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電瞬間,林穗的電子表藍光映出周硯白后退半步的身影。他手中的手電筒迅速轉向天花板,在校醫(yī)室墻面投出巨大的光暈,刻意維持的安全距離精確如手術室的無菌區(qū)劃。
“站在原地別動。“周硯白的聲音混著藥瓶輕碰聲,“你右后方第三層有破碎的安瓿瓶。“
林穗攥緊書包帶,潮濕的制服襯衫貼在后背。她謊稱痛經(jīng)的真實目的在黑暗里無所遁形——周硯白代班校醫(yī)的排班表夾在她生物書第203頁,折痕精確對應他值班日期。
手電筒光柱掃過她腳踝時,周硯白突然停頓:“左腳挪開五公分。“
林穗低頭,發(fā)現(xiàn)拖鞋邊緣粘著陶瓷碎片。兩小時前為制造偶遇,她踢碎了連廊花盆,此刻細小的傷口正滲出朱槿花汁般的血珠。
“用這個。“一卷彈力繃帶劃過拋物線落在問診床,周硯白依然站在三米外的藥品柜前,“自行包扎后從西門離開,電路修復需要47分鐘。“
林穗的指甲掐進繃帶包裝。這和她計算的不同,上周王菲菲扭傷時,他明明親手替對方冰敷了二十分鐘。撕開敷料的手指突然顫抖,生理鹽水棉球滾落床底。
黑暗中響起克制的嘆息。周硯白打開醫(yī)用頭燈,但將光源對準墻壁,讓漫反射的冷光成為唯一照明。他推來器械車,上面整齊碼放著自助包扎工具:“從止血棉到彈性繃帶,按順序使用。“
林穗在昏暗中摸索碘伏瓶,突然發(fā)現(xiàn)每個物品的擺放角度都便于左手取用——他記得她是左利手。當她第三次撕錯敷貼尺寸時,周硯白的聲音從陰影里滲出:“黃色包裝用于淺表創(chuàng)面。“
“為什么不當面指導?“林穗故意打翻紗布卷。
“校醫(yī)守則第14條。“周硯白敲亮手機屏幕,備忘錄頁面顯示著《師生獨處守則》,“男性醫(yī)務人員與未成年患者獨處時,需保持1.5米以上距離并全程錄音。“
林穗瞥見他屏幕上跳動的錄音紅點,胃部猛然抽搐。原來他后退的每一步都是精密計算,連呼吸頻率都控制在專業(yè)范疇內(nèi)。她扯斷繃帶尾端,突然注意到器械車底層露出一角薄荷綠糖紙——正是她上周塞進他信箱的同款喉糖。
供電恢復的剎那,周硯白已站在走廊接聽急診電話。林穗的校牌旁多出枚不銹鋼止血鉗,夾著張便簽:「清創(chuàng)步驟不規(guī)范,明晚八點器械室補課」。窗臺積水映出她上揚的嘴角,雨滴正將“明晚“二字暈染成曖昧的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