杯始終未動,手指卻反復描摹著茶巾上的殘月圖案。阿輝添茶時瞥見那人袖口的血跡,像極了去年清明在茶山見過的朱砂泥。
暴雨肆虐的夜晚,謝之遙推開門,踏入茶道院,他的衣衫濕透,臉上滿是雨水和泥土的痕跡。他顯得有些疲憊,但眼神中卻透著一股堅定的力量。他環顧四周,茶道院內燈火通明,燭光搖曳,與外面的暴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馬爺,我來啦。”謝之遙的聲音略顯沙啞,但語氣中帶著欣慰。
他濕透的帆布包里滑出一卷圖紙,墨跡在雨水中暈染開菌絲狀的紋路。他抓起發皺的《茶菌共生培育方案》,指節因用力而發白:“省農科院評估過,每畝茶田能增收8000元。”
謝之遙點開手機里的協議掃描件,某生物科技公司的LOGO在屏幕上閃爍:“他們要求三年內供應500畝茶菌原料,但村里現在能用的...只有后山那87畝老茶田。“他的指甲無意識地摳著桌角蟲蛀的小洞,木屑簌簌落在股權分配圖上。
馬爺正在茶桌前整理茶具,聽到謝之遙的聲音,他抬頭看了一眼,微微點頭,眼神中透著贊許:“茶菌?你說的哪個?將來能帶來實際效益?”
謝之遙走到茶桌前,坐下,拿起一杯茶,輕輕抿了一口,就像在平復自己的情緒:“是的,這不僅是茶葉種植,更是一項全新的產業鏈。我已經和有關方面達成初步協議,茶菌市場前景廣闊。”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種期待,就像看到了云苗村未來的希望。
馬爺沉默了一會兒,放下手中的茶具,輕輕嘆了口氣:“‘老’謝,你做得很好。這片土地需要像你這樣有責任感的年輕人。”他的語氣中帶著欣慰。
謝之遙抬起頭,與馬爺對視,眼神中透著些許嬉戲和感激:“馬爺,謝謝您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讓這片土地變得更好。”
夜深,茶道院的燭光漸漸微弱。馬爺的房間里,桌上放著一條精致的茶巾,已經有些年頭,茶巾上刺繡著一片殘月圖案,柔和的線條勾畫出茶香四溢的圖景。
阿輝經過時,輕輕觸摸了那條茶巾,似乎有些恍若隔世的感覺。他抬頭看著馬爺,“這茶巾,似乎代表著什么重要的意義?”
馬爺沉默了片刻,緩緩說道:“這茶巾,象征著失落與希望的交織。它和我那位高人朋友有著某種巧妙的聯系。”
風起,青萍被卷離水面,在空中零落飄舞,似乎在為這寧靜的夜晚奏響一曲無聲的樂章。
茶道院的蠟燭亮起,每一盞燈光都像是一個祈愿,溫暖而明亮,指引著每一位茶客走向內心的寧靜。
窗外的風雨肆虐,雷聲轟鳴,閃電劃破夜空,但這一切并未影響到這片溫暖的世界。茶道院內外兩種截然不同的世界,仿佛交織成一幅靜謐而生動的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