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蘭和海氏已經來到墨蘭跟前,墨蘭忙坐直身子,就要向她們行禮。
“使不得,使不得,妹妹照顧身子要緊!”兩人連忙勸說,接著圍著墨蘭問些家長里短。
明蘭是個有心計的人,仔細觀察了一番來道賀的女眷,發現除了墨蘭的妯娌和盛家女卷,來的基本都是實權派。
有大理寺的,有禁軍的,有兵馬司的,有開封府的,再加上六部堂官,連齊國公府和寧遠侯府也都派了人。
平寧郡主身份貴重,又是長輩,自然不便前來,派了貼身陪房徐嬤嬤道喜。
寧遠侯府則非同小可,來的居然是侯夫人邵氏。
此外還有許多文官家眷,大多和海氏認識,彼此互相點頭。
梁家后院的堂屋雖然寬敞,但來了這許多人,一時間顯得有些擁擠。
明蘭不由佩服墨蘭的社交圈,也暗暗為如蘭嘆氣:“還以為這是盛家呢,四姐姐早就不比從前了,你居然還想她先和你打招呼?”
這最中心的位置,是留給大娘子王若弗的,只不過她最近心情不好,只是勉強維持笑意,問候了墨蘭幾句,轉頭又和別人說話去了。
雖然沒人安排位置,但除了盛家人不受約束外,其他女眷都很默契地按照相公官職大小,分好了里外次序。
突然外面傳來婆子的聲音:“太太來了!”
墨蘭忙坐直身子,雙手交疊壓在腰側,在床榻上向婆母行了禮。
吳大娘子忙笑著按下,然后迫不及待要水浣手,這才從乳母手里接過孩子。
她愛惜地抱著哄了哄,然后對墨蘭道:“我帶仲哥兒去洗三禮,再給你好好送回來。”
梁家下一輩男丁,從的是“亻”字,因此永昌侯給孩子起名梁仲,如今都已經仲哥兒仲哥兒地叫上了。
墨蘭倚在枕上,臉上還有些蒼白,她看了看婆母手上沒有戒指,指甲也剪短了,面上都沒有抹脂粉,素著一張臉,正抱著孩子珍愛的不得了。
“母親帶著,兒媳有什么不放心呢?兒媳身體弱,這回生孩子很是疲累,母親若喜歡,滿月前將仲哥兒養在您房里也好。”
吳大娘子聽得歡喜,又不敢相信,忙問道:“你真舍得?”
墨蘭一臉溫柔:“六郎不在,兒媳年輕沒有又經驗,但也不愿意委屈了孩子。母親若是愿意搭把手,兒媳自然是只有感激的。”
她這個孩子可是磨人的,別看個子不大,但哭起來可響了,她隔著屋子都能被吵的睡不著。
吳大娘子抱著孫子輕輕搖晃,口中道:“你放心,孩子交給我就是了。老二、老四、老六,哪個不是我親自看大的?”
懷里的嬰兒發出輕微的“哼唧”聲,吳大娘子忙輕輕拍哄著。
旁觀眾人都目瞪口呆,不明白墨蘭這是什么操作?
但到底牽扯一個“孝”字,她們也不好開口。
等吳大娘子抱了孩子,帶著眾女眷出門,只留盛家人說私房話。
華蘭一臉沉痛:“你糊涂啊!沒經驗不會帶,那么多乳娘在,她們還沒經驗嗎?你這孩子一送,哪里是好要回來的?”
當初華蘭生產,婆母借口看孩子,就把實哥兒抱走了,華蘭是費了好大力氣,才把孩子要回來!
墨蘭卻不在意,先看了一眼明蘭,然后看了看華蘭和大娘子等人。
一臉滿足的說:“長輩緣可不是想有就能有的,我小時候想去伺候祖母,還沒這個服氣呢!難得仲哥兒招祖母喜歡,我當母親也為他歡喜!”
墨蘭做這個決定,也是深思熟慮過得:婆母吳大娘子,確實是個難得的爽利人,她讓人洗手再抱孩子,不愿意孩子同抹胭脂粉人多接觸。
其他人都說她矯情,把孩子養的嬌氣,但吳大娘子覺得對孩子好,就很快接受并且照做了。
這一點實在難得,將孩子送給這樣的長輩,她自然放心。
再有就是為長遠計,林噙霜當年想讓盛老太太養墨蘭,是惦記她的私房,墨蘭現在也是如此。
永昌侯府雖富貴,但家中資源有限,永昌侯可以讓他六個兒子一生富貴闊綽,卻不一定能給每一個孫子,也過上這錦衣玉食的神仙日子。
兄弟宗親那么多,日后公中的東西分起來都不愿吃虧,最終只能按規矩和定例分配。
便有天大的能耐,也沒法在眾狼口中搶下食來。
但吳大娘子的私房,卻是愛給誰就給誰,吳大娘子陪嫁不少,梁家不用她貼補嫁妝。
她執掌中饋多年,私房只會增不會減,再加上她多年經營馬球會,給人牽媒拉線,人脈錢財只會更豐富。
她最喜歡的兒子是梁晗,若再加個她從小帶大的孫子,那本就偏的心將來只會更偏。
墨蘭真心覺得:孩子留在自己這個母親身邊,日后不過是守著份例,但養在吳大娘子那邊,生活標準肯定比她這強,日后便是梁晗這個親爹,也不能隨便教訓。
她想的很明白,不糊涂,只不過她總用光明正大的理由,給自己的私心打掩護。
PS:感覺劇情這么設計,還算邏輯通順,不知讀者怎么看?
本書所有人物都沒有上帝視覺,大家都是自己摸索,每個人都是從自己角度考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