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林時安十三歲那年,初隨父進京述職。
彼時的林將軍風頭正盛,春闈放榜之日,朝堂百官齊聚聽榜,林將軍被邀入宴,而林時安年幼,被安置于仁和寺后院暫歇。
她性子孤冷,自幼不喜拘束,趁人不注意便獨自溜了出去,誤闖入藏書閣,打擾了一名正在抄錄古卷的少年。
少年當時不過十五六歲,一襲青衫,坐于案前,鬢發微散,正以極穩的筆法謄寫策論。他聽見動靜抬頭,一眼便見那少女站在門口,臉蛋凍得通紅,卻仍倔強地挺著背。
“你是誰?”他問,聲音清潤如笛。
林時安沉默片刻:“我迷路了。”
那日京中寒雪未融,少年將她領進屋中,倒了碗熱茶,喚人來引她離開。臨別時,她記住了他的名字——沈宴,沈家的庶子,卻是新科探花,才名遠揚。
而他也記住了她。
世事變幻,唯有當年那杯熱茶與雪夜相識的溫度,從未消散。
誰知不久之后,兩人重逢于朝堂之上,一個是北疆將女,戎裝披雪;一個是朝中新貴,青衣如昔。
他不厭其煩地教她識字,即使分隔兩地,依舊借著教書之名書信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