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2:17分,臺燈光暈裹住生物筆記本。碳素筆尖懸在「心肌細胞」示意圖上方,林穗第9次描摹浦肯野纖維的網(wǎng)狀結構。窗外的樟樹影投在紙面,將心室壁切成碎片化的暗斑。
手機在震動第三下時被撈起。周硯白的信息懸浮在對話框頂端:【門衛(wèi)說保溫袋今早再取】,配圖是空蕩的收發(fā)室鐵架。林穗放大照片直到像素失真,終于在鐵架倒影里捕到半截白大褂衣角——他親自來送還的?
空調扇葉攪動濕熱的夜風,林穗翻身抓過床頭解剖圖譜。第203頁的心臟剖面圖上,她用熒光筆標出房室束走向,橙黃筆跡在黑暗里幽幽發(fā)亮。指尖撫過二尖瓣示意圖時,突然想起周硯白虎口的結痂。
那該是手術鉗磨出的傷口。
林穗赤腳踩上地板,涼意順著趾骨攀爬。書柜最底層的餅干盒裝著五年份的“標本“:周硯白棄用的鋼筆尖、沾著碘伏的棉簽、甚至解剖課用廢的乳膠手套。她掀開盒蓋,最新藏品是半截粉筆——昨夜畫的紐扣早已被清潔工沖刷殆盡。
手機突然炸響鬧鈴,02:30分的機械蜂鳴驚落盒中物件。乳膠手套飄出淡淡的福爾馬林味,林穗慌亂拾撿時,指尖觸到個冰涼的金屬物——是周硯白學生時代的胸牌,照片里的他穿著大一制服,耳骨釘在閃光燈下灼灼生輝。
胸牌背面用手術縫合線系著枚紐扣。林穗的瞳孔在黑暗里收縮,這是白大褂的第二顆!脫線的銀絲在月光下流轉,她突然意識到這不是普通縫線——金屬絲表面刻著微雕文字,需要放大鏡才能辨讀。
書桌抽屜里的考古用放大鏡染著銅綠,林穗顫抖著對準紐扣孔。金屬絲上的刻痕逐漸清晰,是組微縮坐標:【N32°03′22.9″E118°46′45.7″】。地理課上用過的定位軟件自動彈跳,紅點閃爍在七十公里外的紫金山天文臺舊址。
防盜鏈忽然輕響。林穗攥緊紐扣撲向窗邊,周硯白的窗簾罕見地敞開著。望遠鏡鏡頭反射著冷月,他正倚在露臺欄桿抽煙,火星明滅間照亮左手捏著的紙頁——被撕碎的解剖圖?不,那泛黃的紙緣分明是...
林穗的胃部猛然抽搐。那是她初三時遺失的速寫本扉頁,畫著戴金絲眼鏡的海馬體神經(jīng)元。此刻殘頁正在周硯白指間焚燒,灰燼墜向樓下叢生的南天竹。
手機再次震動,周硯白更新了朋友圈。夜空照片配文【獵戶座流星雨峰值將至】,林穗?yún)s注意到他望遠鏡支架上卡著半張?zhí)羌垺『删G包裝正是她上周塞進他信箱的進口喉糖。
月光偏移角度時,林穗看清他耳骨上新穿的銀環(huán)。與鎖骨下方的同款穿刺點連成直線,恰似浦肯野纖維在心臟表面延展的軌跡。她將紐扣含進口腔,金屬絲劃過舌面的刺痛感,像某種隱秘的應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