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節的老宅泛著潮濕的木香。林小刀蹲在東墻根,指尖摩挲著磚縫里露出的一角黃紙。雨滴順著瓦檐滴落,在她腳邊積成小小的水洼。
“果然有東西...“
她小心翼翼地用發卡挑出那張脆弱的紙片。泛黃的紙張上,“1975-1979楊柳村知青名錄“幾個字依稀可辨,宋遠航的名字被紅筆圈出,旁邊畫著個小小的問號。
“小刀!“王秀芬的聲音從廚房傳來,“來幫我嘗嘗湯的咸淡。“
林小刀迅速將紙片塞進手機殼,轉身時看見母親站在灶臺前,蒸汽模糊了她的眼鏡片。砂鍋里的蓮藕排骨湯咕嘟作響,就像她此刻忐忑的心跳。
“媽,咱家老宅以前...“
“是你姥爺教書時的宿舍。“王秀芬攪動著湯勺,“那會兒村里沒中學,孩子們都在祠堂上課。“她突然咳嗽起來,勺柄在鍋沿敲出清脆的聲響。
林小刀注意到母親左手無名指上的戒痕——她從未見母親戴過婚戒。
**意外的訪客**
院門吱呀一聲被推開。張大媽挎著菜籃子進來,紫紅色的頭發上別著枚褪色的團徽。
“小刀啊,“她笑瞇瞇地遞來一捆青菜,“聽說你在找老知青的資料?“
林小刀后背一涼:“您怎么...“
“你舅昨天問我要過村志。“張大媽從籃底摸出本泛黃的冊子,“正好找到這個。“
《楊柳村志·文教篇》的借閱記錄上,1979年12月那欄赫然寫著宋遠航的名字,借閱書目是《紅樓夢》和《稀土礦物圖譜》。
“稀土?“林小刀心頭一跳。
張大媽突然壓低聲音:“你生母林紅梅當年是縣里的技術員,專門研究這個。“
廚房傳來瓷碗碎裂的聲響。王秀芬蹲在地上收拾碎片,鏡片反射著晦暗的光:“張姐記錯了,紅梅是紅星中學的老師。“
**老校工的暗示**
紅星中學廢棄的操場長滿蒲公英。林小刀找到看門的老周時,他正在修剪冬青樹。
“林老師?“老周推了推老花鏡,“她女兒不是在省城當醫生嗎?“
“什么?“林小刀差點摔了手中的相冊。
老周指著1983屆畢業照:“林老師調去省稀土研究所前,把閨女托付給她妹妹了。“他的手指停在照片邊緣——年輕的王秀芬抱著嬰兒站在樹蔭下。
林小刀的呼吸凝滯了。照片背面寫著“小刀百日留念“,日期是1983年8月20日。而報紙上林紅梅“失蹤“的報道,刊登于8月21日。
**母親的秘密**
閣樓的樟木箱鎖著一整個時代。林小刀用發卡撬開銅鎖,里面整齊碼放著三本日記。最上面那本扉頁寫著:“給小妹秀芬——紅梅1983.5.10“。
「5月15日
遠航的采訪筆記被盯上了。組織安排我們分開轉移,孩子托付給你。
記住:真相關鍵在《紅樓夢》第五回缺頁處。
永遠愛你的姐姐」
日記本里夾著張車票:1983年5月16日,楊柳村至蘭州,硬座。
樓下突然傳來爭吵聲。林小刀從閣樓縫隙看見父親拽著母親的胳膊,手里拿著張泛黃的報紙——頭版照片里,正在領獎的林紅梅無名指上,戴著和王秀芬同樣的銀戒。
“三十年了,你還要瞞到什么時候?“父親的聲音發顫,“小刀有權知道她有兩個母親!“
**缺失的拼圖**
夜雨敲打著窗欞。林小刀坐在書桌前,將生母的日記、畢業照和借書記錄平鋪開來。手機亮起,舅舅發來條訊息:
“查到了,宋遠航1983年調往西北某研究所,現退休住在LZ市。“
她翻開那本缺頁的《紅樓夢》,發現裝訂線處殘留著半片紙屑。對著臺燈細看,上面印著模糊的表格標題:“稀土樣品編號RH-13“。
窗外,雨幕中隱約傳來摩托引擎聲。林小刀抬眼望去,父親正冒雨歸來,懷里緊緊抱著個沾滿泥水的公文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