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夏的外貿訂單成功發貨后,工廠的生意愈發紅火,她也在村里的創業圈中嶄露頭角。然而,樹大招風,她的成功引來了一些人的嫉妒,其中就包括居委會的李彩鳳。李彩鳳一直對林小夏家的“折騰”看不順眼,覺得他們家的生意透著股“資本主義”的味道。
一天,李彩鳳偶然得知林小夏家倉庫里存放著一些從香港流入的布料,這可是個“大把柄”。在她的認知里,私藏港產布料就是典型的“資本主義尾巴”。于是,她毫不猶豫地向工商局舉報了林小夏家。
沒過多久,工商局的工作人員就來到了林小夏家的工廠。他們一臉嚴肅,要求清查倉庫,查看所有布料的來源與用途。林小夏的父母得知消息后,嚇得臉色蒼白。父親林建國聲音顫抖地說:“小夏,這可怎么辦?咱會不會被當成投機倒把分子抓起來啊?”母親王秀英更是急得直掉眼淚。
林小夏雖然內心也十分緊張,但她努力讓自己保持冷靜。她一邊安撫父母,一邊陪著工商局的工作人員來到倉庫。倉庫里,那些色彩鮮艷、質地優良的港產布料格外顯眼。工作人員看到這些布料后,眉頭皺得更緊了,其中一位負責人嚴厲地說:“這些布料是怎么回事?你們知道私自買賣、使用港產布料是違反規定的嗎?”
面對質問,林小夏深吸一口氣,鎮定地回答:“同志,這些布料確實是從香港來的,但我們并沒有私自買賣。我們一直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這些布料是用于我們與國營商場合作的服裝加工項目。”說著,她迅速跑回辦公室,翻出了與國營商場簽訂的聯營合同。
林小夏將合同遞到工作人員手中,詳細解釋道:“您看,我們與國營商場簽訂了聯營合同,屬于集體所有制合作。這些港產布料是應商場的要求采購的,用于制作一批具有特色的服裝,旨在豐富市場商品種類,滿足消費者需求。我們的每一步操作都有記錄,并且得到了商場方面的認可。”
工商局的工作人員接過合同,仔細查看起來,他們的表情逐漸緩和。在確認合同的真實性與合法性后,負責人的態度有了180度大轉變,他笑著說:“原來是這樣,看來是我們誤會了。你們這種與國營企業合作,積極創新的模式值得肯定。不僅沒有違反規定,反而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
一旁的李彩鳳原本得意洋洋,等著看林小夏一家的笑話,此刻卻傻眼了。她沒想到林小夏早有準備,還能把危機變成機遇。工商局的工作人員離開前,對林小夏說:“你們的案例很典型,我們會向上級匯報,說不定能成為其他企業學習的榜樣。希望你們繼續保持,合法經營,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
林小夏一家懸著的心終于落了地。經過這次事件,林小夏深刻體會到在這個時代創業,不僅要面對市場的挑戰,還要應對觀念上的沖突。但她沒有退縮,反而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要在這改革開放的浪潮中,闖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同時也讓更多人看到,只要遵紀守法、勇于創新,創業之路就能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