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寧站在心理學大樓的玻璃門前,深吸了一口氣。她的倒影在玻璃上顯得模糊不清,就像她此刻的心情。周明遠教授的郵件還亮在她的手機屏幕上——“關于幻聽心理降解研究的參與者招募“。
“簡寧?“一個溫和的男聲從身后傳來。
她轉身,看見周明遠教授站在那里,白大褂下是熨燙平整的淺藍色襯衫,金絲眼鏡后的眼睛帶著學術人特有的銳利和熱情。他比系里其他教授年輕許多,四十出頭就已經在《自然-人類行為》上發表過三篇論文。
“教授好。“簡寧微微點頭,手指不自覺地絞在一起。作為心理學研究生二年級學生,能被周教授親自邀請參與實驗,既是榮幸也是壓力。
“進來吧,我帶你看一下實驗室。“周明遠刷卡打開門禁,示意她跟上。
實驗室比簡寧想象中更現代化。純白的墻壁上掛著幾幅抽象畫,中央是一張看起來像牙科診所的躺椅,旁邊擺放著各種監測設備。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個銀色頭盔,上面布滿了細小的電極。
“這就是我們用來監測腦部活動的設備,“周明遠注意到她的目光,“完全無創,你只需要放松就好。“
簡寧走近觀察,頭盔內部有柔軟的襯墊,看起來確實不會造成不適。“教授,我在郵件里看到這是關于幻聽的研究?“
“準確地說,是幻聽的心理降解過程。“周明遠調整了一下設備參數,“你知道,精神分裂癥患者常伴有幻聽癥狀,而我們的研究發現,某些特定頻率的聲波可以加速大腦對這類虛幻感知的'降解',也就是讓患者逐漸意識到這些聲音并非真實存在。“
簡寧點點頭,這正是她論文研究的方向。“所以需要健康受試者作為對照組?“
“聰明。“周明遠微笑,“我們會先在你的聽覺皮層植入一個微弱的幻聽信號,然后觀察你的大腦如何識別并排斥這個虛假信息。整個過程大約兩周,每天一小時。“
簡寧猶豫了一下。作為心理學學生,她知道這類實驗通常安全可控,但“植入幻聽“這個詞還是讓她感到一絲不安。
“有副作用嗎?“
“最多就像做了一個逼真的夢。“周明遠遞給她一份知情同意書,“當然,你可以隨時退出。報酬是每天200元,如果完成全部實驗,額外有2000元獎金。“
簡寧快速瀏覽著文件。她確實需要這筆錢——下學期的學費還沒著落,而且實驗數據對她的論文會有極大幫助。她簽下名字,感覺筆尖在紙上留下輕微的凹痕。
“太好了。“周明遠收起文件,“明天下午三點,我們開始第一次實驗。記得前一晚保證充足睡眠。“
離開實驗室時,簡寧注意到走廊盡頭有個瘦削的女孩正盯著她。女孩有著不健康的蒼白膚色和深陷的眼窩,當她們目光相遇時,女孩迅速轉身離開了。簡寧皺了皺眉,但很快把這件事拋在腦后。
第二天,簡寧準時出現在實驗室。周明遠已經準備好了所有設備。
“躺下吧,“他指著那張椅子,“第一次可能有點奇怪,但很快就會適應。“
簡寧躺下后,周明遠為她戴上那個銀色頭盔。電極接觸頭皮的感覺冰涼而陌生,像是無數只小蟲在爬行。
“我會先播放一些白噪音,“周明遠的聲音從遠處傳來,“然后逐漸引入特定頻率的聲波。你只需要放松,告訴我你聽到什么。“
簡寧閉上眼睛。起初只有沙沙的白噪音,像老式電視的空白頻道。漸漸地,她注意到噪音中似乎夾雜著什么——一個模糊的聲音,像是有人在水下說話。
“我聽到...好像有說話聲,“簡寧不確定地說,“但聽不清內容。“
“很好,“周明遠的聲音聽起來很滿意,“這是正常反應。繼續專注那個聲音。“
簡寧努力集中注意力。水下的聲音漸漸清晰起來,是一個女性的聲音,年輕但疲憊。
“...不要相信他...“
簡寧猛地睜開眼睛。“什么?“
“怎么了?“周明遠停下設備。
“我聽到一個女聲說'不要相信他'。“簡寧感到一陣莫名的寒意,“這是預設的錄音嗎?“
周明遠的表情閃過一絲驚訝,但很快恢復平靜。“實驗效果比預期更好。這說明你的大腦對聲音模擬反應敏感,對研究很有價值。“
他記錄了一些數據,“今天就到這里。回去后記下任何異常聽覺體驗,明天帶來討論。“
簡寧離開時,那個聲音的余韻仍在耳邊縈繞。它太真實了,不像電子合成的聲音,而像一個真實存在的人在耳邊低語。
當晚,簡寧在公寓里整理實驗筆記。窗外雨聲淅瀝,她泡了杯茶,試圖讓自己放松。正當她準備睡覺時,那個聲音又出現了。
“...他在騙你...“
簡寧手一抖,茶杯摔在地上粉碎。聲音不是來自外部,而是直接在她腦海中響起,清晰得令人毛骨悚然。
“誰在那里?“她顫抖著問道,隨即意識到自己的愚蠢——幻聽怎么可能回答?
但令她血液凝固的是,那個聲音真的回應了。
“我是艾琳,“聲音帶著悲傷的共鳴,“別繼續實驗了,簡寧。趁還能回頭...“
簡寧沖向浴室,用冷水沖洗發燙的臉。鏡中的自己面色慘白,眼睛布滿血絲。她深呼吸幾次,聲音沒有再出現。
“只是實驗的副作用,“她對自己說,“明天告訴教授就好了。“
但當她躺回床上,一個可怕的念頭揮之不去——那個自稱艾琳的聲音,怎么知道她的名字?
第二天,簡寧提前半小時到達實驗室,決心問個清楚。周明遠正在整理設備,看到她時露出專業的微笑。
“簡寧,你來得正好。昨天的數據很有——“
“教授,“簡寧打斷他,“實驗結束后我繼續聽到那個聲音。它自稱艾琳,還知道我的名字。這正常嗎?“
周明遠的笑容僵住了。他放下手中的平板,示意簡寧坐下。“詳細告訴我發生了什么。“
簡寧描述了昨晚的經歷,注意到教授的手指在膝蓋上輕微敲擊,這是他思考時的習慣動作。
“有趣,“周明遠最終說,“非常有趣。這實際上是個好現象。“
“好現象?“簡寧難以置信地問。
“說明你的大腦正在積極處理這個植入的聲音信號,甚至為它構建了身份。這遠超我們的預期。“周明遠的眼睛閃爍著興奮的光芒,“簡寧,你可能為研究提供了突破性數據。“
簡寧不確定是否該感到安慰。教授的解釋合乎邏輯,但那個聲音的真實感仍令她不安。
“我們今天調整一下參數,“周明遠繼續說,“看看能否引導這個'艾琳'人格更清晰地表達。你愿意繼續嗎?“
簡寧猶豫了。獎金和論文數據很誘人,但昨晚的經歷確實嚇到她了。就在她準備回答時,那個聲音突然在腦海中炸響:
“他在撒謊!問問他艾琳·陳是誰!“
簡寧猛地站起來,打翻了旁邊的水杯。“你聽到了嗎?“她顫抖著問周明遠。
“聽到什么?“教授一臉困惑。
“她剛剛說話了!她讓我問你艾琳·陳是誰!“簡寧的聲音近乎尖叫。
周明遠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他摘下眼鏡,慢慢擦拭鏡片,這個動作明顯是在爭取思考時間。
“我不知道你在說什么,“他最終說道,聲音異常平靜,“可能是實驗引起的短暫精神壓力。我建議今天暫停,你回去休息一下。“
簡寧盯著他,突然意識到一個可怕的事實:周明遠在撒謊。關于艾琳·陳,他一定知道些什么。
“好的,“她勉強同意,“我想我需要休息。“
離開實驗室時,簡寧下定決心要找出真相。如果周明遠不肯告訴她艾琳·陳是誰,她就自己調查。
回到研究生宿舍,簡寧打開筆記本電腦,開始搜索“艾琳·陳“和大學的名字。幾分鐘后,一則去年的校園新聞引起了她的注意:《心理學系研究生意外墜樓,調查排除他殺可能》。
新聞配圖中,那個瘦削蒼白的女孩正是她在走廊里見過的那個。報道稱,艾琳·陳是周明遠教授指導的博士生,在實驗室熬夜工作時不幸從心理學大樓七層墜落身亡。
簡寧的血液仿佛凝固了。她繼續搜索,在一個學術論壇上找到一篇匿名帖子,聲稱艾琳死前幾周行為異常,常對朋友說“聽到聲音“,并懷疑“教授在實驗里做了手腳“。
窗外,一道閃電劃破夜空,照亮了簡寧慘白的臉。雷聲轟鳴中,那個聲音再次響起,這次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清晰:
“現在你明白了,簡寧。我不是幻聽。我是艾琳·陳——上一個被他實驗害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