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記時竹片上,寫下“正”字第二筆劃“|”之后。
李宇又是和狩獵隊走了一天的路,才回到了部落的居住地。
老首領這次選擇把所有新鮮的獵物都放在山洞,把前天的獵物全部拿出來吃掉。
李宇忽然想到,在現代的時候,還有老人會這樣做。
因為天氣熱食物放不久,所以他們都是把新鮮的放著,吃已經不新鮮的東西。
李宇看到他們這樣,有些心疼那些肉。經常吃變質的食物,會容易生病。
李宇就把熏肉的做法,告訴了老首領。
只要把水分用煙熏干,肉類的保質期就會變長。加了鹽之后,保質期會更長。
如果鹽分足夠多,肉又足夠干,甚至可以放1-5年。
狩獵隊長告訴老首領,他們見過李宇在水塘邊,用燒潮濕的樹枝和新鮮葉片的煙來熏魚。
老首領也是吃過煮熏魚的,知道李宇在熏魚之前涂抹上了細鹽。
李宇又將她煮鹽的方法告訴了他們。
雖然他們會煮鹽之后,就不需要和李宇換細鹽了,但李宇還有陶器可以與他們交換。
李宇愿意把熏肉和煮鹽的方法告訴他們,主要也是因為覺得他們幫了自己很多。
而且自己煮鹽實在是很累,如果部落的煮鹽足夠,李宇還可以用陶器與他們交換細鹽。
再加上他們是愛好和平,尊敬老人,又很愛護孩子的部落。李宇對這個部落很有好感。
第二天一早,李宇給“正”寫完第三筆,就開始給部落人示范,怎么煮鹽和熏肉。
教完煮鹽和熏肉,又是半天時間過去。
老首領得到了熏肉和煮鹽的方法之后很高興。就讓李宇一定要跟他們采集隊出去看看。
一開始李宇還在心里想著,“是不是他們的采集隊發現了好吃的果樹。所以要帶自己去看看。”
畢竟之前狩獵隊長告訴老首領,李宇跟著他們走那么遠去狩獵山(青果山),就是為了摘果子。
但等她跟著采集隊,走到了一片芋頭地后,才知道自己想錯了。
芋頭地的周圍用石頭圍了起來,且芋頭一簇一簇的葉子中間,空隙比較均勻(雖然空隙里長滿了雜草)。
只看芋頭葉子,是有排列痕跡的。這明顯就是他們自己種植的。
沒想到這個原始部落,已經有了種植技術。
李宇之前,只知道人類吃芋頭的歷史有一兩萬年。
但卻不知道,人類還在原始部落時期,就已經開始種植芋頭了。
雖然他們的芋頭地里長了許多雜草。只看葉子,野草比芋頭葉更多,有些野草甚至比芋頭葉還高。看來平時并沒有人來給地里除草。
采集隊還是每天采集各種野菜野果之類的,而肉食主要還是靠狩獵隊。
畢竟最原始的種植,就是為了方便采集。
有些可以吃的植物生長在比較遠的地方。
為了不用跑很遠的地方去采集,才想到將種子埋到部落附近的地里,等成熟的季節了,就可以在離家不遠的地方采集。
這個部落的狩獵隊比較厲害,他們好像也不缺肉吃。
種植芋頭,可能還是因為烤熟了的芋頭口感綿軟,更適合老人和小孩。
而烤肉和野菜野果,對于牙齒不那么好的老人,以及剛開始吃輔食的幼兒來說比較困難。
芋頭的種植時間,分春季和秋季。
看他們地里的芋頭,明顯是春季種的。
此時才是夏季,他們就開始收獲,說明他們種植的這種芋頭,屬于比較早熟的品種。
李宇心想:“如果自己種這個芋頭,那肯定是要一年兩季的種。”
采集隊長開始教李宇怎么種植芋頭:
她先選了一小塊較為平整的地,和采集隊的人一起,把地的周圍用石頭圈起來。
然后又撿了些干草枯葉,平整的鋪在上面。
采集隊長就開始鉆木取火。她用的鉆木取火方法不是最原始的手搓。
而是用一根樹枝,頂端捆上草繩,草繩纏繞在樹枝上,底下削尖。用手同時拉動兩邊的草繩,就讓樹枝快速旋轉起來。
跟李宇自制的鉆木取火工具相比,就少了一個小竹片,和固定在小竹片下的石頭。
采集隊長用火將平鋪在地上的干草枯葉點燃。等全部燒成灰之后,再用樹枝在地上整齊的戳上幾個洞。
每個洞里放上一個芋頭,把洞口埋上。
最后用竹筒給每個洞口淋一點水。就結束了。
“就這樣簡單,等過幾個月就可以收獲了。”采集隊長這樣告訴李宇。
李宇看他們忙碌了半天,結果是刀耕火種。
李宇心里想著:“真是原始的種植啊,都不需要開溝深,不需要給芋頭催芽。
甚至也不需要給地里拔草,更別說澆水施肥這些了。
只需要最開始的時候燒點草木灰,剛埋進土里的時候淋點水就行。”
李宇覺得這種方法雖然收獲靠天意,但其實很適合自己,畢竟自己在現代也不會種地。
在家里種盆栽,也是種什么死什么。
看網上說的最好養活的,綠蘿和仙人掌仙人球,這些李宇都養死過。
怕收成不好的話,可以多種一些土地。以勤補拙,以量取勝,薄利多銷?畢竟現在地廣人稀。
再加上這里氣候是經常連續幾天晚上下雨白天放晴的,就算不用管,地里應該也能長得不錯。
之前李宇心里稱呼這個部落為與她交易的原始部落,但是現在李宇想叫他們“植芋部落”。
雖然李宇目前,只與這一個部落有交集。但達娃的記憶告訴她,這里有很多部落。
別的部落也有采集狩獵,這個部落還有“種植芋頭”這個特產。
回到植芋部落后,又是黃昏了,部落里的人已經做好了晚飯。
李宇給記時竹片的“正”字填上第四筆后,狩獵隊送李宇走到小水塘。
到小水塘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了,狩獵隊準備留在水塘邊過夜。
李宇從小水塘走到竹院,至少要兩個小時,而植芋部落走到小水塘要六個小時。
下午開始從小水塘出發,李宇到家是黃昏時候。
進了竹院后,李宇先是把裝了不少芋頭的背簍放進工作竹棚里,然后才回了吊腳竹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