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嶺山的清晨,總是比別處更慢一點醒。
霧像是纏著山腰不肯散的舊夢,等天徹底亮了,它才懶洋洋地飄開,露出那道通往祖廟的小石梯。
蘇染站在廟前,抬頭望了望那塊老舊的“云嶺廟”木匾。
三個字已經被風吹日曬得發白,但筆勢依然蒼勁有力。她記得,這是爺爺年輕時親手題的。
她深吸口氣,推開廟門。
晨光從破碎的瓦片縫隙里漏進來,在祖像前落下一道斑駁的光影。
祖像還是昨天那個模樣,閉目、端坐,額心的裂痕像是一道微不可察的溝壑,將舊時代與新時代一分為二。
蘇染不自覺地又伸出手去,指尖剛碰到那裂痕——
一股熟悉的嗡鳴再次涌來。
這一次,不再只是輕輕的風聲,而是一段清晰得近乎低語的男聲,在她腦海深處響起:
“山未醒,民忘根。你愿,傳之否?”
【系統提示:文明守護協議檢測到激活條件】
【匹配宿主:蘇染|傳承節點同步中……】
她猛地收手,踉蹌后退一步,撞在了廟門上,驚得香爐都震出一聲響。
“誰?是誰在說話?”
她環顧四周,廟里空無一人,只有香灰慢慢落下。
聲音沒再出現。
她垂眼看向自己掌心——竟有一點溫熱。
那不是神明的熱度,而是某種即將點燃的火種。
?
爺爺聽完她的夢和神像低語的事,只是沉默地抽了一口旱煙。
“小時候你說山里有靈,大人們都笑你,只有我信你。”他說,“這事,我還是信。”
蘇染一時哽住。
“可現在的年輕人信什么神吶?連‘傳承’兩個字都覺得太沉重。”爺爺搖搖頭,“那尊舊像沒塌,是人心先散了。”
蘇染握著茶杯,心頭微動:“那就從我開始,把人心一點點拾回來。”
?
午后,她走進了寨子里一間早年荒廢的小學教室。
這原本是鄉里唯一的學堂,現在成了堆柴火和廢舊農具的地方。
她繞過滿地落葉,在墻角翻出一個泛黃的木箱。打開,是一些破舊的圖騰布、染料瓶和斷了針頭的刺繡工具。
那一刻,她仿佛聽見了自己兒時的笑聲——在課堂上,奶奶手把手教她繡苗繡,每一個針腳都像是給山畫眉眼。
她將那塊尚且完整的刺繡鋪平,細看之下,竟與廟中舊像胸前的圖騰極為相似。
這不是巧合。
廟中舊像上殘存的殘存圖紋,是失傳多年的“回紋神繡”。
這門繡法,早在她奶奶那一代就已經沒人會了。沒人記錄、沒人繼承、沒人傳播。
蘇染輕輕撫過那些圖案,像是在碰一位沉睡多年的老朋友。
這就是她的答案。
她要做的,不只是修廟、修村,更是修那被遺忘的根。
?
傍晚時分,她帶著布料、圖騰、草圖,興沖沖跑去找村長趙叔,說自己打算啟動一個“非遺技藝振興計劃”。
趙叔卻連連擺手:“蘇染啊,你這想法是好,可你看看現在誰還聽這些?山上沒信號,村里人種田都顧不上,誰有空學繡花?”
“可以開直播。”蘇染說,“我認識幾個做鄉村非遺文創的博主,可以借他們的號先推廣……我們不一定馬上賺錢,但能先做出點響聲。”
趙叔臉色卻沉了下來:“染染,實話跟你說吧,鄉里明年可能會合并我們村和對面幾個村,到時候這地名都可能換,你現在搞這個,沒人敢跟你站隊。”
蘇染一時怔住。
“還有啊,”他頓了頓,聲音壓低,“老蘇家地界后頭那片山,現在歸了林業那邊。你修祖廟這事,別太張揚,外人看著會誤會。”
她沉默片刻,點點頭:“我明白。”
可心里卻像被什么壓住了——不是不想做,而是想做卻舉步維艱。
?
夜里,她站在祖廟前,抱著那塊回紋繡,靜靜坐著。
月光淡得像打濕的宣紙,星光稀薄。
“你還記得我嗎?”她輕聲問山像,“小時候我許愿走出去,現在我想回來——不是回來過日子,而是回來救這座村子。”
她沒指望得到回應。
可就在她起身時,廟外的風忽然停了,香爐里燃盡的香灰驟然一顫,像是被什么無形的手撥動。
她抬眼,雕像仍舊端坐,可那閉著的雙眼……好像動了一下。
只是眨眼之間,她又不確定了。
不過她知道,有什么,已經開始蘇醒了。
而她,要喚醒的不只是傳承,還有整座山——和山下的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