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風拂過沁芳宮的回廊,帶來了盛夏的溫暖和花香。蕭芷涵站在亭中,望著遠處的皇宮建筑,心中思緒萬千。自從延德帝登基以來,已經過去了三個月。這三個月里,她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一個復仇心切的女子,到如今的蕭貴妃,她走過了一條不可思議的道路。
蕭家的冤屈已經洗清,父母的名譽得到恢復,那些參與陷害蕭家的人也受到了應有的懲罰。這本該是她夢寐以求的結果,但此刻的她卻感到一種難以言喻的空虛。復仇的火焰熄滅后,留下的只有滿目瘡痍和無盡的孤寂。
“小姐,小皇子醒了?!按合阕哌^來,輕聲提醒道。
蕭芷涵收回思緒,微微一笑:“好,我這就去看他。“
回到內室,元琮正在搖籃里咿咿呀呀地自言自語,小手小腳不停地舞動著??吹绞捾坪M來,他立刻露出一個燦爛的笑容,伸出小手,似乎在向她索抱。
“元琮,想娘親了?“蕭芷涵輕柔地將孩子抱起,溫柔地親吻他的小臉頰。這個孩子雖然不是她親生的,但朝夕相處的日子里,她早已將他視為己出,傾注了全部的母愛。元琮成了她在這深宮中唯一的安慰和依靠,也是她生活的全部意義。
抱著元琮在宮中漫步,蕭芷涵開始琢磨后宮的各種關系。作為貴妃,她的地位僅次于皇后徐氏?;屎笮焓想m出身鎮國公府,但自幼在京城長大,與南疆徐家往來甚少。延德帝當初娶徐氏為妃,便是為了安撫鎮國公,平衡朝中勢力。有趣的是,多年來皇后一直未能懷孕。
除了皇后,還有昭儀、婕妤等嬪妃,雖然表面恭敬,但暗地里對她這個新寵充滿嫉妒。
蕭芷涵深知,要在這個復雜的環境中生存下去,她必須小心應對,既不能過于強勢引起眾人排擠,也不能太過軟弱讓人輕視。她需要建立自己的勢力,安插心腹,了解宮中每一個角落的動向。
黑風婆婆不知何時已經站在蕭芷涵身邊:“小姐,皇后那邊的蓉嬪和婕妤李氏最近走得很近,似乎在密謀什么?!?/p>
蕭芷涵輕輕撫摸著元琮的小手:“蓉嬪出身鎮國公府的分支,與皇后是遠房表姐妹;李婕妤則是太上皇時期的舊人,對皇后很是恭敬。她們走得近并不奇怪。密切關注就是了,不必太過擔心?!?/p>
黑風婆婆點頭道:“小姐明鑒。對了,我已經按照您的吩咐,將春香安排在掌宮女的位置上,她可以幫我們了解宮中許多消息?!?/p>
蕭芷涵滿意地點點頭:“很好。多安排一些可靠的人手在宮中各處,尤其是皇后、蓉嬪和李婕妤身邊。知己知彼,才能未雨綢繆?!?/p>
就在此時,一名小太監快步走來,恭敬地行禮:“啟稟貴妃娘娘,皇上召您前往御書房?!?/p>
蕭芷涵微微一愣,隨即微笑道:“知道了,我這就去?!八龑⒃唤o侍女,整理了一下衣衫,在小太監的引領下前往御書房。
皇宮的春日陽光明媚溫暖,照在宮墻上,反射出柔和的光芒。御書房位于皇宮深處,是皇帝處理政務的地方。蕭芷涵進入前,先在門外稍作停留,平復了一下心情,然后才輕輕推門而入。
延德帝正在案前批閱奏折,見蕭芷涵進來,臉上露出笑容:“愛妃來了,坐吧?!?/p>
蕭芷涵恭敬地行禮后,在皇帝示意的位置坐下:“陛下召喚妾身,可是有要事?“
延德帝放下手中的奏折,指著案上的一封信箋:“魏王的信剛到,他已經開始與南疆諸部落接洽,但彼此間還不太信任,需要時間溝通。“他將信遞給蕭芷涵,“信中有問到你妹妹。“
蕭芷涵接過信,仔細閱讀。信中,李玄策詳細匯報了南疆的情況,尤其是鎮國公勢力的分布和與各部落的關系。他提到鎮國公徐浩天在南疆已經根深蒂固,各部落或因懼怕或因利益,大多與徐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要想瓦解這樣的勢力,非一日之功。
“陛下,“蕭芷涵將信放回桌上,“魏王此行并不輕松。鎮國公徐家在南疆經營多年,根基深厚,要想撼動,確實需要時間和耐心。“
延德帝點頭道:“朕明白。鎮國公此前在朝中也很有影響力,若非魏王暗訪發現其罪行,父皇和朕都還蒙在鼓里?!八D了頓,看向蕭芷涵,“不過這些事還是暫且保密,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猜疑和擔憂。“
蕭芷涵點頭應允:“陛下說得是,妾身不會對外透露分毫。“
延德帝看著蕭芷涵,語氣變得溫和:“愛妃,朕有一事相求?!?/p>
蕭芷涵連忙道:“陛下但說無妨,妾身必當竭力而為?!?/p>
延德帝笑道:“朕知道皇后對你多有提防,但朕希望你能盡量與她和平相處?;屎鬄槿颂故帲郧闇睾停莻€值得尊敬的人?!?/p>
蕭芷涵點頭應允:“陛下放心,妾身定會尊敬皇后,與她和睦相處。“
延德帝滿意地點頭,又問起元琮的情況。蕭芷涵詳細匯報了孩子的健康狀況和最近的進步,引得皇帝頻頻點頭,臉上滿是喜愛之色。
“說起孩子,“延德帝突然道,“太上皇昨日又提起元琮,說想見見他。朕想,明日帶你和元琮一同去壽安宮看望太上皇,你覺得如何?“
蕭芷涵一時語塞,但很快恢復平靜:“陛下體恤先皇,妾身自當遵從。只是...元琮年幼,不知能否承受路途勞頓?!?/p>
延德帝笑道:“壽安宮就在宮中,又不是要出遠門。元琮雖小,但身體健壯,一小段路程應該不成問題。“
見皇帝已經決定,蕭芷涵不便再推脫,只能點頭應允:“陛下圣明,妾身明日準備妥當,隨陛下一同前往?!?/p>
談話結束后,蕭芷涵告退離開。回沁芳宮的路上,她心事重重。太上皇頻頻要見元琮,究竟是單純的長輩疼愛,還是有什么深意?
次日一早,蕭芷涵精心打扮了自己和元琮,按時在宮門口等候。延德帝駕到后,三人一同前往壽安宮。
壽安宮內,太上皇正在庭院中品茶賞花。見到延德帝和蕭芷涵帶著元琮到來,他臉上露出喜色:“皇兒來了,快坐?!坝謱κ捾坪溃百F妃也坐?!?/p>
蕭芷涵恭敬地行禮,坐在一旁。太上皇立即示意她將元琮抱來,他要好好看看這個孫兒。
元琮似乎對太上皇很有好感,竟然主動伸出小手,想要抓太上皇的胡須。太上皇不但不惱,反而開懷大笑:“好孩子,有膽量!來,讓爺爺抱抱?!罢f著,他小心翼翼地將元琮抱在懷中,神色間滿是慈愛。
延德帝看著這一幕,笑道:“父皇,元琮很喜歡您。“
太上皇點點頭:“這孩子聰明,眼神靈動,將來必成大器。“他看向蕭芷涵,突然道,“貴妃,朕有些話想單獨和你談談,可好?“
蕭芷涵略感詫異,但還是點頭答應:“妾身遵命。“
延德帝有些意外,但沒有多言,起身道:“那兒臣先去看看花園的新景,待會再來?!?/p>
待延德帝離開后,太上皇示意蕭芷涵坐近些,然后突然開口道:“關于蕭家的事,朕一直想和你好好談談?!?/p>
蕭芷涵心中一緊:“不知太上皇有何吩咐?“
太上皇輕嘆一聲:“蕭家案,朕心中一直有愧。蕭景柏是個好官,朕也很欣賞他的才干和為人。只是......“他頓了頓,“朝堂之上,有時不得不權衡利弊,做出些違心的決定?!?/p>
蕭芷涵保持沉默,靜待下文。太上皇的道歉讓她有些意外,但并未完全放下戒備。
“你可知道,“太上皇繼續道,“當年蕭家在京城有多少人在朝中為官?“
蕭芷涵搖搖頭:“妾身當時年幼,對朝中事務知之甚少?!?/p>
太上皇看著遠處的花園,仿佛在回憶往事:“當時蕭家在京150余人,就有20人在朝中為官。其余各地不知凡幾。而京城文官有你父親禮部尚書蕭景柏,武有輕車都尉蕭百川。此外,各部都有蕭家族人或親屬?!八D向蕭芷涵,眼神犀利,“你覺得,若任其發展下去,蕭家會成為什么?“
蕭芷涵沉默良久,輕聲道:“世家?!?/p>
“正是如此!“太上皇語氣變得嚴肅,“世家門閥確實風光,但也是國之大患。他們把持朝政,壟斷科舉,使寒門子弟難以出頭,百姓怨聲載道。世家一旦形成,便如頑疾纏身,難以根除。他們在地方上擁有龐大的人脈和勢力,甚至能左右朝廷政令的執行。許多本該惠及百姓的政策,到了他們手中,便成了謀私的工具。興建水利,他們截流占用;發放賑災糧款,他們貪污克扣;招募勞役,他們排除異己。“
太上皇神色凝重,繼續道:“更為可怕的是,世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權力傳承體系。家族子弟從小接受精英教育,幾乎壟斷了科舉的名額,使得寒門學子即便再有才學,也難以出頭。朝堂之上,他們相互提攜,彼此照應,形成了一張看不見的網,將朝廷牢牢控制。各部門的要職幾乎被幾大世家所把持,政令推行全憑他們的意愿。這樣的局面,對國家而言,是何等的危險!“
他略作停頓,語氣更為沉重:“最令人憂心的是,世家甚至會跨越朝代更迭,成為一股永恒的勢力。無論哪個皇帝在位,他們都能左右朝政。這種力量,足以威脅皇權的穩固。朕和歷代先皇都在努力打壓和瓦解世家勛貴,就是為了后世子孫能安穩地坐在那個位子上,讓百姓有那么一絲出人頭地的機會。“
蕭芷涵不由得想起了父親生前的教誨。他常說,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非謀私利、結黨營私。此刻聽太上皇講述世家的危害,她不禁對父親的為人更加敬佩。
太上皇撫摸著元琮的小臉,語重心長地說:“將來有一天,元琮會坐在那個位子上的。你覺得,到那時他該怎么做?他會怎么做?“
蕭芷涵沒有立即回答,而是深深陷入思考。她從未想過這個問題,但太上皇的話卻讓她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對朝廷的認知。
“就像現在的鎮國公,“太上皇繼續道,“皇兒已經和你說了吧,我們要瓦解鎮國公的勢力,就是為了還南疆一個太平,給南疆的百姓一點活路。那里的百姓在鎮國公的壓迫下,生不如死。徐家在南疆一手遮天,百姓只知有徐家,不知有皇上。這和世家有什么區別?“
蕭芷涵終于開口:“太上皇所言極是。小民微賤,若無朝廷庇護,只能任人宰割。世家門閥雖是國之棟梁,但若勢力過大,確實會危及社稷。“
太上皇滿意地點點頭:“你能理解這一點很好。蕭景柏是個難得的清官,但蕭家其他人卻未必如此?!罢f著,他從袖中取出一疊文書,遞給蕭芷涵,“這些是當年查抄蕭家時的實證。你可以看看。“
蕭芷涵接過文書,仔細翻閱。這些文書詳細記錄了蕭家族人的種種不法行為:有的收受賄賂,有的徇私舞弊,還有的勾結地方豪強,欺壓百姓。尤其是蕭景文,不僅收受賄賂,還私通藩王,意圖謀反。蕭芷涵雖然對此早有耳聞,但親眼看到確鑿證據,心中仍是震驚不已。
“蕭景文勾結藩王謀反一事并非空穴來風?!疤匣收Z氣沉重,“雖然證據有一部分是后來臣子們添油加醋,但蕭景文確實有不軌之心。若非及時發現,后果不堪設想?!?/p>
蕭芷涵看完文書,心中五味雜陳。父親蕭景柏一生清廉自守,但族人卻多有不法之舉。難怪朝廷要對蕭家進行打壓,只是苦了她那清白的父親。
“蕭景柏的才能和品性,朕一直很欣賞?!疤匣士粗捾坪Z氣柔和了些,“當年在處置蕭家一事上,確實有些過于嚴厲。但朕的初衷,是為了維護朝廷的平衡,防止世家勢力過大。蕭景柏若在天有靈,想必也能理解朕的苦衷?!?/p>
蕭芷涵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平復內心的波瀾:“太上皇高見。妾身受教了。“
“好孩子,“太上皇慈祥地看著她,“朕知道你心中有怨,但希望你能看到更大的圖景?;始?、朝廷和天下百姓的利益,有時候會高于個人和家族的利益。將來元琮長大了,你也要教導他明白這個道理。“
蕭芷涵點點頭,看著懷中的元琮,心中有了新的認識。她一直以復仇為己任,卻忽略了更為宏大的格局。父親生前常說,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這才是真正的抱負。若父親知道自己一心復仇,不顧百姓疾苦,恐怕會很失望吧。
談話間,延德帝已經回來了。他看到太上皇和蕭芷涵談得投機,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父皇和愛妃聊得如何?“
太上皇笑道:“聊得很好。貴妃知書達理,朕很喜歡。你有福氣啊,找到這樣一位賢內助?!?/p>
延德帝看向蕭芷涵,眼中滿是愛意:“是啊,愛妃不僅美貌出眾,更有過人的智慧和見識。朕每次遇到難題,總能從她那里得到啟發。“
蕭芷涵謙虛地回應:“陛下謬贊了。妾身不過是偶有淺見,能夠為陛下分憂,是妾身的福分?!?/p>
三人又閑聊了一會兒,主要是關于元琮的成長和教育問題。太上皇特別強調了皇家子弟的教育應當從小抓起,既要學習經史子集,又要接受武藝訓練,全面發展。延德帝對此很是贊同,表示會為元琮選擇最好的師傅,確保他得到最好的教育。
告別太上皇后,延德帝和蕭芷涵帶著元琮回到了沁芳宮。路上,延德帝好奇地問道:“父皇和你談了些什么?看你們聊得很投機?!?/p>
蕭芷涵猶豫片刻,如實回答:“太上皇主要談了蕭家的事,以及世家門閥對朝廷和百姓的影響。他還提到了鎮國公徐家在南疆的所作所為,與當年的世家門閥十分相似。“
延德帝若有所思:“父皇向來重視這個問題。他曾多次對朕說,治國之要,在于平衡。既要用人之長,又要防其做大。世家門閥若是忠心朝廷,確實是國之棟梁;但若是尾大不掉,就會成為國之大患。“
蕭芷涵點點頭:“太上皇目光如炬,妾身受益良多?!?/p>
延德帝看了她一眼,眼中帶著欣賞:“愛妃能明白這個道理很好。有些人一生都困在個人得失中,看不到更大的格局。朕相信,愛妃定能超越這些,成為朕的賢內助。“
回到沁芳宮后,蕭芷涵獨自一人來到后花園,靜靜地思考著今天的談話。太上皇的話讓她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復仇計劃和對朝廷的認知??吹侥切┐_鑿的證據,她無法再對蕭家族人的不法行為視而不見。如果蕭家確實有人勾結藩王謀反,如果蕭家確實有人借著家族勢力收受賄賂,那么朝廷對蕭家的打壓是否真的完全錯誤?
她想起了父親蕭景柏的為人。父親一生清廉自守,從不徇私舞弊,也從不利用家族勢力謀取私利。他常說,為官一任,當為百姓謀福祉,而非為己謀私利。想到這里,蕭芷涵不禁捫心自問:如果父親活著,他會贊同自己的復仇計劃嗎?他會希望自己不顧朝廷和百姓的利益,一味追求個人的復仇嗎?
當晚,蕭芷涵久久無法入睡。太上皇的話語猶在耳邊,那些文書上的證據也浮現在眼前。她翻來覆去,思緒萬千。
“太上皇的話,確實有道理?!笆捾坪p聲自語,“但當年父母死于流放途中,這份痛苦與仇恨,又豈是輕易就能放下的?“
黑風婆婆推門而入,看到蕭芷涵還未就寢,輕聲問道:“小姐還在想太上皇的話?“
蕭芷涵點了點頭,苦笑道:“婆婆,你說父親知道他的族人做了這些事,會是什么感受?“
黑風婆婆沉思片刻,緩緩道:“據老身所知,蕭大人一向正直清廉,最痛恨的就是貪污受賄、欺壓百姓之事。若他知道族人有此行徑,必定痛心疾首,甚至會親自彈劾。“
“我也是這么想的?!笆捾坪p嘆一聲,“只是...我一直以為當年流放蕭家純粹是朝中權貴的陰謀,卻沒想到其中還有這么多復雜的因素?!?/p>
黑風婆婆沉默良久,終于開口:“小姐,世上之事,從來都不是非黑即白。就像太上皇所說,蕭大人清廉正直,但蕭家其他人卻未必如此。朝廷打壓蕭家,有政治考量,也有對付貪官的意圖。只是最終連蕭大人這樣的忠臣也牽連其中,確實令人扼腕?!?/p>
蕭芷涵陷入沉思。黑風婆婆說得對,世事往往復雜糾結,很難簡單地分出對錯。當年流放蕭家,對朝廷而言或許是必要的政治手段,但對蕭家人來說卻是天大的災難。復仇的初衷也許沒錯,但若是不分青紅皂白,只看到朝廷的錯,而忽視一些族人確實有不法行為的事實,也不夠公正。
一夜思索,天明時分,蕭芷涵終于想通了一些事情。她意識到,復仇的道路或許不該如此單一。真正重要的,是為父母討回公道,還原真相,而非一味地報復那些參與其中的人。更重要的是,作為元琮的母親,她應該為孩子考慮,為他創造一個穩定、和平的成長環境,而非將他卷入無休止的仇恨漩渦中。
晨光熹微,蕭芷涵起身梳洗,準備好一天的朝服。今天她決定以一個全新的姿態面對宮廷生活,不再被復仇的念頭所困,而是真正地考慮如何輔佐延德帝治理國家,為百姓謀福祉。
恰在此時,一名宮女急匆匆地跑來:“娘娘,大慈恩寺送來消息,說魏王妃生病了,情況不太好。“
蕭芷涵心中一驚:“怎么回事?“
宮女連忙解釋:“據說魏王妃前幾日突感不適,請了大夫看診,說是憂思過度,氣血不順。昨晚更是高燒不退,神志不清。大慈恩寺的主持特意派人來報信,希望娘娘能前去探視?!?/p>
蕭芷涵立刻變了臉色:“立即備車,我要去大慈恩寺?!稗D向黑風婆婆,“婆婆,你留在宮中照顧元琮,如果皇上問起,就說我去看望生病的妹妹。“
黑風婆婆點頭答應,立刻去安排一切。不一會兒,馬車就已備好,蕭芷涵匆匆乘車前往大慈恩寺。
蕭芷涵緊握妹妹的手,心痛不已:“傻丫頭,怎么把自己弄成這樣?夫君在南疆為國效力,你在這里好好養胎就是,何必憂慮過度?“
蕭芷柔勉強一笑:“姐姐,我沒事,只是想念夫君,又擔心他在南疆的安危。聽說南疆局勢復雜,我怕...“
“別怕,“蕭芷涵輕聲安慰,“魏王武藝高強,又有皇上的密旨在身,定能平安歸來。你現在最重要的是照顧好自己和孩子,不要讓他回來見到你這副樣子?!?/p>
蕭芷柔點點頭,眼中含淚:“姐姐,我聽說南疆情況復雜,夫君此去是為了整頓南疆局勢。只是我擔心南疆勢力過大,會對夫君不利?!?/p>
蕭芷涵輕嘆一聲:“芷柔,這些朝廷機密之事,你是從何處得知的?“
“夫君臨行前告訴我的,“蕭芷柔低聲道,“他說此行兇險,但為了朝廷,為了南疆百姓,他必須去做這件事。姐姐,你說夫君會不會有危險?“
蕭芷涵心中既感動又擔憂。李玄策在南疆面臨的危險比想象中更大,但他仍選擇挺身而出,實在難得。她握緊妹妹的手:“魏王此行確實不易,但他有皇上支持,又有諸多暗中接應的力量。只要計劃得當,應當無恙。你且安心養病,不要再胡思亂想。“
幾日后,蕭芷柔的病情有所好轉,可以起床活動了。蕭芷涵每日派人往來京城和大慈恩寺,既照顧妹妹的起居,又不耽誤宮中的職責。
回到宮中,蕭芷涵發現元琮似乎長大了許多,小臉胖了一圈,笑容更加燦爛。他看到蕭芷涵回來,立即咿咿呀呀地叫著,伸出小手要抱抱。
黑風婆婆在一旁笑道:“小皇子這幾日好生可愛,皇上每日必來看他,昨日還親自抱著他在花園里走了一圈,引得眾嬪妃艷羨不已。“
蕭芷涵將元琮抱在懷中,輕輕拍著他的背:“想娘親了嗎?“元琮似乎聽懂了,小臉蹭著蕭芷涵的脖頸,發出舒服的咕嚕聲。
就在此時,小太監進來通傳:“皇上駕到!“
蕭芷涵連忙起身,抱著元琮迎出門去。延德帝快步走來,臉上掛著笑容:“愛妃回來了?魏王妃的病情如何?“
蕭芷涵行禮道:“多謝陛下關心,妹妹的病已有好轉,只是身子還虛弱,需要調養?!?/p>
延德帝點頭,接過元琮抱在懷中:“這幾日元琮長大了不少,越發壯實了。“他輕輕顛了顛,惹得元琮咯咯笑起來。
蕭芷涵微笑道:“是啊,他胃口良好,每日都能多吃一點?!?/p>
延德帝逗弄了一會兒元琮,突然正色道:“有件事要和愛妃商量。朕最近在考慮推行一系列新政,想聽聽愛妃的意見?!?/p>
蕭芷涵有些意外,但立刻恭敬地說:“陛下盡管說,妾身洗耳恭聽?!?/p>
延德帝將元琮交給侍女,然后和蕭芷涵在庭院中的石桌前坐下:“朕想從減輕百姓賦稅開始,尤其是那些貧困地區。據前線戰報,邊境百姓苦不堪言,不少人甚至逃亡他鄉,以避重稅?!?/p>
蕭芷涵思索片刻,緩緩道:“陛下仁心可鑒。確實應當首先減輕百姓負擔,尤其是邊境和貧困地區。不過,稅收減少,國庫收入勢必下降,這對朝廷財政會有影響。“
延德帝點頭:“愛妃考慮周全。朕已有計劃,準備裁減冗官,削減皇室開支,嚴懲貪污,以補國庫之虧。此外,朕還準備鼓勵商業發展,增加關稅收入,長遠來看對國庫反而有利?!?/p>
蕭芷涵眼中閃過一絲贊賞:“陛下英明。妾身以為,除此之外,還可以考慮幾點:一是清查各地豪強占田情況,將不合法占有的土地歸還給百姓,既可增加耕地,又能減輕百姓負擔;二是興修水利,保障農田灌溉,促進農業發展;三是改革科舉制度,讓更多寒門子弟有機會入仕,為朝廷注入新鮮血液?!?/p>
延德帝驚訝地看著蕭芷涵:“愛妃的見識果然非同一般。這些想法與朕不謀而合。尤其是科舉改革,朕早有意為之,只是擔心觸及世家利益,引起反彈。“
蕭芷涵微微一笑:“陛下,改革之路從來不易,但利國利民之事,終究要有人去做。正如太上皇所言,世家門閥若不加以控制,終將成為國之大患。陛下既有此心,妾身愿盡綿薄之力,助陛下一臂之力?!?/p>
延德帝握住蕭芷涵的手,眼中滿是感動:“有愛妃相助,朕何愁大業不成?“
從那天起,蕭芷涵開始全心全意協助延德帝推行新政。她不僅提供建議,還幫助篩選忠心可靠的官員,組建改革團隊。在她的建議下,延德帝頒布了一系列針對世家的措施:
首先是限制世家子弟壟斷科舉的局面。新政規定,同一家族在一科中考中進士的人數不得超過三人,超出部分自動延至下科。這一規定雖引起世家不滿,但給了寒門學子更多機會,得到了民間的廣泛支持。
其次是清查世家大族的土地占有情況。延德帝下令各地方官員清查豪強不合法占有的土地,并將這些土地重新分配給無地農民。此舉雖觸動了一些世家的利益,但大大增加了耕地面積,提高了農業產量。
第三是限制同一家族在朝中任職的人數和職位。新規定要求,同一家族在朝廷中任職的人數不得超過五人,且不得有三人及以上在同一部門任職。這一規定打破了世家把持朝政的局面,使得更多有才之士有機會入仕。
此外,延德帝還推行了一系列惠民政策:減免邊境和貧困地區的賦稅;在災區發放救濟糧;興修水利,保障農田灌溉;鼓勵商業發展,增加就業機會。這些政策大大提高了百姓的生活水平,贏得了民心。
蕭芷涵不僅在政策上給予建議,還親自參與救災和慈善活動。她經常派人去貧困地區了解民情,并拿出自己的俸祿救濟貧民。在她的倡導下,宮中眾嬪妃也紛紛效仿,形成了一股慈善風氣。
最令朝野矚目的是對貧寒進士的啟用。延德帝在蕭芷涵的建議下,特別關注那些近年來考取功名后卻因家世寒微而被閑置的貧寒進士。這些人雖然通過科舉取得功名,卻因缺乏家族背景和人脈支持,長期得不到重用,只能在邊遠地區擔任閑職,甚至有的淪為無職可任的“白身“進士。
延德帝下令全面清查近五年來被閑置的貧寒進士,對他們的才學、品德進行重新評估。經過嚴格篩選,一批有才華、有抱負的貧寒進士重獲重用,被委以重任。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王文博。王文博出身貧寒,父親是一名普通木匠,他靠著頑強的毅力和超人的智慧,三年前高中進士。然而因為沒有家族背景,一直被安排在邊遠山區擔任縣尉,才華埋沒。延德帝得知后,親自召見了他,通過談話發現王文博不僅學識淵博,更有獨到的治國見解。于是破格提拔他為工部郎中,負責水利建設的規劃和監督。
王文博不負重望,上任后立即著手整頓水利系統,制定了一套科學合理的水利建設方案。他親自帶隊勘測各地河道,因地制宜地設計水利工程,既保障農田灌溉,又有效防范洪澇災害。短短一年內,他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就解決了三個省的灌溉問題,大大提高了農田產量,百姓受益匪淺。
除了王文博,還有十幾位被閑置的貧寒進士得到重用。有的被派往地方擔任知府、知縣,有的被安排在京城各部任職。這些進士雖然缺乏人脈和背景,但他們大多出身寒門,深知民間疾苦,施政時更加關心百姓利益,得到了民眾的廣泛好評。
為了確保這些貧寒進士能夠勝任新職,延德帝還特別為他們安排了經驗豐富的前輩作為導師,定期指導和交流。這種師徒制度很快在官場中流行開來,大大提高了年輕官員的成長速度。
這些舉措被民間稱為“延德新政“,贏得了廣泛的贊譽。百姓們紛紛稱頌延德帝和蕭貴妃的仁德賢明,感謝他們為國家和百姓所做的貢獻。
就在蕭芷涵和延德帝忙于推行新政的時候,李玄策從南疆返回了京城。他秘密返京,直接入宮向延德帝匯報。
御書房內,李玄策向延德帝詳細匯報了南疆的情況。他說,經過多次與南疆各部落的接觸和溝通,已經有七個大部落同意與朝廷合作,共同對抗鎮國公。這些部落雖然表面上仍與鎮國公往來,但已經暗中派人與李玄策保持聯系,隨時準備行動。
“南疆形勢復雜,鎮國公的勢力根深蒂固?!袄钚叱谅暤溃耙胍慌e瓦解徐家在南疆的勢力,恐怕需要更多時間和耐心。“
延德帝點點頭:“朕明白。太急切反而會打草驚蛇,讓徐家警覺。魏王有何計策?“
李玄策思索片刻,建議道:“臣以為,可以采取逐步蠶食的策略。首先,調動鎮國公府中幾位核心將領來京,以升官為名,實則削弱其在南疆的軍事力量?!?/p>
延德帝眼前一亮:“此計甚妙!既能不動聲色地削弱徐家實力,又能將其重要將領置于朝廷掌控之下?!?/p>
李玄策繼續道:“其次,在南疆各部落中安插我們的人,逐漸擴大朝廷在當地的影響力。一旦時機成熟,再集中力量一舉拿下鎮國公府。“
蕭芷涵在一旁補充道:“陛下,我們還可以在軍事上做些調整。比如,在鎮國公府周圍的幾個重要城鎮駐扎忠于朝廷的將領,既可監視徐家動向,又能在必要時迅速反應。“
延德帝深思熟慮后,拍板決定:“就按魏王和愛妃的建議辦。先調鎮國公府的核心將領入京,朕將親自接見他們,并將他們加官進爵。安撫為先,同時暗中觀察。“
次日早朝,延德帝宣布,鑒于邊境安定,決定對一些有功將領進行封賞。其中,鎮國公府的五位核心將領被調入京城,分別任命為千牛衛大將軍、羽林衛統領等要職。這些職位看似尊貴,實則便于朝廷監控。
為了不引起鎮國公的懷疑,延德帝特意在詔書中表達了對徐家的贊賞,稱鎮國公府在南疆守土有功,朝廷理應給予嘉獎。同時,他也提拔了一批忠于朝廷的將領前往南疆,逐步替換徐家的力量。
這一系列舉措看似平和,實則暗含深意。邊疆的將領們紛紛揣測圣意,有的開始與朝廷靠攏,有的則選擇觀望。鎮國公徐浩天雖然察覺到了一絲異常,但在表面的恩寵下,也無法公開表達不滿。
被調入京的五位將領抵達后,延德帝親自設宴款待,賜予豐厚禮物,安排豪華住所,使他們感到受寵若驚。這些將領雖然效忠于鎮國公,但在皇帝的籠絡下,不少人已經開始動搖。畢竟,皇恩浩蕩,遠比效忠一個國公來得實惠。
李玄策回到京城后,不僅向延德帝匯報軍情,還立即前往大慈恩寺探望妻子。得知蕭芷柔曾因思念成疾,他心疼不已。
延德帝也特別關心元珂的成長。每次李玄策帶著孩子進宮,他都會親自抱抱這個外甥,逗他玩耍。元珂和元琮雖然尚在襁褓中,但兩個孩子放在一起時總是特別安靜,似乎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元珂的小手常常會抓住元琮的衣服,而元琮也會對著表弟咿咿呀呀,似乎在交流。
看到這一幕,延德帝常常感嘆:“血濃于水??!這兩個孩子長得如此相像,又如此親近,真是難得?!?/p>
蕭芷涵和蕭芷柔相視一笑,心中各有所思。雖然兩個孩子天各一方,但那份血脈相連的親情從未被割斷。
隨著時間推移,延德帝和蕭芷涵推行的一系列新政開始顯現成效。貧苦地區的百姓生活明顯改善,朝中吏治漸漸清明,科舉制度更加公平,一批批寒門子弟通過自己的努力步入仕途。民間對皇帝和蕭貴妃的贊譽之聲越來越高,太上皇也多次表達了對兩人的贊賞和支持。
有一次,太上皇特意將蕭芷涵召入壽安宮,稱贊她輔佐延德帝有方,使朝政日益清明,國家逐漸富強。太上皇還特別提到了蕭芷涵推薦啟用貧寒進士的舉措,認為這既恩澤寒門,又為朝廷注入新鮮血液,是一舉多得的善政。
蕭芷涵謙虛地表示,這一切都是延德帝英明決斷的結果,她不過是盡己所能,為國家盡一份綿薄之力。太上皇笑著搖頭,說這種謙虛是美德,但不應過分貶低自己的貢獻。他鼓勵蕭芷涵繼續輔佐延德帝治理國家,為百姓謀福祉。
談話間,太上皇還特意詢問了蕭芷涵對南疆局勢的看法。蕭芷涵如實相告,表示雖然鎮國公勢力龐大,但只要朝廷策略得當,逐步滲透,最終一定能夠再不動刀兵不傷百姓的情況下,使南疆回歸朝廷掌控。
太上皇贊賞地點點頭:“蕭貴妃見識不凡,朕很是欣慰。南疆之事,確實需要智取,不可硬來。以魏王之才干,再加上朝廷的支持,相信不久的將來,南疆定能安定下來。“
就這樣,在延德帝與蕭芷涵的共同努力下,朝政日益清明,國泰民安,一個嶄新的時代正在到來。那個曾經因復仇而心力交瘁的蕭芷涵,如今已成為輔佐皇帝治理國家、為百姓謀福祉的賢妃,她的人生也踏上了一條全新的道路。
或許,正如父親蕭景柏所言,為官一任,當造福一方。復仇的火焰雖然熄滅,但那股為國為民的熱忱卻在蕭芷涵心中愈燒愈旺,成為她前行的動力和信念。
在這個入秋的季節,新的希望如同剛剛冒出的嫩芽,蓬勃生長,預示著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正在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