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鼓剛過,陸游便醒了。窗外天色尚暗,唯有東方一抹魚肚白隱約可見。他側身望去,唐琬仍在熟睡,青絲散在枕上如潑墨,長睫在晨光中投下淺淺的影。想起昨日回門風波,他不由伸手,卻在觸及她面頰前停住——指尖還帶著春晨的涼意。
“醒了?“唐琬忽然睜眼,眸中含著朦朧笑意。
陸游收回手,轉而取過床頭的青瓷盞:“喝些蜜水潤喉。“
唐琬就著他的手抿了一口,忽然蹙眉:“什么時辰了?該給母親請安了。“說著便要起身,卻被陸游按住。
“今日是新婦三朝回門后的首日,按禮可遲些起身。“他從枕下摸出個螺鈿盒子,“先讓我試試這個。“
盒中盛著黛青色的畫眉墨,是前日從“香雪齋“新購的。陸游執(zhí)筆蘸水,輕聲道:“閉眼。“
筆尖觸及眉梢時,唐琬微微一顫。陸游手腕懸空,屏息勾畫,額間竟沁出細汗。半晌擱筆,卻見唐琬對鏡忍笑——左眉如遠山含翠,右眉卻似春蠶臥葉。
“第一次畫,果然......“陸游耳根發(fā)燙。
唐琬取過眉筆,在硯上輕磨兩下:“夫君可知張敞畫眉的典故?“
“西漢張敞為妻畫眉,被宣帝責問,答曰'閨房之樂,有甚于畫眉者'。“陸游握住她的手腕,“我可比張敞坦蕩。“
窗外忽然傳來咳嗽聲。青杏隔著門簾道:“少爺,少夫人,老夫人命人傳早膳了。“
正院內,陸母正在查看這個月的賬冊。見二人聯袂而來,目光在唐琬眉梢一頓,又瞥見兒子衣領內若隱若現的胭脂痕,不由蹙眉。
“兒媳給母親請安。“唐琬行大禮,從青杏手中接過黑漆食盒,“這是今晨現摘的蓮心,兒媳親手焙了茶。“
陸母掀開盒蓋,見蓮心顆顆飽滿,青翠如碧,倒是難得的上品。但想起昨夜簽文,又冷聲道:“大清早的,喝什么苦茶。“
“蓮心雖苦,卻可清心火。“唐琬輕聲道,“母親近日操勞,飲些對身子好。“
陸游見狀,連忙接過話頭:“琬妹還備了蜂蜜漬的梅子,可佐茶。“
陸母目光在二人間掃過,忽然道:“游兒,去書房把你父親昨日批注的《論語》取來。“
支開兒子后,陸母用銀鑷子夾起一粒蓮心:“聽說回門日,趙家送了厚禮?“
唐琬指尖在袖中收緊:“是添妝的尋常物件,兒媳已讓青杏登記造冊,正要請母親過目。“
“不必了。“陸母將蓮心擲回盒中,“你既入了陸家門,就該知道——“話未說完,忽有仆婦慌張跑來:“老夫人,宮里來人了!“
前院香案早已設好。宣旨太監(jiān)展開黃絹,尖聲念道:“太后懿旨,陸門唐氏慧質蘭心,賜珊瑚念珠一串,紫金錠十兩,即日入宮謝恩。“
滿院嘩然。陸母接過懿旨時手都在抖——七品編修之妻得太后召見,本朝聞所未聞!
“琬兒,“陸母第一次喚她小字,“你何時......“
唐琬也是一臉茫然,直到看見懿旨末尾的印鑒——“凈慈寺供奉“五個朱砂小字,才恍然大悟。昨日在凈慈寺“遺失“的《快雪時晴帖》真跡,果然被太后發(fā)現了!
回房更衣時,陸游急得在屏風外踱步:“太后怎會突然......“
“夫君可記得張鐵口?“唐琬系著禁步,聲音從屏風后傳來,“他如今是凈慈寺住持。“
陸游猛地頓足。當年合八字的術士,竟是太后的人?
“這珊瑚串要配那件鵝兒黃褙子。“唐琬轉出屏風,已是一派命婦妝扮,“母親若問起,就說我幼時隨外祖母進宮,得過太后眼緣。“
慈元殿內,太后正在賞玩那卷《快雪時晴帖》。見唐琬入內,含笑招手:“好孩子,過來看看這帖子。“
唐琬跪行大禮后,才敢抬眼細看。帖子已被重新裝裱,但末尾“賜禮部侍郎唐閎監(jiān)賞“的字樣仍清晰可見。
“臣婦愚鈍,不知......“
“哀家昨日在佛經里撿到寶了。“太后撫過紙面,“秦相說這帖子早獻給了金國,怎么會在凈慈寺?“
殿內熏香忽然嗆得唐琬眼眶發(fā)熱。她重重叩首:“臣婦有罪!此帖是家父珍藏,臣婦出嫁前偶然發(fā)現,恐惹禍端,才藏于佛經......“
“你父親?“太后冷笑,“唐閎哪有這個膽子!“忽然話鋒一轉,“聽說趙家逼你改嫁?“
唐琬以額觸地:“臣婦既歸陸氏,生死都是陸家人。“
太后默然良久,忽然將帖子一卷:“回去告訴陸游,秋闈好好考。秦相能壓一次,壓不了第二次!“
陸母在二門處翹首以盼。見唐琬捧著錦盒歸來,忙問:“太后為何召見?“
“太后念舊,賞了些小玩意。“唐琬故意露出疲憊之色,“母親容兒媳稍后再細說。“
陸游攙她回房,剛掩上門,唐琬就軟倒在他懷中:“太后要動秦檜了......“
話未說完,窗外傳來“咔嚓“一聲輕響。陸游猛地推窗,只見一片杏黃衣角閃過廊柱——是陸母身邊的大丫鬟秋蓉!
次日清晨,陸游正在書房臨帖,忽聞環(huán)佩叮咚。抬頭見唐琬立在門口,手捧一塊烏木匾額。
“這是?“
“匾額。“唐琬抿唇一笑,“夫君不是說書房要改名么?“
陸游接過一看,上刻“梅影軒“三字,筆法清峻,竟是模仿他的字跡!匾角還刻著小小并蒂梅,與嫁衣內襯的紋樣如出一轍。
“你何時學的刻字?“
“在閨中時,常幫父親拓碑。“唐琬指腹撫過梅紋,“這刀法是跟林子墨表哥學的。“
陸游心頭一熱,當即喚小廝更匾。正忙亂間,陸母帶著管事嬤嬤過來查賬,見狀皺眉:“好好的'聽雪齋',改什么名?“
“回母親,“唐琬福身,“夫君近日苦讀,兒媳見院中梅影映窗,故提議......“
“梅屬木,書房重火。“陸母冷聲打斷,“木火相克,不吉。“
院中霎時寂靜。陸游忽然笑道:“母親忘了?當年張鐵口說'木土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倒是三才俱全。“
陸母被噎住,目光掃過唐琬腕間的太后賞賜,終是冷哼一聲離去。
午后落雨,唐琬在梅影軒整理書箱。忽從《昭明文選》中抖落一疊花箋,全是陸游的手稿。最上一張寫著:“曾與梅花記舊約,此生不負歲寒心。“
“這是......“她翻開背面,竟是自己當年在沈園遺落的“梅心“帕上繡的詩句!
“少夫人,“青杏慌張跑來,“老夫人命人把嫁妝里的書箱都抬去庫房了!“
唐琬急忙趕去,只見陸母正翻檢她的《女誡》。見兒媳來了,淡淡道:“婦人該讀《列女傳》,這些詩詞雜文,徒亂心志。“
“母親教訓的是。“唐琬垂首,“只是其中有幾冊,是太后賞的......“
陸母手一抖,書冊落地,露出內頁的“慈元殿藏書“朱印。她臉色變了幾變,最終擺手:“罷了,抬回去吧。“
夜深人靜,唐琬在燈下展開一封密信。這是林子墨今日偷偷送來的——今科主考李椿年的閱卷偏好。
“策論重實務,輕駢儷......“她喃喃自語,忽然聽見腳步聲,慌忙將信箋塞入妝奩。
陸游帶著一身水汽進來:“看什么這么入神?“
“夫君的舊詩。“唐琬取出那疊花箋,“這首《詠梅》......“
陸游從后環(huán)住她,下巴抵在她發(fā)頂:“當年在沈園,你拾梅一笑,我就知道此生逃不掉了。“
窗外雨打芭蕉,更顯屋內溫暖。唐琬靠在他胸前,指尖悄悄勾住妝奩的抽屜——那里藏著能改變他命運的秘密。
三日后,陸母召唐琬到佛堂抄經。才寫兩行,忽然道:“聽說你近日常去書房?“
“兒媳去整理夫君的文稿。“
“婦人頻繁出入書房,成何體統。“陸母捻著佛珠,“從今日起,你每日抄《女誡》一遍。“
唐琬乖巧應下,當晚卻讓青杏送了個繡囊給陸母。囊面繡著纏枝蓮,內里裝著她在佛前供過的蓮子,顆顆圓潤飽滿。
“少夫人說,知道老夫人近日睡不安穩(wěn),蓮子安神最妙。“
陸母捏著蓮子,忽然想起自己新婚時也給婆婆送過安神香囊。那時她偷偷在香囊夾層縫了首情詩,被婆婆發(fā)現后罰跪祠堂......
“告訴她,“陸母忽然對管事嬤嬤道,“《女誡》不必抄了。“
月圓之夜,陸游在梅影軒苦讀至三更。推窗透氣時,忽見院角老梅下立著個熟悉身影——唐琬披著素色斗篷,手里捧著紅漆食盒,仰頭望著梅枝出神。
“怎么還不睡?“陸游快步走去,觸到她冰涼的手指,連忙用掌心裹住。
“猜你餓了。“唐琬打開食盒,里面是熱騰騰的梅花湯餅——面皮捏成五瓣梅狀,浮在清湯里,宛如初綻。
“廚娘都睡了,你......“
“我做的。“唐琬耳尖微紅,“面和硬了,不太好看......“
陸游就著她的手喝了一口,忽然握住她手腕:“手怎么了?“只見纖指上好幾處燙紅的痕跡。
唐琬慌忙縮手:“灶火不熟......“
話未說完,已被打橫抱起。陸游用斗篷裹住她,大步走向內室:“科舉固然重要,但若累你傷著,我寧可......“
“不許胡說。“唐琬捂住他的嘴,“你答應過要金榜題名,讓我鳳冠霞帔受誥封的。“
月光透過梅枝,在兩人身上投下斑駁的影子。遠處傳來梆子聲——四更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