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漸深,皇城內積雪覆蓋,銀裝素裹。自從太子被禁足太子府以來,朝中局勢暗潮洶涌。晉王意氣風發,朝中支持他的聲音日益高漲,而太子一派則人心惶惶,不少臣子開始悄悄轉投晉王門下。
然而,正當所有人以為太子的處境將越發艱難時,皇帝的態度卻出現了微妙的變化。太子按照蕭芷涵的建議,寫了一封情真意切的奏折,認錯悔過,并呈上了一部精心整理的《貞觀明鏡》,收錄了歷代明君善政,供皇帝編撰《貞觀政要》續篇參考。這些舉動似乎起了作用,皇帝開始派人詢問太子的近況,甚至命內侍送去了一些補品。
這天早晨,蕭芷涵剛用完早膳,春香匆匆進來稟報:“小姐,宮中來人了,是皇后娘娘身邊的劉嬤嬤。“
蕭芷涵微微一怔,隨即恢復平靜:“請她進來。“
劉嬤嬤是徐皇后的心腹,在宮中頗有威望。她一進門就直奔主題:“奉皇后娘娘之命,明日宮中設宴,特邀韓昭訓入宮赴宴。“
蕭芷涵心中警覺,面上卻恭敬行禮:“微臣謝過皇后娘娘厚愛,定當準時赴宴。“
劉嬤嬤上下打量了蕭芷涵一番,語氣略帶傲慢:“皇后娘娘特意叮囑,韓昭訓既有身孕,入宮時須格外小心。明日寅時便有宮人來接,不得遲延。“
“微臣記下了。“蕭芷涵不卑不亢地回答。
送走劉嬤嬤后,蕭芷涵立即召來黑風婆婆,低聲詢問:“皇后突然設宴邀我,必有蹊蹺。你可知宮中近況?“
黑風婆婆恭敬回答:“據太子府中的眼線回報,皇后娘娘近來極為不滿。自從太子被禁足太子府,她多次進宮探望,卻被陛下冷落。更令她不快的是,小姐您的處境不僅未受影響,反而因那部《貞觀明鏡》得到陛下贊賞。“
蕭芷涵眼中閃過一絲了然:“原來如此。皇后見太子受挫,卻不能對陛下發難,便將矛頭指向我了。“
“小姐要小心。“黑風婆婆擔憂地說,“徐皇后與太子妃是姑侄關系,一向看重自家人。她本就對小姐進入太子府心存不滿,如今更是將太子失勢歸咎于小姐的影響。“
蕭芷涵冷笑一聲:“徐皇后不過是鎮國公的女兒,當年能成為皇后,無非是家族勢力強大罷了。她若想與我為難,我倒要看看誰更勝一籌。“
黑風婆婆低聲提醒:“小姐切莫輕敵。皇后雖是續后,但在宮中經營多年,勢力不容小覷。明日宴會,定有陷阱。“
“無妨。“蕭芷涵自信地說,“這反而是個機會。若能巧妙應對,不僅能化解皇后的敵意,更能借機提升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地位。“
她輕輕撫摸著平坦的腹部,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你去通知太子,就說皇后明日設宴相邀,我已經答應赴宴。另外,再去一趟鄂王府,看看妹妹的情況如何。我近日無法親自前往探望,心中掛念。“
黑風婆婆領命而去,蕭芷涵則開始精心準備明日的宮宴。她選了一套淡紫色的長裙,簡單大方又不失華貴,更顯得她膚白如雪。裝扮上也力求端莊,只在耳際戴了一對淺紫晶墜,襯托出優雅的氣質。
次日寅時,宮中的轎輦準時到達,蕭芷涵在春香的攙扶下登上轎輦,向皇宮進發。一路上,她不斷思索應對之策,早已胸有成竹。
轎輦緩緩停在坤寧宮前,蕭芷涵下轎后,被引入一處暖閣。閣內已經坐了十幾位宮中妃嬪和幾位重臣夫人,皇后徐氏端坐上首,面帶和藹笑容,但眼中卻帶著幾分審視。
“臣妾韓欣瑜參見皇后娘娘。“蕭芷涵恭敬行禮,保持著自己的化名身份。
皇后眼中閃過一絲審視的目光:“韓昭訓免禮。今日特意邀你入宮,是聽說你有喜了,想親自看看。“
蕭芷涵起身謝恩:“多謝娘娘關心。“
“哦?“皇后意味深長地說,“既有身孕,為何腹部看起來不太明顯?據我所知,你已有五個月了吧?“
蕭芷涵不慌不忙,暗中運轉內力使小腹微微隆起:“回娘娘,臣妾體質特殊,腹部變化不如常人明顯。太醫說這是正常的,不必憂心。“
“是么?“皇后冷笑一聲,“這倒是奇怪。太醫院的傅太醫昨日還在說,孕婦五個月腹部應有明顯隆起,若不明顯,恐有問題。“殿內眾人神色各異,有的幸災樂禍,有的則為蕭芷涵擔憂。
蕭芷涵面不改色:“回娘娘,妾身確有身孕,腹部確實不如尋常孕婦那般明顯隆起,但已有變化。傅太醫只是說一般情況,并未見過妾身。前日為妾身診脈的是李太醫,他親口確認妾身和胎兒一切正常。“
皇后見蕭芷涵對答如流,心中不悅:“聽說你原是西域商女?為何懂得這么多醫理?“
蕭芷涵微微一笑:“回娘娘,臣妾在西域時常與各國商賈往來,偶有機會接觸到一些醫書。加之女子天性,對孕育之事自然多了些了解。“
“哼,好一個西域商女。“皇后冷哼一聲,“也不知是什么來歷,就攀上了太子。太子身為儲君,怎能隨意收納來歷不明的女子?“
殿內氣氛頓時緊張起來。在場的妃嬪和夫人們噤若寒蟬,生怕被卷入這場風波。
蕭芷涵卻巋然不動,聲音平靜而堅定:“回娘娘,臣妾出身商賈,雖不比皇族貴胄,但也清清白白。太子殿下看重的是臣妾的才能和心性,并非出身。臣妾入府以來,兢兢業業,未曾有半點不敬之處。若娘娘有疑,盡可查問。“
皇后沒想到蕭芷涵如此剛硬,一時語塞。太子妃在一旁輕聲道:“母后,韓昭訓身懷六甲,不宜過度激動。“
皇后這才稍稍緩和語氣:“本宮只是過于關心太子,并非針對你。既然你自稱清白,本宮自然不會多疑。只是,太子受困太子府,你作為他的昭訓,難道不該設法幫他解困,而非獨自逍遙自在?“
蕭芷涵微微垂首,語氣誠懇:“娘娘明鑒,臣妾日夜思索,想要助太子脫困。正是臣妾建議太子呈上《貞觀明鏡》,以表太子對陛下的敬重和忠心。如今陛下態度已有轉變,相信不久便會寬恕太子。“
在場眾人聞言,紛紛驚訝地看向蕭芷涵。《貞觀明鏡》是近日宮中熱議的話題,皇帝對此贊不絕口,甚至要求翰林院將其編入宮中藏書。沒想到這竟是蕭芷涵的主意。
皇后臉色微變,但很快調整:“很好。既如此,本宮就要多謝你為太子分憂了。來人,上宴。“
宮女們魚貫而入,擺上精美的膳食。皇后指著蕭芷涵身旁的座位:“韓昭訓,你就坐在本宮身邊吧,好讓本宮親自照顧你。“
蕭芷涵心知這是鴻門宴,但也不便拒絕,只得謝恩入席。宴席間,皇后頻頻為蕭芷涵布菜,尤其推薦了一道香氣四溢的湯羹。
“此乃本宮小廚房特制,益氣養胎,最適合孕婦。“皇后親自為蕭芷涵盛了一大碗,“你且嘗嘗。“
蕭芷涵垂眸謝恩,卻暗中觀察。她精通醫毒藥理,能從香氣中辨別異常。果然,這湯羹中隱約帶著一絲不尋常的氣味,她分辨出其中含有藏紅花的成分,這種草藥會導致女性血崩。
蕭芷涵心中冷笑,面上卻不動聲色。她裝作品嘗,實則只淺淺地喝了一小口,余下的湯羹則巧妙地倒入袖中特制的暗袋。
“多謝娘娘賜食,此湯鮮美至極。“蕭芷涵恭敬地說。
皇后臉上閃過一絲得意之色:“難得你喜歡,再喝些。“
接下來的時間,皇后又接連為蕭芷涵布了幾道菜,其中有兩道暗含可疑的草藥。蕭芷涵表面上來者不拒,實則只是淺嘗輒止,巧妙避開了大部分。
宴席接近尾聲時,蕭芷涵突然面色一變,捂住腹部,表情痛苦:“啊...娘娘...臣妾肚子好痛...“
她的額頭滲出冷汗,臉色蒼白,看上去極為痛苦。
皇后面色微變,但很快又恢復鎮定,假裝關切:“怎么了?是不是吃壞了東西?“
蕭芷涵痛苦地搖頭:“不知...突然腹痛...啊!“她驚呼一聲,捂住小腹,身子一歪,竟從座位上跌落在地,口中呻吟不止。
太子妃嚇得站起身:“快傳太醫!“
皇后卻不慌不忙:“別驚慌,可能只是孕婦常有的不適。先扶她到偏殿休息。“
宮女們連忙上前攙扶蕭芷涵,但當她們托起蕭芷涵時,卻見一抹鮮紅染透了她的裙裾。
“血...血!“一個年輕的宮女尖叫起來。
太子妃臉色大變:“不好,韓昭訓怕是見紅了!快傳太醫!“
皇后臉上閃過一絲慌亂,但很快被她掩飾過去:“別急,先將她扶到偏殿,我去請太醫。“
就在這時,殿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太子突然闖了進來。
“芷...韓昭訓!“太子焦急地沖到蕭芷涵身邊,看到她裙裾上的血跡,臉色頓時變得鐵青,“這是怎么回事?誰能告訴我,這是怎么回事?“
皇后強作鎮定:“太子不必驚慌,韓昭訓可能是偶感不適,本宮正要派人請太醫。“
太子咬牙切齒:“偶感不適?她好好的進宮赴宴,怎么會突然流血?“他抱起蕭芷涵,厲聲道,“我要帶她回府,請太醫為她診治!“
蕭芷涵此時虛弱地睜開眼,淚光閃爍:“殿下...臣妾疼痛難忍...恐怕...恐怕是要小產了...“
太子眼中怒火燃燒,但他看了一眼皇后,又迅速壓制住了情緒:“不知是何原因,我先帶她回府診治!“
說完,他不顧皇后阻攔,抱著蕭芷涵離開了坤寧宮。回到太子府,他立即命人請來太醫為蕭芷涵診治。
太醫仔細診斷后,面色凝重:“稟太子殿下,韓昭訓帶回的湯汁里有微量藏紅花成分,這種草藥會引起血崩,導致孕婦見紅甚至流產。看來是昭訓誤食了這種藥材,好在只是微量,若能及時調理,胎兒應該無礙。“
太醫離開后,太子關上門,臉色陰沉似水:“這分明是皇后下的毒手!那湯羹是她親自為你端來的,若非你有所防備,只怕現在已經小產了!“
蕭芷涵輕輕拉住太子的手:“殿下息怒...雖然此事恐怕是皇后所為,但她畢竟是皇后,若陛下知道殿下指責皇后,恐怕會對殿下不利。眼下最重要的是保住胎兒...太醫,可有辦法救治?“
太子深吸一口氣,強壓怒火:“你說得對,父皇若知道孤指責皇后,只會更加震怒。但這筆賬,孤記住了!“轉向一旁的太醫,“你先開些安胎的藥方。“
太醫沉吟片刻:“昭訓若能安心靜養,不受刺激,問題不大。老夫這就開些安胎的藥方。“
太子點點頭,留下來照顧蕭芷涵,直到太醫開好藥方,吩咐下人小心熬制。
皇帝派內侍前來探望,詢問蕭芷涵的病情。太子冷靜地回道:“多謝父皇關心。韓昭訓在皇后的宴席上不慎誤食含有藏紅花這等能導致流產的草藥,險些小產。太醫說還好只是微量,已開了安胎藥,靜養即可,問題不大。“
內侍聞言大吃一驚,連忙回宮復命。不多時,皇帝親自來到太子府,面色陰沉。
“父皇。“太子跪迎。
皇帝擺擺手:“免禮。韓昭訓如何了?“
太子沉聲道:“多虧太醫及時,總算穩住胎象。但她受驚過度,需靜養一段時間。“
皇帝點點頭,走到蕭芷涵的床榻前。蕭芷涵強撐著要起身行禮,被皇帝阻止:“不必多禮,好好養身子。“
蕭芷涵感激地說:“多謝父皇關心。“
皇帝沉默片刻,問道:“聽說你是在皇后的宴席上突然不適的?“
蕭芷涵謹慎地回答:“回陛下,臣妾確實是在宴席上突感腹痛。至于原因,臣妾不敢妄言。“
皇帝眼中閃過一絲贊許:“你很識大體。太醫可曾查明原因?“
太子保持著冷靜:“父皇,據太醫診斷,韓昭訓飲用的湯汁里有微量的藏紅花成分,這種草藥會引起血崩,危及胎兒。“
皇帝臉色一沉:“此事確實蹊蹺。朕會徹查此事,給你們一個交代。“轉向蕭芷涵,“你且安心靜養,朕會派太醫院院使親自照料你。“
第二天,皇帝下令嚴查此事。經過調查,證實那道湯羹確實含有藏紅花成分。調查發現,宮中有幾名鎮國公家族送入宮中的宮女對皇后寵愛韓昭訓心懷不滿,又聽聞太子對韓昭訓恩寵有加,便暗中在湯羹中加入藥材,意圖陷害。最終,皇帝震怒,下令杖斃了皇后小廚房的所有宮女,以儆效尤。
皇帝又叮囑了幾句,便離開了。出門時,他對太子說:“太子,你隨我來。“
太子跟隨皇帝走到府中花園,皇帝突然停下腳步,沉聲道:“太子,你對此事有何看法?“
太子恭敬回答:“父皇明鑒,兒臣認為此事或許是鎮國公家族中有人不滿皇后對韓昭訓的關愛,從而派人暗中作祟。皇后娘娘身為一國之母,斷不會做出這種事。兒臣相信,那些宮女必是受人唆使,目的是挑撥皇后與兒臣的關系。“
皇帝滿意地點了點頭:“你能如此想,甚好。皇后雖非你生母,但多年來對你也頗為關照。你母后早逝,皇后亦視你如己出,你們之間不該因外人挑撥而產生嫌隙。“
太子恭敬地低頭:“兒臣明白。父皇教誨,兒臣謹記于心。“
皇帝深深看了太子一眼:“你這段時間的表現,朕很滿意。那部《貞觀明鏡》編得很好,朕已命翰林院將其編入宮中藏書。“
太子連忙叩首:“多謝父皇夸獎。兒臣不敢居功,那是韓昭訓的主意,她聽聞父皇近來編撰《貞觀政要》續篇,正好可以參考。“
皇帝點點頭:“韓昭訓確實有才學。不過,你也要記住,無論她多有才華,也不該過度依賴。君王有君王之道,不可為兒女情長所惑。“
太子恭敬回答:“兒臣謹記父皇教誨。“
皇帝沉吟片刻,又道:“你被禁足已有月余,朕看你確實有悔改之意。從明日起,你可以自由活動,但暫時不得出入朝堂。“
太子大喜:“多謝父皇開恩!“
皇帝揮手示意他退下:“去吧,好好照顧韓昭訓。胎兒保住了就好。“
太子謝恩離去,心中既喜又恨。喜的是父皇態度有所緩和,恨的是對皇后暗中陷害蕭芷涵的行徑不能表明。回到蕭芷涵的寢殿,他將皇帝的話告訴了她。
蕭芷涵聽后,眼中閃過一絲精光:“陛下開恩,這是好事。殿下表現出如此寬容大度,想必更得陛下歡心。“
太子握緊拳頭,低聲道:“表面上我必須顧全大局,但那些暗中作祟之人,我絕不會輕易放過!“
蕭芷涵微微一笑:“殿下放心,這筆賬我記下了。時機到來,自有討回的一日。“
接下來的日子,蕭芷涵在太子府中“靜養“,借機將真正的心腹一一安插到太子府的關鍵位置。同時,她也沒有忘記關注妹妹的情況。
一日,黑風婆婆來報:“小姐,鄂王妃的身孕已有六個半月,與小姐只相差三日,行動越發不便。鄂王對她照顧有加,日夜陪伴。“
蕭芷涵點點頭:“妹妹的預產期應在何時?“
黑風婆婆回答:“根據太醫的判斷,應在五月初。“
蕭芷涵沉思片刻:“五月初正是春去夏至之時。“她眼中閃過一絲決然,“黑風婆婆,你去安排可靠的產婆,務必確保萬無一失。“
“小姐是要......“黑風婆婆欲言又止。
蕭芷涵意味深長地說:“我們等了這么多年,終于要迎來復仇的關鍵時刻。這次,無論如何都不能出錯。“
黑風婆婆恭敬地領命而去。
蕭芷涵在榻上躺了幾日,裝作病情好轉,漸漸能夠下床活動。太子每日都來探望,對她關懷備至,幾乎言聽計從。
一日,太子興沖沖地來到蕭芷涵的寢殿:“韓昭訓,好消息!父皇又放寬了對我的限制,允許我參加明日的早朝。“
蕭芷涵欣喜地說:“恭喜殿下!這表明陛下已經消氣,開始重新信任殿下了。“
太子握住蕭芷涵的手:“這都是你的功勞。若非你的建議,我恐怕還被困府中。“
蕭芷涵謙遜地說:“殿下過譽了。這都是殿下忠心所致,陛下自然能看在眼里。“
太子的臉色突然變得嚴肅:“昭訓,我聽聞一個消息,不知是否該告訴你。“
蕭芷涵心中一動:“殿下但說無妨。“
太子猶豫片刻,終于開口:“父皇有意派皇子前往鎮國公府賀壽,順便考察南疆諸族的情況。“
蕭芷涵故作驚訝:“不知陛下考慮派哪位皇子前往?“
太子嘆氣道:“今日早朝,我向父皇推薦了楚王公開前往賀壽。早朝結束后,父皇單獨召我至御書房,父子兩人促膝長談。“
太子的語氣中帶著幾分自豪:“父皇向我詢問對鎮國公的看法。我直言鎮國公雖然功勛卓著,但擁兵自重,暗中結交朝臣,需要派人暗中查探他的真實情況和南疆諸族的動向。“
蕭芷涵眼中閃過一絲了然:“殿下向陛下建議一明一暗兩路欽差?“
太子點點頭:“正是。我向父皇建議,明面上派楚王前去賀壽,暗中則派鄂王查探虛實。鄂王足智多謀,在邊關表現出色,適合這種暗中查探的任務。父皇聽后十分贊賞,說我長大了,開始有帝王之心了。“
“鄂王有治政之才,確實是合適的人選。“蕭芷涵表面贊同,“但妹妹正在孕中期,正是需要人陪伴之時,此時離京恐怕不妥吧?“
太子嘆息一聲:“這正是我擔心的。但父皇已經拍板,親自賜給鄂王一封密旨,證明他欽差的身份。國事為重,鄂王作為皇子,自當以國家大事為先。“
蕭芷涵神色復雜:“殿下此舉既顯示了對朝政的關心,也向陛下展示了殿下的公心,實在明智。只是,妹妹若知曉鄂王離京,恐怕會讓她憂心。“
太子沉思片刻:“你說的對。但這是朝廷要事,鄂王身為皇子,自當以國事為重。你妹妹的事......“
蕭芷涵柔聲道:“殿下放心,妹妹的事我自會照顧。待鄂王歸來時,希望能看到一個健康的孩子。“
太子感激地看著她:“有你照顧,我就放心了。據說楚王和鄂王很快就要啟程,時間緊迫。“
蕭芷涵點頭:“很快啊...我會與妹妹好好說到,讓她放寬心。“
當天傍晚,鄂王李玄策來到太子府,面色略顯凝重。
“大哥。“李玄策行禮道,“我剛接到父皇的旨意,命我暗中隨楚王前往鎮國公府,查探南疆諸族動向和鎮國公屬地的情況。“
太子點頭:“是我向父皇推薦了你。鎮國公屬地地處南疆,與各族接壤,情況復雜。此去雖然表面上是賀壽,實則關系朝廷安危。“
李玄策沉聲道:“我定不辱使命。只是...柔兒此時的情況,我實在放心不下。“
太子拍了拍他的肩膀:“韓昭訓已經答應親自照顧鄂王妃。你放心去辦差,家中之事有我和韓昭訓照應。“
李玄策遲疑片刻,終于點頭:“既如此,我就安心前往了。只是希望能盡快完成使命,趕回來陪柔兒。“
太子笑道:“這要看你的辦事效率了。父皇還特別賜給你一封密旨,證明你欽差的身份,恐怕連楚王都不知道你的真實使命。“
李玄策面色肅然:“我明白了。父皇是要我暗中查探鎮國公府在南疆的真實情況和南疆諸族的動向。“
太子意味深長地說:“鎮國公勢力龐大,門生故吏遍布朝野。父皇派你前去,是對你的信任,也是對你的考驗。“
李玄策鄭重點頭:“我一定不負父皇和大哥的期望。“
正說話間,蕭芷涵在丫鬟的攙扶下緩步走來。看到李玄策,她微微行禮:“見過鄂王殿下。“
李玄策連忙回禮:“韓昭訓不必多禮。聽聞昭訓在宮中遭遇不測,如今可好些了?“
蕭芷涵微微一笑:“多謝鄂王關心,已無大礙。倒是聽說鄂王即將奉命出使,特來道一聲保重。“
李玄策感激地說:“多謝韓昭訓。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柔兒,她一個人在家,我卻要遠行。“
蕭芷涵淡然道:“鄂王放心。妹妹有我照顧,定不會讓她受半點委屈。“
李玄策欲言又止,最終還是恭敬地說:“那就拜托韓昭訓了。“
蕭芷涵微微點頭:“鄂王何時啟程?“
“三日后。“李玄策回答,“父皇命楚王公開出發,而我則帶領幾個心腹和皇帝派來的密探,裝作商人悄悄前往鎮國公駐地,以免引人注目。“
太子插話道:“父皇還特意賜給七弟一封密旨,要他暗中查探鎮國公府和南疆諸族的情況。看來此行不簡單啊。“
蕭芷涵若有所思:“鎮國公府勢力龐大,與京城官場錯綜復雜。鄂王此去務必小心。“
三日后,李玄策按照皇帝的旨意,悄然啟程,前往南方。臨行前,他再三叮囑府中下人要好好照顧王妃,又特意囑咐趙琪密切關注王妃的情況。
“趙琪,若發現任何異常,立即派人通知我。“李玄策嚴肅地說。
趙琪領命:“殿下放心,屬下定當密切關注王妃的情況,有任何變化立即派快馬通知殿下。“
李玄策點點頭,又去向蕭芷柔道別。蕭芷柔強忍淚水,為丈夫整理行裝,塞了幾包自制的零嘴和藥品。
“路上小心,不要太勞累。“蕭芷柔叮囑道,“我會等你回來。“
李玄策緊緊抱住妻子:“我一定盡快回來,陪你一起迎接孩子的降生。“
告別時,蕭芷涵也在場,她心中一陣酸澀,但很快就安撫妹妹的情緒,向李玄策保證會細心照料蕭芷柔。
“鄂王放心前往,妹妹交給我就是了。“蕭芷涵淡然道。
李玄策感激地點頭:“那就拜托姐姐了。“
就這樣,李玄策離開了京城,前往鎮國公府執行秘密任務。離開時,他心中仍有些不安,總覺得此行充滿了未知的風險。但朝廷大事為重,他不得不暫時放下對妻子的牽掛,專心完成使命。
李玄策離京后,蕭芷涵開始頻繁往來于太子府和鄂王府之間,一邊照顧妹妹,一邊繼續蠱惑太子。她向太子暗示自己的預產期與妹妹相近,甚至可能同一時期生產。
“殿下,臣妾與妹妹的身孕幾乎同時,只晚了三日,預計也會在差不多的時候生產。“蕭芷涵輕聲對太子說,“屆時臣妾恐怕難以照顧妹妹了。“
太子安慰道:“你不必擔心,到時候我會派太醫院的醫官前去照料你妹妹。你只需安心養胎,迎接我們的孩子降生。“
蕭芷涵微微一笑:“多謝殿下體恤。不過,臣妾的妹妹性子膽小,生產時若無親人在側,恐怕會驚慌失措。“
“那怎么辦?“太子問道。
蕭芷涵沉思片刻,恭敬地說道:“殿下,臣妾斗膽提一個建議。“
太子柔聲鼓勵:“但說無妨,我洗耳恭聽。“
蕭芷涵誠懇地說:“父母當年被牽連,埋骨他鄉,臣妾近日已安排下人將他們的遺骸挖出,本想妥善安葬,但尚未為蕭家平反,不便入祖墳。臣妾近日托殿下之名,才說服了京城近郊的大慈恩寺主持暫存父母遺骸。這大慈恩寺乃京郊最大的皇家寺廟。“
蕭芷涵眼中閃過一絲悲傷:“年后,臣妾想帶妹妹去大慈恩寺為父母做一場三個月的法事,同時也為殿下和鄂王祈福,祈愿國運昌隆,殿下早日復得圣心。順便在那里靜心養胎,祈禱臣妾的父母在天之靈保佑他們的孫兒。“
太子聞言,感動之色溢于言表:“你既是如此孝心,又為我考慮周全!我心甚慰。大慈恩寺確實是個好地方,清凈肅穆,最適合禮佛祈福。“
蕭芷涵低頭行禮:“臣妾一心為了殿下和陛下,希望借佛門清凈之地,為皇家祈福消災。也能讓妹妹在安寧的環境中等待鄂王歸來。“
太子感動地扶起蕭芷涵:“你對我如此一片忠心,又如此孝順父母,我怎么會不允許呢。大慈恩寺雖然距京城有些距離,但騎馬半日可至,若有什么事,送信也方便。當然,我會派太子衛隊前去保護你們的安全。時間就定三個月,不能太久了,沒有你的陪伴,孤很不安心。“
蕭芷涵恭敬地行禮:“多謝殿下體恤。臣妾一定會精心照顧自己和妹妹,為殿下分憂。“
太子欣慰地點頭:“你的孝心和忠心,我越發愛你了。能有你這樣的昭訓,是孤的福氣。“
蕭芷涵低下頭,掩飾住眼中的冷意:“殿下抬愛,臣妾惶恐。“
太子留在聽雨軒陪伴蕭芷涵,兩人繼續討論朝中大事。蕭芷涵表現得溫順賢淑,對太子恭敬有加,每一句話都充滿了對太子的忠心和對諸事的合理意見,讓太子越發信任和依賴她。
太子離去后,蕭芷涵站在窗前,望著太子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嘴角浮現出一絲冷笑。
太子已經完全成為她的棋子,按照她的意愿行事。現在僅憑她表現出的對皇家的忠誠和對太子的忠心,就足以讓太子對她言聽計從。而鄂王的遠行,也為她的計劃掃清了最后一個障礙。如今,她只需等待妹妹臨產的那一刻,就能徹底實現自己的復仇大計。
黑風婆婆悄無聲息地出現在蕭芷涵身后:“小姐,一切準備就緒。那位特殊的產婆已經安排好了,就等鄂王妃臨產的那一刻。“
蕭芷涵冷冷一笑:“很好。再等五個月,就是我們復仇的時刻。到時候,所有陷害蕭家的人,都要付出血的代價!“
她的眼中閃爍著令人心驚的寒光,仿佛黑夜中的狼眼,冰冷而充滿殺意。為了這一刻,她已經等待了太久太久,付出了太多太多。如今,復仇的曙光就在眼前,她絕不會讓任何人阻擋她的腳步。
“爹,娘,你們在天之靈看著吧,“蕭芷涵輕聲自語,“女兒一定會讓害你們的人付出代價,還蕭家一個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