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語晴盯著電腦屏幕,手指在觸控板上無意識地滑動。會議室里,她的團隊正在討論新能源汽車品牌的營銷方案,但所有人的創意都像是在同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環保、科技感、未來出行。
“語晴,你覺得呢?“藝術總監林妍用筆敲了敲桌子,把她的思緒拉了回來。
“抱歉,我剛才在想事情。“童語晴揉了揉太陽穴,“坦白說,這些方向都沒錯,但缺乏打動新一代消費者的爆點。“
“我們調研了三個月,數據就擺在那里。“資深策劃張毅推了推眼鏡,“25-35歲都市白領,關注環保和技術...“
“問題就在這里。“童語晴打斷他,“我們太依賴數據了,卻忘了現在的年輕人到底在想什么。“
會議結束后,童語晴獨自留在會議室。雨夜偶遇已經過去兩周,那個叫韓辰的年輕人偶爾會發信息詢問她的車況,對話從未超過三句。她鬼使神差地點開他的朋友圈。
最新一張照片是韓辰站在一輛改裝車前,比著勝利手勢。配文:“老伙計新心臟,500匹馬力達成!“往下翻,幾乎全是與車相關的內容:深夜修車、改裝零件測評、賽車場馳騁...
童語晴的手指懸停在對話框上方,猶豫了足足五分鐘,終于敲下一行字:“在嗎?有個專業問題想請教。“
消息發出的瞬間她就后悔了。三十二歲的職場精英,向一個二十歲的大學生請教?但沒等她撤回,手機已經震動起來。
“隨時為您效勞,童姐。“后面跟著一個笑臉表情。
童語晴深吸一口氣,簡要說明了項目困境和需要年輕人視角的需求。令她驚訝的是,韓辰不僅立刻理解了問題所在,還提出了幾個初步想法。
“...所以關鍵在于,電動車對年輕人來說不只是交通工具,更是生活態度的延伸。“韓辰的語音消息充滿活力,“就像改裝車文化,重點不在馬力,而在個性表達。“
童語晴反復聽了三遍,突然意識到自己嘴角上揚。第二天早晨,她做出了一個讓團隊瞠目結舌的決定。
“你要請那個修車的大學生來給我們做咨詢?“林妍瞪大眼睛,“就因為他幫你修過一次車?“
“他在汽車文化和年輕人社群方面有獨特見解。“童語晴故作鎮定地整理文件,“而且他是理工大機械工程系的,專業知識比我們扎實。“
“哦~“林妍拖長音調,“所以他不僅會修車,還是個學霸小鮮肉?“
童語晴感到一陣莫名的燥熱:“別胡說,純粹是專業合作。“
韓辰出現在公司那天,穿著一件深藍色襯衫,頭發顯然精心打理過。童語晴注意到前臺小妹的目光一直追隨著他,心里突然有些不舒服。
“感謝你來幫忙。“她刻意保持著職業化的距離,“這位是我們的創意團隊...“
會議開始后,韓辰起初有些拘謹,但當討論轉向技術細節時,他就像變了個人。
“恕我直言,這個方案最大的問題是太說教了。“韓辰指著屏幕上的廣告腳本,“年輕人不喜歡被教育該怎么生活。電動車不是'你應該為地球做的選擇',而是'讓你生活更酷的工具'。“
會議室安靜了幾秒。張毅皺起眉頭:“我們有市場數據支持...“
“數據不會說謊,但也不會講完整的故事。“韓辰打開自己的筆記本電腦,“這是我昨晚整理的,關于年輕汽車愛好者社群的觀察和分析。“
童語晴湊近屏幕,聞到韓辰身上淡淡的柑橘香氣。他的分析直指核心:當代年輕人將汽車視為社交貨幣和身份象征,而電動車在這方面的敘事幾乎是空白。
“我們可以打造'電改文化'概念。“韓辰的眼睛在談到專業時閃閃發光,“讓電動車也能像燃油車一樣個性化改裝,形成新的青年亞文化...“
童語晴發現自己正盯著韓辰的側臉出神——他說話時微微顫動的睫毛,隨著思路起伏而變換的表情,還有那雙在白板前寫寫畫畫的手,修長有力,指節分明。
“語晴?“林妍的聲音把她拉回現實,“你覺得這個方向怎么樣?“
“很...很有啟發性。“童語晴匆忙低頭看筆記,掩飾自己發燙的臉頰,“我們可以沿著這個思路繼續開發。“
會議結束后,團隊明顯興奮起來,圍著韓辰問東問西。童語晴站在一旁,看著這個比她小十二歲的年輕人從容應對各種專業問題,心里涌起一種奇怪的自豪感。
“表現不錯。“人群散去后,她遞給韓辰一杯咖啡,“沒想到你對廣告也這么了解。“
“只是從消費者角度提些想法。“韓辰接過咖啡,指尖不小心碰到她的手,兩人同時縮了一下,“我父親在汽車行業工作,從小耳濡目染。“
童語晴正想追問,林妍突然插了進來:“韓同學,有女朋友嗎?“
韓辰嗆了一口咖啡:“沒...沒有。“
“我們語晴總監也單身哦。“林妍促狹地眨眨眼,“雖然比你大幾歲,但看起來完全不像對吧?“
“林妍!“童語晴的聲音比預想中尖銳,“別開這種無聊玩笑。“她轉向韓辰,刻意用上司對下屬的語氣,“明天能把詳細方案發給我嗎?“
韓辰點點頭,表情突然變得拘謹起來。
送走韓辰后,林妍一把拉住童語晴:“你反應太大了!我只是開個玩笑。“
“這種玩笑一點都不專業。“童語晴整理著根本不需要整理的文件,“他只是個臨時顧問,而且...比我小那么多。“
“小多少?五歲?“
“十二歲。“
林妍吹了聲口哨:“哇哦,這差距是有點大。不過...“她意味深長地看著童語晴,“你剛才看他的眼神,可不像是在看一個晚輩。“
“胡說八道。“童語晴感到耳根發燙,“我只是欣賞他的專業見解。“
“得了吧,我認識你十年,從沒見你因為'專業見解'臉紅過。“林妍笑著躲開童語晴的拍打,“說真的,年齡只是個數字。如果他不是二十歲,而是三十歲,十二歲的差距還重要嗎?“
童語晴沒有回答,但那天晚上,她躺在床上輾轉反側,腦海里全是韓辰在白板前侃侃而談的樣子。她拿起手機,發現韓辰已經發來了方案初稿,時間顯示是十分鐘前。
“這么晚還在工作?“她回復道。
消息立刻顯示已讀:“習慣了熬夜。方案您看了嗎?“
童語晴點開附件,驚訝于內容的詳實和專業。這絕不是臨時拼湊的作品,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戰略。她回復了一長段專業反饋,最后猶豫了一下,又加上:“別太辛苦,年輕人也需要睡眠。“
發完她就后悔了——最后一句太過親昵。但韓辰的回復讓她笑出了聲:“遵命,童姐。不過您這個年紀更需要美容覺吧?“
“膽子不小啊,敢調侃我。“她回道,隨即意識到這種打情罵俏般的對話有多危險。
“抱歉,冒犯了。“韓辰的回復突然正式起來,“明天我會修改好方案。“
對話戛然而止。童語晴盯著手機屏幕,一種莫名的失落感涌上心頭。
三天后,方案獲得客戶高度認可,童語晴的團隊拿下了這個重要項目。慶功會上,她端著香檳走到角落里的韓辰身邊。
“敬我們的秘密武器。“她輕輕碰了碰韓辰的杯子,“客戶很喜歡你的創意。“
“團隊合作的成果。“韓辰抿了一口酒,喉結上下滾動,“我其實沒幫上什么忙。“
“別太謙虛。“童語晴注視著他的側臉,“有興趣繼續擔任這個項目的顧問嗎?正式的那種,有報酬。“
韓辰轉過頭,兩人的目光在空中相遇。他的眼睛在燈光下呈現出琥珀般的色彩,童語晴突然感到一陣眩暈。
“榮幸之至。“他微笑著說。
那一刻,童語晴意識到自己陷入了一個危險的游戲——她開始期待與這個年輕人的每一次會面,開始注意自己的著裝和妝容,開始在會議中尋找他的身影。
而最可怕的是,她竟然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