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復仇女皇

第四十一章:殘忍的真相

黎明前的京城,籠罩在一片肅殺的氛圍中。

城南,定遠國公府邸燈火通明,侍衛們全副武裝,來回巡視。內院密室中,定遠國公李崇義、秦王李玄浩與一眾將領正在緊急密議。

“諸位,天亮之后,我們就要攻入皇城,整肅朝綱。“定遠國公沉聲道,“太子勾結奸佞,欺瞞陛下,已是人盡皆知之事。我等今日清君側除奸佞,為社稷除禍患,義不容辭!“

眾將領齊聲應道:“定遠國公放心,我等誓死追隨!“

秦王李玄浩面色復雜,起身道:“諸位將軍,此番出兵,只為救駕清君側,切勿傷及無辜。我秦王在此承諾,事成之后,必有重賞!“

定遠國公滿意地點點頭,又對眾將交代道:“今日一早,竇將軍會率三千精兵從宣平門佯攻,吸引太子和鄂王的注意。同時,我率主力從朱雀門進攻,里應外合,一舉拿下皇城。諸位,務必牢記,我們的敵人是勾結奸佞的太子,而非陛下。“

眾將領齊聲應是,氣氛緊張而熱烈。定遠國公眼中閃爍著勝利的光芒,他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己輔佐秦王登基的那一天。

與此同時,皇宮內,太子李玄霄和鄂王李玄策正在御書房外候命。兩人一夜未眠,面色疲憊卻異常警醒。

“大哥,城外探子已經回報,定遠國公果然在城南集結了大量兵力,估計有一萬余人。“李玄策低聲道,“竇將軍的部隊也已經悄悄靠近北城,隨時可能發動進攻。“

太子李玄霄握緊拳頭:“父皇早有預料。好在我們提前得到消息,已經做好了準備。禁軍和神策軍都已各就各位,就等賊人入甕。只是...父皇龍體抱恙,如今形勢緊急,恐怕...“

“太子殿下不必憂心。“一個渾厚的聲音從御書房內傳來,“朕雖有小恙,但應對這群亂臣賊子,還是綽綽有余的。“

太子和鄂王見皇帝醒了,連忙進入御書房行禮。御書房內,皇帝面色蒼白,但精神尚佳,正在批閱奏折。

“父皇,您的身體...“太子關切地道。

皇帝擺擺手:“無妨。朝中大亂已在眼前,也容不得朕病著。“他將手中的奏折遞給太子,“這是朕剛剛擬好的詔書,一旦定遠國公那賊子攻城,立即頒布,告訴天下人他們的真面目。“

太子接過奏折,鄂王也湊近看了一眼,兩人面露驚色。這份詔書措辭嚴厲,將定遠國公和王大人定為謀逆大罪,秦王則被描述為被脅迫參與,罪責較輕。

“父皇,您是說...“太子欲言又止。

皇帝冷哼一聲:“這些亂臣賊子以為朕老了,糊涂了,任由他們擺布了?他們哪知道朕早就發現了他們的陰謀!今日就讓他們嘗嘗擅動刀兵的后果!“

“父皇英明!“太子和鄂王齊聲贊道。

皇帝又問:“禁軍和神策軍安排好了嗎?“

“回父皇,禁軍和神策軍已全面布防,足以應對叛軍進攻。“鄂王答道。

皇帝點點頭:“好。朕再問一次,朕的詔書中已經說明,秦王是被脅迫的,你們可有異議?“

太子與鄂王對視一眼,齊聲道:“一切聽從父皇安排。“

皇帝欣慰地說:“很好。他們一旦事敗,秦王必被擒獲。若我們將他定為謀反,那就是父殺子,朕于心不忍;若定他為被脅迫,保得秦王一命,也讓朝野上下知道,朕并非嗜殺之君。“

太子心中一動,恭敬道:“父皇圣明。“

皇帝又道:“至于定遠國公和王大人,無需手軟。一旦事平,抄家滅族!“

就在此時,一名內侍匆匆進來稟報:“陛下,定遠國公的隊伍已經開始向皇城移動,據守城將士回報,他們打著'清君側'的旗號,聲稱要誅殺太子和鄂王。“

皇帝面色一沉:“這些狂徒!太子、鄂王,傳朕旨意,全城戒嚴,禁軍出城迎戰!“

太子和鄂王領命而去,立即分頭行動。太子統領禁軍五千人守住宣平門,鄂王則帶領神策軍三千人鎮守朱雀門。各處城門也都有重兵把守,隨時準備應對叛軍的進攻。

天色漸亮,城南的定遠國公府,大批士兵已經集結完畢。定遠國公身著戰甲,騎在高頭大馬上,意氣風發。

“出發!“隨著定遠國公一聲令下,大軍浩浩蕩蕩向皇城進發。

城北,竇將軍也率領精銳偷偷靠近宣平門,打算里應外合,一舉攻破皇城。

就在此時,一名斥候飛馬而來,在定遠國公耳邊低語幾句。定遠國公臉色驟變:“你說什么?皇城四門都有重兵把守?太子和鄂王早有防備?“

斥候匆匆道:“是的,國公爺。禁軍和神策軍已經全面戒備,至少有一萬五千人。“

定遠國公眼中閃過一絲慌亂,但很快又恢復了冷靜:“無妨,我們兵精糧足,只要攻入皇城,聲勢大振,必定能引起城內趙將軍共鳴,屆時大勢已定,太子和鄂王不足為懼!“

然而,當定遠國公的大軍來到朱雀門外時,他們看到的是嚴陣以待的神策軍,整齊的方陣,森嚴的刀劍,無不顯示出他們的戰斗力。鄂王李玄策站在城墻上,身披鎧甲,手持長劍,威風凜凜。

“定遠國公李崇義,你膽敢帶兵攻打皇城,已是謀反大罪!速速放下武器投降,尚可饒你一命!“鄂王的聲音如洪鐘般響徹城頭。

定遠國公冷笑一聲:“鄂王殿下,我乃奉命勤王,誅殺亂臣賊子。是你和太子蒙蔽陛下,禍亂朝綱!“

話音剛落,定遠國公一揮手,身后的弓箭手立即放箭,箭矢如雨般射向城墻。

“盾牌!“鄂王大喝一聲,神策軍士兵立刻舉起盾牌,擋住了箭雨。隨后,鄂王一聲令下:“放箭!“

城墻上的弓弩手齊射,箭矢在陽光下劃出道道寒光,直射向定遠國公的隊伍。雖然定遠國公的士兵也舉起盾牌抵擋,但仍有不少人中箭倒地。

城北宣平門處,竇將軍率領的隊伍也遭遇了太子親率的禁軍。雙方一言不合,立即交戰。喊殺聲、兵器碰撞聲此起彼伏,很快,皇城外一片混亂。

禁軍和神策軍雖然人數占優,但定遠國公和竇將軍手下的將士多為邊疆精銳,作戰經驗豐富,一時間竟打得難解難分。

太子心中憂慮,正在緊急調兵遣將,突然傳來一陣喊殺聲。

“將軍,晉王和楚王突然出現在城外,正在攻擊叛軍后方!“一名傳令兵興奮地報告。

太子大吃一驚:“晉王和楚王?他們怎么會......“

朱雀門外,定遠國公的部隊遭遇了鄂王李玄策率領的神策軍頑強抵抗。鄂王箭無虛發,連斬定遠國公五名親衛,一時間威名大振。

定遠國公見局勢不妙,暗中命令士兵準備攻城器械。就在攻城車即將就位時,突然從左右兩側傳來一陣喊殺聲。定遠國公回頭一看,只見兩支人馬分別從東西兩側殺來,打的是晉王和楚王的旗號。

“晉王?楚王?他們怎么會......難道......“定遠國公心中一驚,意識到計劃可能已經敗露。

確實,晉王李玄成和楚王李玄鑫的部隊來勢洶洶,從兩側同時夾擊定遠國公的軍隊,造成了極大的混亂。兩支軍隊形成合圍之勢,將定遠國公的大軍團團圍住。

一時間,定遠國公腹背受敵,陷入絕境。秦王李玄浩看到這一幕,知道大勢已去,立即命令親信悄悄后撤,想要脫離戰場。

然而,就在秦王即將離開時,一道銀光閃過,一支利箭直取他的坐騎。那馬受驚長嘶,將秦王重重摔在地上。等秦王爬起來時,已經被楚王李玄鑫的人馬圍住。

“三哥,何必逃走?“楚王冷笑著走近,“既然已經做了,就要勇敢承擔后果啊!“

秦王知道自己已無退路,只得束手就擒。

戰場上,在晉王和楚王的加入下,局勢已經徹底明朗。竇將軍的部隊被全部殲滅,竇將軍本人也在戰斗中被太子手下的大將一刀斬殺。

定遠國公見大勢已去,欲率領殘部突圍,卻被鄂王率領的神策軍死死堵住。眼看著自己的部下一個個倒下,定遠國公終于絕望了。

“投降吧,定遠國公!“鄂王的聲音再次響起,“你已經輸了!“

定遠國公目光掃過四周,滿目瘡痍,尸橫遍野。他的軍隊已經所剩無幾,而城墻上的神策軍依然整齊威武。此時,太子也率領大隊人馬趕到,與鄂王形成合圍之勢。

定遠國公長嘆一聲,扔下了手中的佩劍。

“綁了!“鄂王一聲令下,幾名士兵立即上前,將定遠國公捆綁起來。

戰斗終于結束了。太子、鄂王、晉王和楚王率領各自的部隊,押解著定遠國公、秦王和其他被俘的將領,走向太極殿。

太極殿上,皇帝端坐龍椅,面色肅穆。臣子們站在兩側,個個噤若寒蟬。誰能想到今日朝中竟會發生如此大變故?

定遠國公、秦王等人被押到殿前,強迫他們跪下。

皇帝冷冷地看著他們,聲音中充滿了怒氣:“定遠國公,你可知罪?“

定遠國公抬起頭,眼中滿是不甘:“陛下,老臣只是為社稷著想,太子勾結奸佞,欺瞞陛下,老臣不得不……“

“住口!“皇帝怒喝一聲,“朕早已看穿了你的陰謀。你勾結邊關將領,拉攏秦王,意圖謀反,罪無可恕!“

定遠國公還想辯解,皇帝直接打斷:“來人,將定遠國公押下去,嚴加審問!至于秦王...“皇帝的語氣稍緩,“念在他是朕的兒子,又是被定遠國公蒙蔽,暫且圈禁宗正寺,待查明真相后再行處置。“

秦王跪伏在地,不敢抬頭,只聽見自己的心跳聲如雷鳴般響亮。

皇帝又道:“定遠國公黨羽,王大人等人,全部押入大牢,嚴加審問。這些亂臣賊子膽敢帶兵攻打皇城,實乃大逆不道!“

太子上前一步,恭敬地說:“父皇,那些被迫參與的士兵呢?他們多是受命行事,不知內情。“

皇帝思索片刻:“太子所言極是。那些士兵只是奉命行事,不知內情者,可免罪。但核心人物,殺!“

眾臣紛紛贊嘆皇帝的仁慈與明斷。

皇帝又轉向太子和鄂王:“太子、鄂王護駕有功,朕心甚慰。太子、鄂王你們很好,有你們在,朕心甚慰。“

太子和鄂王叩首謝恩。

皇帝看向晉王和楚王:“你二人雖然來得稍晚,但在關鍵時刻出手相助,朕也很高興。至于鎮國公世子世孫隨晉王救駕有功,賞賜絹帛各三十匹。“

晉王和楚王雖然心有不滿,但也只能領命謝恩。

皇帝繼續道:“至于王仆射,雖是王尚書的族親,本應流放,但念其隨晉王救駕有功,免其流放之刑,罷官吧!王家三代不得入仕。其他王氏族人全部流放。“

皇帝又對眾臣宣布:“今日之事,已經耽誤了早朝。接下來幾日,朝中事務太子和鄂王暫代處理,朕要養精蓄銳,親自審理定遠國公謀反一案!“

大臣們紛紛跪下,高呼“吾皇萬歲“。

就這樣,一場突如其來的叛亂被迅速平定。定遠國公、王大人等人被押入天牢,秦王被圈禁宗正寺,朝局暫時穩定下來。

太子和鄂王被留在殿上,與皇帝進一步商議。皇帝看起來疲憊不堪,但精神依然矍鑠。

“太子、鄂王,你們做得很好。“皇帝勉勵道,“這場叛亂雖然平定,但后續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尤其是你們的妻兒還在大慈恩寺,要立即接回來。“

太子恭敬地說:“父皇放心,兒臣會立即派人前往大慈恩寺,接韓昭訓回府。“

鄂王也說:“兒臣也會親自前往,接王妃和孩子回來。王妃剛生產不久,身子虛弱,需要照顧。“

皇帝點點頭:“你們去吧。朕......需要休息一下。這次要不是你們警覺,后果不堪設想。“

太子和鄂王告辭離開,各自準備前往大慈恩寺接妻兒回府。

與此同時,大慈恩寺內,蕭芷涵正在自己的禪房中翻閱佛經。她已經聽到了一些關于京城動亂的風聲,但具體情況還不清楚。就在她沉思之際,一名侍女匆匆進來。

“小姐,太子府和鄂王府的人來了,說是要接兩位小姐回府!“侍女緊張地說。

蕭芷涵微微一愣,隨即明白過來:“看來京城的事情已經結束了。去請他們進來吧。“

不多時,太子和鄂王親自來到禪院。兩人風塵仆仆,臉上還帶著些許疲憊,但看到蕭芷涵和蕭芷柔安然無恙,都松了一口氣。

“京城發生了什么事?“蕭芷涵關切地問道。

太子簡單講述了定遠國公帶兵攻打皇城被擊敗的經過,以及秦王被囚、定遠國公和王大人等人被投入大牢的結果。

“現在京城已經恢復平靜,但為了安全起見,我們必須立即帶你們回府。“太子說道。

蕭芷柔緊張地問:“那今后還會有危險嗎?“

鄂王握住她的手,溫柔地說:“不會了。定遠國公和竇將軍的叛亂已經被徹底平定,陛下已經下令嚴查他們的同黨。以后京城會更加安全。“

蕭芷涵若有所思,問道:“王大人也被抓了?“

太子點頭:“是的,他是定遠國公的心腹,這次叛亂的主要參與者之一。他已經被投入天牢,估計很快就會問斬,滿門抄斬。“

蕭芷涵聽到“滿門抄斬“四個字,心中閃過一絲復雜的情緒,但臉上并未表露。

“那我們現在就回府嗎?“蕭芷涵問道。

太子點頭:“是的,父皇特意叮囑我們要立即接你們回去。“

蕭芷涵看了看妹妹,蕭芷柔剛生產不久,確實不宜在寺中久留。于是她說:“那我們收拾一下,立即啟程。“

很快,姐妹倆收拾好行裝,在太子和鄂王的護送下,乘坐馬車返回京城。一路上,蕭芷涵心中思緒萬千,但臉上始終保持著平靜。

經過半日的顛簸,馬車終于抵達京城。城門處守衛森嚴,但看到太子和鄂王的旗幟,立刻放行。

城內街道上,百姓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小聲議論著今天發生的大事。看到太子和鄂王的隊伍經過,不少人跪下行禮,高呼“殿下千歲“。

太子和鄂王微笑著向百姓們點頭致意,顯得意氣風發。

馬車先到達太子府,太子親自扶著蕭芷涵下車。蕭芷涵向妹妹告別,目送鄂王府的馬車離去,然后在太子的陪伴下走進府中。

聽雨軒已經被重新打掃一新,香爐中燃著安神的香料,一切都布置得溫馨舒適。

“你先休息,我去向父皇復命。“太子關切地說,“今天你們坐了這么久的馬車,一定很累了。“

蕭芷涵點點頭:“殿下去吧,臣妾確實需要休息一下。“

太子離開后,蕭芷涵走到窗前,望著京城的方向出神。定遠國公和王大人被捕,這對她復仇計劃來說是個重大進展。但她內心深處隱隱有種預感,還有更大的秘密等待她發現。

“黑風婆婆。“蕭芷涵輕聲喚道。

似乎從空氣中浮現一般,黑風婆婆悄無聲息地出現在房間內:“小姐。“

“調查王大人和定遠國公的事情進行得如何了?“蕭芷涵問道。

黑風婆婆低聲答道:“京城發生叛亂后,我立即派人打探消息。現在王大人和定遠國公都被關在天牢中,據說皇上親自下令嚴加審問,準備抄家滅族。“

蕭芷涵眼中閃過一絲冷意:“我要去見他們。“

黑風婆婆吃了一驚:“小姐,這太危險了!天牢守備森嚴,豈是能隨意進出的地方?“

蕭芷涵冷笑:“我等這一天已經等了六年。今天,我必須親眼看著這些害我家破人亡的兇手,問個明白!“

黑風婆婆見蕭芷涵態度堅決,只好點頭:“那老身為小姐安排。不過,還需要等幾日,等風頭過去一些,皇城守衛放松警惕后再行動。“

蕭芷涵同意了這個建議,決定再等幾天。

接下來的幾天,京城內戒嚴漸漸放松,日常秩序逐漸恢復。定遠國公謀反案的審理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據傳,定遠國公和王大人已經招供,承認了謀反的罪行。

三天后的深夜,蕭芷涵換上一身夜行衣,悄悄離開太子府,在黑風婆婆的引領下,來到皇城天牢附近。

天牢周圍把守森嚴,但黑風婆婆早有準備:“小姐,咱們可以假扮成獄卒進去。我已經安排好了,今晚負責巡查的正是我們的人。“

蕭芷涵面容發生了細微的變化,看起來像是一個粗獷的男子。黑風婆婆也變換了容貌,兩人換上獄卒的服裝,大搖大擺地走向天牢入口。

果然,守衛并未阻攔他們,只是隨口問了幾句就放行了。

天牢內陰森森的,火把照亮了潮濕的石壁,空氣中彌漫著難聞的氣味。黑風婆婆帶路,蕭芷涵緊隨其后,兩人來到最深處的一間牢房前。

“定遠國公被關在這里。“黑風婆婆低聲道,“王大人在隔壁。“

蕭芷涵深吸一口氣,點點頭。黑風婆婆用鑰匙打開牢門,讓蕭芷涵進去,自己則留在外面警戒。

牢房內,昏暗的火光下,一個衣衫襤褸的老者蜷縮在角落里。聽到動靜,他抬起頭,露出一張憔悴不堪的臉龐。

這就是曾經權傾朝野的定遠國公李崇義?蕭芷涵心中冷笑,這才幾天,就被折磨成這副模樣了。

“又來審問?“定遠國公虛弱地問,聲音嘶啞,“我已經都招了,還要我說什么?“

蕭芷涵走近幾步,冷冷地說:“你不記得我了嗎,定遠國公?“

定遠國公愣了一下,仔細打量眼前的“獄卒“,疑惑地說:“你是誰?我不認識你。“

蕭芷涵輕輕一笑,解除了易容術,露出本來面目:“現在認識了嗎?“

定遠國公瞪大了眼睛,震驚地說:“你...你是...“

“我是蕭芷涵,禮部尚書蕭景柏的女兒。“蕭芷涵冷冷地說,眼中滿是憎恨,“六年前,你和王大人聯手陷害我父親,導致我們全家流放,父母雙亡。今天,我要你給我一個交代!“

定遠國公的臉上浮現出一絲苦笑:“原來是蕭大人的女兒。怪不得太子對你如此寵愛,原來你早就回京了,還進了太子府。“

蕭芷涵冷聲道:“不要轉移話題!我要知道當年的真相,為什么要陷害我父親?他對朝廷忠心耿恥,為何要遭此大難?“

定遠國公長嘆一聲:“蕭小姐,冤有頭債有主。當年之事,確實有我們的私心。你父親雖是忠臣,卻因你們蕭家蕭景文謀反而被牽連。朝廷律法森嚴,族人犯下大罪,身為族長難辭其咎。這是朝廷律法,并非我們能夠更改的。“

蕭芷涵眉頭一皺:“你什么意思?“

定遠國公慘然一笑:“蕭景文與藩王謀反,滿門抄斬是必然的。你父親雖無辜,但他既是族親,也是族長。罷官流放本就在清理之中。若非朝中有不少大臣為蕭大人求情,你們也可能是滿門抄斬的命運。“

蕭芷涵緊緊握拳,指甲深深陷入掌心的肉里,但她已感覺不到疼痛:“你們也敢說是在求情?求情會是流放?分明都在為自己的私心!“

定遠國公苦笑:“當然,我們也有自己的私心。朝中有些大臣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夠進入皇家,你百花宴上表現太過出眾,自然引起了很多臣子的妒忌。權力的游戲遠比你想象的要復雜得多。“

蕭芷涵如遭雷擊,腦中轟鳴一片。她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話,后退幾步,扶著墻壁穩住身形。

“但你們為何要選擇針對我父親?他明明是朝廷忠臣,享有盛名!“蕭芷涵質問道,聲音中帶著幾分顫抖。

定遠國公沉默片刻,才緩緩說道:“朝堂之上,風云多變。當年蕭景文謀反案發,威脅社稷安寧,朝堂震動。皇上依法處置而已。蕭大人身為族長,自然難辭其咎。至于流放而非處死,其實是皇上念及蕭大人往日功勞,已是格外開恩了。“

定遠國公停了停,又道:“當然我們幾個,確實各有心思。百花宴上,你風華絕代,引得太子、秦王、楚王都對你青眼有加。有人怕自己女兒失去機會,便借機推波助瀾。我不否認,我也有份。“

蕭芷涵聽完,面如死灰。她一直以為父親是因為族人謀反而受到牽連,卻不知也和自己有關。

“就在此時,外面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和說話聲,黑風婆婆急匆匆地閃進牢房:“小姐,有禁軍巡查,我們得趕緊離開!“

蕭芷涵還想繼續追問,但情況緊急,只得戀戀不舍地看了定遠國公一眼,重新易容,跟著黑風婆婆悄然離去。

離開天牢后,蕭芷涵久久不能平靜。定遠國公的話在她腦海中回蕩,如同一片烏云,籠罩著她的心。

“小姐,我們回府嗎?“黑風婆婆輕聲問道。

經過幾天的打探,蕭芷涵得知王尚書已經被關押在天牢最深處,而與父親情同手足的王仆射因為配合晉王救駕有功,免于流放之刑,只是被罷官,王家三代不得入仕。

一個雨夜,蕭芷涵換上一身夜行衣,在黑風婆婆的幫助下,悄悄溜出太子府,前往王仆射的住所。

王仆射即將啟程回鄉,府中大部分物品已經打包完畢。他孤身一人坐在書房,燭光搖曳,滿面愁容。

“王大人。“蕭芷涵輕聲道。

王仆射聞聲抬頭,看到一個黑衣人站在書房門口,大吃一驚:“你是誰?“

蕭芷涵摘下面巾,露出真容:“王大人還記得我嗎?“

王仆射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議地看著蕭芷涵:“蕭...蕭小姐?你怎么...你沒死?“

“讓你失望了,我沒死。“蕭芷涵冷冷地說,“我來是想問你,當年為何要參與針對我父親的彈劾?你們不是情同手足嗎?“

王仆射聽到這個問題,臉上露出痛苦的表情,久久不語。

“我已經從定遠國公那里得知了一些實情,就想來問問你,對我父親的事,你知道多少?“蕭芷涵冷聲問道。

王仆射長嘆一聲:“蕭小姐,這么多年了,你還在為你父親鳴不平?“

“當然,我父親是被冤枉的!“蕭芷涵激動地說,“他對朝廷忠心耿恥,從未有過二心!“

王仆射苦笑道:“是啊,你父親是個忠臣,這一點朝野上下都知道。我們曾是摯友,我比誰都清楚他的為人。但是...“

“但是什么?“蕭芷涵急切地問。

王仆射眼中閃過一絲復雜的情緒:“但是,我只是跟著定遠國公一起上奏,知道的不多。不過當陛下決定要處置某個人時,我們這些臣子,又能怎么辦呢?“

蕭芷涵心中咯噔一下:“你是說,當年父親的案子,不是你們一些大臣推動的?“

王仆射嘆息一聲:“蕭小姐,事已至此,我也不瞞你。當年蕭景文謀反一事,震驚朝野。按律法,族人犯下謀反大罪,同族當連坐。理論上,你父親作為朝廷重臣,與我一樣罷官歸鄉即可。但皇上在朝堂之上發怒,說蕭家'人多勢眾,不可小覷',暗示臣子們加重處罰。“

王仆射眼中滿是愧疚:“定遠國公等人立刻會意,趁機上奏,說蕭家罪人眾多,如若輕罰,恐難平民憤。當時,我也在那份奏折上署了名。雖然我與你父親交情深厚,但朝堂之上,進退兩難。如今想來,我確實有愧于你父親。“

“其實,我們都知道,皇上之所以如此,也有其政治考量。“王仆射低聲道,“朝堂之上,各方勢力盤根錯節,皇上可能擔心蕭家與右相一黨走得太近,影響朝堂平衡。“

蕭芷涵驚訝地看著王仆射:“你是說,皇上故意削弱蕭家的勢力?“

王仆射謹慎地點點頭:“皇上雄才大略,有開創大業之心。只是...手段上或許有些嚴厲。他暗示將蕭大人的處罰從罷官變成流放。定遠國公等人見風使舵,推波助瀾,才使得蕭大人全家遭此大難。“

蕭芷涵聽完,面色如霜。皇帝雖是明君,但為了自己的謀劃,還是什么其他原因?使得全家流離失所,父母雙亡。這份仇恨,她如何能輕易放下?

“王大人,你說這些,可有確鑿證據?“蕭芷涵強忍著心中的怒火,冷靜問道。

王仆射苦笑:“蕭小姐,朝堂之上,皇上一句話,往往只是一個眼神,一個手勢,我們臣子便心領神會。哪會有什么確鑿證據?定遠國公他們趁機落井下石罷了。“

蕭芷涵咬緊牙關,心中五味雜陳。皇帝身為九五之尊,當年面對蕭景文謀反,依法處理族人,但卻害得蕭家流離失所,父母雙亡。

“蕭小姐,我知道無論如何解釋,都無法彌補對你們家的傷害。“王仆射誠懇地說,“但我希望你能明白,朝堂之上,波詭云譎,很多時候身不由己。陛下應當也是權衡朝局平衡的無奈之舉。“

蕭芷涵冷笑一聲:“無奈之舉?我父親為朝廷鞠躬盡瘁,母親是朝中著名才女,我們全家上下無不對皇上忠心耿耿,就因為一個族親謀反,皇上就將我們全家流放?害得我父母雙亡,還說是無奈之舉?“

王仆射見蕭芷涵情緒激動,連忙寬慰道:“蕭小姐,請息怒。雖然皇上有錯,但如今你已為太子昭訓,妹妹也是鄂王正妃,未來還有許多路要走。聽我一句勸,復仇的道路沒有盡頭。眼下定遠國公和王尚書都將伏法,或許這也算是對你們的一種慰藉。“

蕭芷涵沉默片刻,眼中滿是復雜的情緒:“王大人,多謝你告訴我真相。“

回到太子府,蕭芷涵整夜未眠。王仆射的話在她腦海中回蕩,如同驚雷般震撼著她的心靈。

她從小被父親教導要忠君愛國,父親對皇帝忠心耿耿是朝野皆知的。即使在流放路上,父親也從未抱怨過皇帝,只是責怪族人蕭景文的叛逆行為。而今得知皇帝竟對蕭家如此處罰,暗示臣子們將蕭氏全族流放,導致父母在路上先后枉死,她心中無法平息的怒火與仇恨再次燃起。

“父親...母親...“蕭芷涵輕聲呼喚著,淚水無聲地滑落,“女兒定會為你們討回公道......“

然而,現實的無奈也令她心中苦澀。皇帝高高在上,九五之尊,手握生殺大權。她僅是太子的一名昭訓,又能做什么呢?太子是皇上的嫡長子,難道會為了她去責問自己的父親?

次日,太子來到聽雨軒,看到蕭芷涵面色蒼白,眼圈微紅,不禁關切地問道:“芷涵,你沒休息好嗎?是昨天的變故嚇著你了?“

蕭芷涵強顏歡笑:“多謝殿下關心,臣妾只是有些擔心妹妹。她剛生產不久,身體還很虛弱,這么多天了,不知是否安好。“

太子信以為真,安慰道:“你不必擔心,鄂王對你妹妹疼愛有加,一定會照顧好她的。若你放心不下,可以差人去鄂王府探望。“

蕭芷涵點頭道:“多謝殿下體恤。臣妾確實想去看看妹妹,不知殿下可否準許?“

太子笑道:“這有何難?我讓人備馬車,你現在就可以去鄂王府看望妹妹。只是你身子也虛弱,不要太過勞累。“

蕭芷涵恭敬地行禮:“多謝殿下。“

在太子的安排下,蕭芷涵乘坐馬車來到鄂王府,與妹妹蕭芷柔團聚。蕭芷柔看起來已經從驚嚇中恢復過來,正在院子里的搖籃旁哄著孩子。

見到姐姐到來,蕭芷柔欣喜地迎上前:“姐姐,你來了!“

蕭芷涵勉強擠出一絲笑容,擁抱住妹妹:“妹妹,昨天的事情沒嚇著你吧?“

蕭芷柔搖搖頭:“有夫君在,我不害怕。只是突然被接回來,有些措手不及。姐姐呢?你看起來臉色不太好。“

蕭芷涵輕聲道:“我沒事,只是擔心你和孩子。“

蕭芷柔拉著姐姐的手,來到搖籃旁:“看,他多可愛。夫君說小名叫辰兒,寓意晨星光輝,前途無量。“

看著搖籃中熟睡的嬰兒,蕭芷涵心中涌起一陣柔情。這個孩子,是蕭家和李家的血脈延續,是她妹妹幸福的見證。她輕輕撫摸孩子的小臉,喃喃道:“辰兒...好名字。“

蕭芷柔突然低下頭,聲音哽咽:“只可惜...他的弟弟沒能......“

蕭芷涵連忙安慰妹妹:“妹妹不要難過,上天已經賜給你一個健康的兒子,要珍惜眼前的幸福。“

姐妹倆相對無言,各自懷著心事。蕭芷涵不敢將自己得知的真相告訴妹妹,怕會給她帶來更大的打擊。而蕭芷柔也不提“夭折“的那個孩子,怕會勾起姐姐的傷心事。

正在這時,鄂王李玄策走了進來。看到蕭芷涵,他微微一愣,隨即上前行禮:“見過姐姐。“

蕭芷涵回禮:“見過鄂王殿下。臣妾冒昧前來,是想看看妹妹和孩子。“

鄂王微笑道:“姐姐客氣了。你們姐妹情深,互相關心是應該的。柔兒有你這樣的姐姐,是她的福氣。“

蕭芷涵看著鄂王對妹妹的疼愛,心中五味雜陳。她曾經為了復仇,將李玄策推給了妹妹,如今看來,這反而成了最好的安排。妹妹得到了真愛,而李玄策也是個值得托付終身的良人。

“姐姐,你要不要留下來用午膳?“蕭芷柔熱情地邀請。

蕭芷涵搖搖頭:“不了,太子還在等我回去復命。你好好休息,有空我再來看你。“

告別妹妹和鄂王,蕭芷涵乘坐馬車返回太子府。一路上,她的思緒越來越混亂。

回到太子府,蕭芷涵站在窗前,望著遠處的皇宮,眼中閃過一絲復雜的情緒。

“陛下并非不明事理之人,只是依法處置,陷害父親的是那些大臣......“蕭芷涵輕聲低語,“我之前的復仇方向......“

兩日后,宮中設宴,為新生的兩位皇孫祝賀。

蕭芷涵一襲淡紫色錦裙,懷抱嬰兒,隨太子一同進宮赴宴。她的臉色略顯蒼白,但神情鎮定,完美地掩飾著內心的波瀾。

鄂王李玄策和蕭芷柔也抱著孩子到場。姐妹倆相視一笑,卻都從對方眼中看出了一絲擔憂。

“你怎么了?臉色不太好。“蕭芷柔關切地問道。

蕭芷涵搖搖頭:“沒事,只是有些緊張。畢竟是第一次帶孩子覲見皇上。“

蕭芷柔點點頭,表示理解。她輕輕撫摸著懷中的嬰兒,溫柔地說:“辰兒,今天要見皇爺爺了,你可要表現得好一些。“

“辰哥兒。“蕭芷涵看著外甥,笑道,“這小名真好聽。“

蕭芷柔笑著點頭:“是啊,我和夫君都很喜歡這個名字。你家的孩子也很可愛,皇上給他賜名了嗎?“

蕭芷涵輕撫懷中嬰兒的臉頰,眼中滿是柔情:“還沒有呢,今日宴會上皇上要為他賜名。只是不知會賜什么名字。“她低聲對孩子說道,“小寶貝,不管皇上賜什么名字,你都是娘親的心肝寶貝。“

“快到時辰了,我們該入宮了。“太子來到她們身邊,溫和地說。

蕭芷涵點點頭,深吸一口氣,低頭看了看懷中的嬰兒。這個小生命陪伴她已有一個多月,每天晚上她都會親自哄他入睡,清晨第一件事就是看他是否安好。不知不覺間,這個孩子已經占據了她心中一塊柔軟的地方。她輕輕撫摸孩子的小臉,在他額頭落下一個輕吻,然后跟隨太子走向太極殿。

太極殿上,皇帝端坐龍椅,面帶微笑。皇后和眾位嬪妃分列兩側,眼中滿是期待。太子和鄂王帶著各自的妻兒上前,恭敬地行禮。

“兒臣參見父皇、母后。“太子和鄂王齊聲道。

蕭芷涵和蕭芷柔也跟著行禮:“臣妾參見父皇、母后。“

“免禮。“皇帝輕輕揮手,眼中閃爍著慈愛的光芒,“朕的兩個小孫兒呢?抱上來讓朕看看。“

太子和鄂王恭敬地將孩子遞給宮女,宮女們小心翼翼地將兩個嬰兒抱到皇帝面前。

皇帝仔細端詳著兩個孩子,點點頭,滿意地說:“兩個孩子都是北唐未來的棟梁。太子之子,賜名李元琮,取自'琮琤',寓意德才兼備。鄂王之子,賜名李元珂,取自'金玉之珂',寓意貴重珍貴。“

蕭芷涵和蕭芷柔齊聲謝恩:“謝皇上賜名。“

蕭芷涵低頭看著自己的孩子,心中暗道:“元琮,好名字。“雖然是皇帝所賜,但不得不承認,這個名字確實很適合她的孩子。這一個多月來,她已經與這個孩兒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每天晚上都要親自哄他入睡,每天清晨醒來第一件事就是看看他。元琮也仿佛認得她,每次見到她就會咯咯笑,小手緊緊抓住她的手指不放。

但當蕭芷涵抬頭看向皇帝時,心中又涌起了復雜的情緒。站在皇帝面前,她想起了父親在流放路上的憔悴,想起了母親臨終時的淚水,想起了族人們的痛苦呻吟...這一切,皆因這位看似慈祥的皇帝一念而起,就將她全家推入深淵。

如今他賜名給自己的孩子,不僅是恩寵,更是將孩子的命運與皇室緊緊相連。蕭芷涵心中百感交集,既是為孩子獲得身份地位而欣慰,又為父母的冤屈而心痛。

“太子妃,你起來說話。“皇帝突然開口,嚇得蕭芷涵一驚,以為是在叫她。

太子妃連忙上前行禮:“臣妾在。“

“太子和鄂王的孩子都很好,你作為正妃,要多加照顧。“皇帝和藹地說。

“臣妾遵旨。“太子妃恭敬地回答。

然后,皇帝的目光轉向蕭芷涵:“韓昭訓,你也起來說話。“

蕭芷涵心中一震,強作鎮定地上前一步,行禮道:“臣妾在。“

“你和鄂王妃是姐妹?“皇帝問道。

蕭芷涵點頭:“回陛下,臣妾與鄂王妃確是同胞姐妹。“

皇帝微微一笑:“難怪你們長得如此相像。一個嫁給太子,一個嫁給鄂王,姐妹情深,一同為皇家開枝散葉,這是皇家的福氣啊。“

蕭芷涵低頭,不敢直視皇帝的眼睛:“陛下謬贊,臣妾不敢當。“

皇帝又道:“朕聽說你們來自西域,家族在商路上頗有建樹?“

蕭芷涵恭敬地回答:“回陛下,臣妾家族在西域確有些商道,但比起北唐的繁榮富強,不過是滄海一粟。“

皇帝微微頷首:“謙虛是美德。你在太子身邊要好好輔佐,為太子分憂。“

“臣妾謹遵圣命。“蕭芷涵恭敬地回答,心中的波瀾已逐漸平息。

宴會結束后,回到太子府,蕭芷涵將小元琮放在搖籃中,輕輕哄他入睡。看著孩子安穩的睡顏,她的眼神柔和了許多。

“元琮,我的好孩子。“蕭芷涵輕聲道,“娘親會保護你,會讓你平安長大,會一直陪伴在你身邊。“

待孩子熟睡后,蕭芷涵站在窗前,望著夜空。月光如水,灑在庭院之中,恍如隔世。

方老濕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原县| 郸城县| 巴南区| 宝兴县| 姜堰市| 西华县| 安阳市| 苏尼特左旗| 灵台县| 游戏| 莎车县| 孟津县| 樟树市| 安溪县| 高州市| 松潘县| 玉屏| 抚松县| 建德市| 晋中市| 扎兰屯市| 射阳县| 运城市| 灯塔市| 克拉玛依市| 温州市| 富宁县| 恭城| 永州市| 清河县| 怀宁县| 兴宁市| 鲜城| 阳春市| 大厂| 海门市| 花垣县| 双江| 乐业县| 射洪县| 建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