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節(jié)籌備會議在周三下午的階梯教室舉行。俞天晴提前半小時到達,將打印好的策劃案分放在每個座位上,調整好投影儀,甚至準備了礦泉水。她反復檢查著發(fā)言提綱,手指不自覺地敲打著文件夾邊緣。
“這么認真啊?“程陽的聲音從門口傳來。他斜倚在門框上,手里轉著一個籃球,校服外套隨意地搭在肩上。
俞天晴看了一眼手表:“你提前了二十五分鐘。“她聲音里帶著明顯的驚訝。
程陽讓籃球在指尖旋轉:“我可是模范學生代表。“他咧嘴一笑,露出標志性的虎牙,“需要幫忙嗎?“
“不用。“俞天晴下意識拒絕,又猶豫了一下,“不過...你可以檢查一下麥克風。“
程陽放下籃球,走到講臺前對著麥克風吹了口氣。“測試,一二三。“低沉的聲音通過音響傳遍教室,他調皮地眨了眨眼,“音效不錯。“
陸陸續(xù)續(xù),各班代表和社團負責人到齊了。俞天晴站在講臺中央,清了清嗓子:“感謝大家參加校園藝術節(jié)籌備會議。根據學校要求,本屆藝術節(jié)主題是'青春綻放',這是我的初步方案。“
投影儀亮起,顯示出精心制作的PPT。俞天晴的策劃案詳盡到令人窒息——從開幕式流程到每個社團的表演時長,從舞臺設計到燈光音響,甚至考慮了不同節(jié)目之間的轉場時間差。
“舞臺將采用三層立體結構,主背景是LED屏幕,兩側設置旋轉展板...“俞天晴的講解專業(yè)得像在匯報學術論文,“根據我的計算,總預算應該在兩萬五千元左右。“
教室里一片寂靜。攝影社社長張了張嘴:“這個...我們社只有一臺老相機,可能拍不出你要的4K效果...“
街舞社社長緊接著說:“旋轉舞臺聽起來很酷,但我們排練都是在平地...“
俞天晴握筆的手微微發(fā)抖,指節(jié)泛白:“這些都是基本要求。如果設備不足,可以向學校申請...“
“學校不可能批這么多錢。“程陽突然開口,他坐在第一排,長腿隨意伸展著,“去年藝術節(jié)總預算才八千塊。“
俞天晴的耳根燒了起來:“但是王主任說這次要突破傳統...“
“突破不一定要燒錢。“程陽站起身,走到俞天晴身邊,拿過她手中的激光筆,“我有個想法。“
他在白板上畫了個簡易示意圖:“我們可以用體育倉庫的器材。體操墊可以拼成舞臺,跳高墊當座位,籃球架掛彩燈。“他轉向眾人,“這樣既省錢又特別,符合'青春'主題——活力、創(chuàng)意、變廢為寶。“
教室里響起贊同的議論聲。攝影社社長眼睛一亮:“體育器材的質感拍出來會很有感覺!“
俞天晴站在原地,喉嚨發(fā)緊。她花了整整兩周準備的方案,就這樣被一個隨手畫出的草圖取代了。更讓她難堪的是,程陽的方案確實更可行。
“燈光怎么辦?“她聽見自己干澀的聲音,“體操墊沒法安裝專業(yè)燈光。“
程陽撓了撓頭:“這個嘛...“他忽然打了個響指,“倉庫有十幾盞應急燈!我們可以拆下來重新布線。“
“那不符合安全規(guī)范。“俞天晴下意識反駁。
“但比你的兩萬五預算現實。“程陽直視她的眼睛,聲音不高但堅定。
會議結束后,眾人興高采烈地討論著新方案,只有俞天晴默默收拾著沒人翻閱的策劃案。紙張邊緣在她手中微微顫動。
“嘿。“程陽靠在講臺邊,“你的方案很棒,只是...“
“只是不切實際。“俞天晴替他把話說完,用力合上文件夾,“我知道。“
程陽沉默了一會:“留下來整理材料嗎?我可以幫忙。“
俞天晴想說不用,但看到已經暗下來的天色和桌上堆積的文件,輕輕點了點頭。
兩小時后,校園早已安靜下來。俞天晴揉了揉發(fā)酸的后頸,看著分類整齊的文件和重新調整的預算表。令她意外的是,程陽不僅留了下來,還認真核對了每個社團的器材需求。
“你居然會做表格。“她忍不住說。
程陽頭也不抬地在筆記本電腦上敲擊:“我好歹也是要交作業(yè)的。“他轉過屏幕,“看,3D效果圖。“
屏幕上是一個用體育器材搭建的舞臺模型,雖然粗糙,但能清晰看出結構。俞天晴驚訝地湊近:“你什么時候學的建模?“
“去年閑著無聊自學的。“程陽聳聳肩,“我爸是工程師,可能遺傳了點空間感。“
俞天晴突然意識到,她對程陽的判斷可能過于武斷了。窗外一道閃電劃過,緊接著是轟隆的雷聲。
“要下雨了。“程陽起身關窗,“你帶傘了嗎?“
俞天晴搖頭:“氣象預報沒說今天有雨。“
“哈!“程陽得意地笑了,“看來副會長也不是事事都能預料。“
暴雨說來就來,頃刻間,雨水像瀑布一樣傾瀉而下,敲打著窗戶。俞天晴焦急地看著表:“已經八點半了...“
“等雨小點再走吧。“程陽走到窗邊,“我去體育館拿把傘。“
“這么晚體育館還開著?“
程陽已經跑向門口:“我有鑰匙!訓練經常加練到很晚。“
二十分鐘后,當程陽渾身濕透地跑回來時,雨勢絲毫未減。他手里拿著一把黑色大傘和一件運動外套。
“給你。“他把外套遞給俞天晴,“穿上吧,走廊里冷氣很足。“
俞天晴遲疑了一下,接過還帶著體溫的外套。程陽的尺碼對她來說太大了,袖子長出好一截,衣擺幾乎到她膝蓋。一股淡淡的洗衣液味道混合著某種青草般的氣息包裹住她。
“謝謝。“她小聲說,把文件裝進防水袋。
兩人共撐一把傘走進雨中。程陽把傘幾乎全傾向俞天晴那邊,自己的右肩很快被雨水打濕。俞天晴注意到這一點,悄悄往他那邊靠了靠。
“你經常加練到很晚?“她問,聲音幾乎被雨聲淹沒。
程陽點點頭:“基礎訓練結束后,我會再加練兩小時投籃。“
“每天?“
“嗯。“程陽的側臉在路燈下顯得格外堅毅,“省賽前更久。“
俞天晴想起自己曾經認為體育生只是靠天賦不努力的偏見,不禁有些慚愧。又一道閃電劃過,她下意識往程陽身邊縮了縮。
“怕打雷?“程陽問。
“有點。“俞天晴承認,“小時候有一次被雷聲嚇到從自行車上摔下來。“
程陽突然停下腳步,脫下自己的運動手環(huán)遞給她:“試試這個。“
“什么?“
“專注訓練用的。“程陽示范著按了一個按鈕,“深呼吸,跟著震動節(jié)奏。“
俞天晴將信將疑地戴上手環(huán),感受到手腕上規(guī)律的輕微震動。她深吸一口氣,跟著節(jié)奏慢慢呼出。奇怪的是,當下一個雷聲響起時,她發(fā)現自己真的沒那么害怕了。
“這是...籃球訓練的方法?“
程陽笑了:“比賽緊張時用的。看來對雷聲也管用。“
他們走到一個十字路口,俞天晴指了指右邊:“我住那個小區(qū),不遠了。“
“我送你到門口。“程陽堅持道。
雨幕中,兩人的腳步聲混合著水花濺起的聲音。俞天晴突然問:“為什么幫我?在會議上。“
程陽沉默了一會:“因為你的方案確實很棒,只是需要調整。就像...“他斟酌著用詞,“就像籃球戰(zhàn)術,再好的計劃也要根據對手變化。“
俞天晴沒想到他會這樣理解:“我以為你會嘲笑我紙上談兵。“
“我看起來那么混蛋嗎?“程陽假裝受傷的表情。
俞天晴忍不住笑了:“有點。“
程陽也跟著笑起來。雨水順著他的發(fā)梢滴落,睫毛上掛著細小的水珠,在路燈下閃閃發(fā)光。
到了小區(qū)門口,俞天晴脫下外套還給他:“謝謝。明天...明天圖書館見?“
程陽接過外套,突然做了個投籃的動作:“明天我有個更好的主意。帶上你的設計圖,我們去實地考察。“
沒等俞天晴回應,他已經轉身跑進雨里,背影很快被雨幕吞沒。俞天晴站在原地,手腕上還留著那個運動手環(huán)。她按了一下按鈕,熟悉的震動節(jié)奏傳來,讓她想起程陽說“根據對手變化“時認真的眼神。
回到家,俞天晴發(fā)現手環(huán)內側刻著一行小字:“Y-1st“。她輕輕撫過那些字母,若有所思。
窗外,雨依然下著,但雷聲似乎已經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