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時光落入故人歸

第九章:元啟朝

元啟朝,建國已有一百五十七年,定都于北境的云京,國號“元啟”,寓意“以新道啟舊治”。

這一朝代起于前朝末年亂世,由太祖元武帝平定四方、削藩整制、立法修典,打下基礎。至今傳至第五代皇帝元昭帝在位。其治國之道,崇尚儒學,尊重禮法,嚴分尊卑,格局嚴整;又兼用法家之術,重典治民,百姓安土重遷、庶民難入仕途,世道看似平穩,實則內里腐朽。

【政權結構】

元啟朝中央設有“三省六部”制:

? 中書省掌詔令起草;

? 門下省負責審核;

? 尚書省執行政務,下設六部:吏、戶、禮、兵、刑、工。

地方上則設郡縣制,全國分為十七郡,每郡轄若干縣,由朝廷派遣知府、知縣治理。各地文武分立,互不統屬,以防專權。

此外,朝中設有御史臺,專責監察百官,名義上可上諫皇帝,實則多為權貴所用。

【地理與州郡】

元啟朝疆域廣袤,東西橫跨五千里,南北貫穿三萬戶。北有寒原草地,部族林立,間有藩屬;南多丘陵水澤,氣候濕潤,產糧豐富。

其中,桐溪縣隸屬南境“滎陽郡”,為一處偏遠小郡,位于兩山夾谷之間,雖地處邊陲,卻因商道穿過,市井尚有生氣。近年來受災連年,人口流動頻繁,治安日益復雜,成為流民聚集之地。

【社會階層】

元啟朝沿襲前朝的“九品籍貫”制度,百姓身份由出生決定,分為“士、農、工、商、賤”五類。

? 士族:以科舉入仕者及其家族為上層,世代積累,壟斷文官要職。

? 農戶:中堅力量,務農者多,占人口六成,負擔最重。

? 工商:雖富卻不貴,需依附地方勢力生存,商賈常被視作賤流。

? 賤籍:包括樂伎、奴仆、罪徒后裔等,無法轉籍,不得為官。

女性地位普遍低下,若非生于士族之家,大多命運早定,終身不得翻身。

【文化與思想】

朝廷尊儒,百官必讀《經義》,民間卻多雜糅陰陽、五行、術數等迷信色彩。

民間信仰盛行,不少地方供奉山神水母、狐仙蛇精等,遇事請符問卦之風尤盛,朝廷雖屢禁,卻禁而不絕。

科舉為寒門唯一晉升通道,但每年錄取極少,士子十載寒窗,多數人終老鄉野。南境尤其偏遠,能考中進士者寥寥,地方人才多流向郡府或邊地戍卒。

【治安與秩序】

治安由各地捕快、鄉兵維持,郡內若有大事,須報于京中派兵處理。但因路遠天高,多數縣鎮只能依靠自保。各鎮往往依仗鄉紳、武館、商會維持表面秩序,底層百姓如遇大難,往往無力反抗。

滎陽郡所轄區域,常年有流匪橫行,朝廷無暇顧及,地方官多睜一眼閉一眼。桐溪縣雖算尚有政務,但實權多落在本地幾大家族或富商之手,百姓敢怒不敢言。

【科技與醫術】

元啟朝醫術尚可,部分名醫能行針灸開方,宮中御醫亦通西域傳來的草藥方子,但醫術多掌于世家門徒,百姓難得其門。

技藝方面,多靠工坊傳承。農具、織布、制陶有一定水平,但尚未有廣泛應用的機械。印刷術已有,但僅用于朝廷文書與大戶家譜,書籍仍以手抄居多。

【邊疆與亂象】

邊境四方常有戰事,西北有羌族不時侵擾,東南沿海有海盜盤踞,南疆則因瘴疫橫行而人跡罕至。朝廷雖設邊軍,卻糧餉不足,軍紀松弛。

近年來,民間傳言有“神人”現世,能驅邪治病、通曉古今。朝廷下旨緝拿邪術之徒,實則打壓民間宗教力量。流民中常有“天命之人”、“真命異士”自詡者,真假難辨,但民心動蕩。

旺仔的糖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汾市| 黄梅县| 中江县| 洛阳市| 剑河县| 晋中市| 瑞安市| 双柏县| 乃东县| 合山市| 清远市| 昆明市| 麻栗坡县| 宜川县| 女性| 霸州市| 山阳县| 娄底市| 四子王旗| 肃北| 惠安县| 商都县| 家居| 建水县| 宁阳县| 开鲁县| 广饶县| 景谷| 昌乐县| 个旧市| 四平市| 那坡县| 霍州市| 于都县| 大理市| 攀枝花市| 北票市| 当雄县| 宜兰县| 高阳县| 宁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