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死機。2008-1-16,陰雨。
這個IBM,自去年十一期間出現死機后,就不再與我合作,時時的按著自己的思路作息。來上海后,花500元維修一次,但只減輕了癥狀,開機后勉強可用一陣時間,或一個小時,或二個。但也可能是30分鐘。一般是上網時,發生死機的幾率更高。看來,網絡占用的能量更大,更消耗IBM的耐性。
死機的發生,總是毫無前兆。操作前功盡棄。寫下的文字,也隨之消失。
想到再去維修,又顧慮重重。
對于很多的人和事,實在是不敢再有信心。也許我愿意相信,但卻總是事與愿違。失望的次數多了,信心也就大減以致無存。
更不幸的,是明知陷阱,有時還必須閉了眼睛跳下去。因為不跳,連僥幸的機會都沒有。
世風和政治聯系在一起。在這樣的土壤上,能獨善其身的植物,幾乎是天外來客。官場商場,尤其如此。
而改變植物的生長和質地,改造土壤是最基本的方法。
我沒有這個能力。誰又能來做成這件事呢?這是我一直在尋找的一個答案。
2.拒絕。2008-1-17,雨雪。
幾天之內,拒絕了兩個人的要求。
我的拒絕,很可能使我失去與這個陌生城市僅有的聯系。但我卻別無選擇。
我承諾了出版社的請求在先,不能反悔,也不能遲延。
由此,也讓我知道,不在一個平臺上的交往,困難重重。我不想太過勉強自己。
我不想失去友情,以及友情之上的那種溫暖。但我有自己的底線。底線以下,我只能放棄。
射往不同方向的箭,也許注定不能落在同一個地方。
3.大姐。2008-1-18,多云。
大姐發短信來,問春節回不回去,又問還用不用錢?我回復春節不回去,不用錢。
剛來上海時,向大姐要過一次錢應急,還朋友墊付的房子租金等。
一直沒有過存款,錢在我手中,總是匆匆而過。也因此,生計總是緊迫。
書商沒有遵守合同的約定出書,一拖再拖,害我陷入困境。通過當初的合作介紹人,向書商討要版稅。這樣,得數千元。加上不久前朋友所贈,再加上幾筆小稿費,總算在交過第二季房租后,還有一點余款。過冬的東西也都買過了,余款應該能再堅持若干天吧。書已經在這個月印行,網上已經在出售。按合同約定,出書后兩個月付清版稅。但是,不排除繼續被拖延。那只好另當別論。
對于這個社會的許多人和事,越來越沒有信心。
大姐,一直以來是以母親的樣子在關心我的。她是我的后方,是我在路上的一份保證。每當山窮水盡,總能從她那里得到援手。但我也一次次的拒絕了要我回去的聲音。我需要一個獨立的自由的空間,自己的空間。只有在自己的空間里,我才可能身心自在地寫作。何況,我還不想結束路上的行走。還有很多地方,我想抵達。
從小,是大姐和我,伴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的。因此,沒有父母呵護的日子,我們就成了互相的依靠。爺爺奶奶相繼去世后,一直以來似乎都是姐姐在幫助我,而我卻少有回報。因此,在接受她的幫助時,心中多少會有不安。
我也許終究會在一個地方停留下來。遇善,遇愛,都可以成為理由。
或者,是遇到羈留或死亡。那也是驛站,還可能是最后的驛站。
4.冷雨。2008-1-19,陰雨。
并不是每天都愿意寫作。就像雖然喜歡吃饅頭面條,但若每天都吃,也終有厭煩的時候。
工作的動力,來自新鮮感和沒有重復的創造性。現在我的工作,雖然每一篇文字我都盡力放進去我自己的看法,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來,但還是感覺,形式上的重復令我難受。所以,我每天用在書稿寫作上的時間,最多兩個小時,或者更短。
外面一直在下雨。但我還是想出去,想在雨中走走。
這些天都是一天做一次飯。早飯和中飯合一,吃咸菜和點心,外加一杯奶或豆漿。
晚飯到下午5、6點鐘去做,是一天的正餐。
今天不想做飯了。下午4點多出門,打了傘,先在報亭買一份新民晚報。然后到一家拉面店,要一碗刀削面。吃畢,舉傘在雨中,沿著偏僻的街路走。雨水是冷的,打在雨傘上,一片聲響。天漸漸黑下來,漸漸看不清腳下是干地還是水洼。頭腦中還是有許多的想法。白天的想法和夜晚不同。臨睡時的想法和清晨醒來的想法也不同。雨中的想法,也和晴天不同。
很多想法,可以稱之為妄念。但也可以有另外一種叫法,稱為思考。
猶如禪僧的參話頭。我有時也會對一個問題想很久,但不得要領,沒有一個進入和解決的辦法。但在散步或其他無意識的時候,甚至是在夢中,驀然就瓜熟蒂落,門扉洞開。
雨下得不大,但還是打濕了身上的衣服。傘有點小,我也沒有刻意的遮蔽。只是將傘靠在肩上,將頭部遮住。有時,我也故意的將傘移開,讓冷冷的雨點打在臉上,脖頸上。這樣有助于驅除掉頭腦中的混亂。
冬日的雨中散步,大概只能是一個人進行。許多年,已成習慣。
5.習慣。2008-1-20,陰雨。
什么事情時間已久,就能成為習慣。
我因為去年在太平湖的酒店里住,衛生間燈壞了,就在如廁時帶進去筆記本寫作。本來是一時的行為,但后來竟成了習慣,以致到現在,假如起床后如廁時不帶了筆記本寫作,就會無所適從,甚至會發生便秘。
衛生間寫作的好處之一,是每天都會進行,這是開門三件事中的一件。另外一個好處,就是不會將文章寫得臭長。因為,這個筆記本電腦里的電池,正在日漸老化,由最初的兩個多小時,逐漸遞減到現在的十幾分鐘。所以,在這么短的時間里面,我只能隨手寫幾行。往往是正寫之中,電腦就自動的待機,電池完了。
不過,對于寫下的文字,倒是沒有妨礙,不會像死機那樣沒有保存就全部的消失掉。這樣的待機,只要接通了電源,就完全的顯現出來,可以繼續的去完成它。
每天能在衛生間得一篇短小隨筆,真是一件好事情。
現在想起,還得感謝那位吝嗇的酒店老板。假如他很及時的給我換了燈管照明,也許就不會有我自那以后的“衛生間寫作”了。
6.游戲。2008-1-21,陰雨。
很想讓自己回歸到那種簡單的狀態。對喜歡的人,說喜歡。對不喜歡的人,就說不喜歡。一切都可以直截了當,毫無顧忌。
事實上,人在經歷很多世事之后,已經很難再回到那樣的簡單之中。
對于喜歡的人說喜歡容易。而對于不喜歡的人說不喜歡,當面說,就有許多困難。不是不敢,不是怕開罪了人,也不是怕因此失去什么,而是不忍。
有時用沉默應對。該回答的問題,不回答。或者用一些拒絕的態度。
但這樣的方法,往往陷自己在一種尷尬中。本來想要遠離,卻離得更近了些。
在一場情感類的游戲中,最怕的是游戲對象之間的默認標準,和最后游戲目標的天差地別。這樣,你無傷時,對方往往就流血了。而對方笑了,你卻在哭。
7.停電。2008-1-22,雨雪。
昨晚臨睡的時候,想給室內增加點熱量,就打開了電暖器。但不想卻一下子就斷了電。看看對面的樓房,還有燈火,說明是我這里電路出了問題。但我反正要睡覺了,就等次日天亮來來處理吧。
等到今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去看位于樓梯口的電表。昨天,因為有人來,用電量超過平時,曾斷電,查看后知道是保險絲燒斷了。想必,這次還是保險絲的問題吧。但看了后,卻發現相關的幾處保險,都沒有斷。反復的檢查,也找不出問題出在哪里。于是,聯系電業公司,看是否他們給斷了電。回答說沒有。后又聯系這房的中介,說等中午的時候,讓人來看。
電,已經成為生活的必須品。沒有電,不但室內無法取暖,就是筆記本電腦,也無法用了。因為這個筆記本電池只能用十幾分鐘了。
不能寫作,就出門去,到超市買了些東西。返回,就躲到被子里面,等待來人修理。但到近下午一點的時候,突然來電。我就去開取暖器,結果是剛一按取暖器的開關,就又停了。還是檢查不出問題在哪里。
就在這時,維修電工來了。個子高大。問了一下情況后,打開電表箱,將保險拔下看看,擰了幾下一個保險,安上,說好了。
我想是中介的免費維修,不想電工說,付5元錢。我就付了5元給他。這也算合理。付了錢,就心安理得,不欠人情。
事情就是這樣,懂得的人,一分鐘不到就解決了。不懂,卻看了多遍,也不知如何下手。
經驗,在這里是一個關鍵。
8.墨緣齋記。2008-1-23,陰冷。
與單相約,去看她新開的書畫店。
因為一直都在室內工作,不知道外面天氣已經十分寒冷。雖有毛衣在身,但卻只穿了件單外套。結果大苦,來回路上,以及在其店中,都一直處在瑟瑟的冷寒中。
單的書畫店在PT區。我到那里,是西南到西北。先從住處附近乘專線車,然后換乘軌道地鐵,又在人民廣場站換線。然后,出了地鐵又乘公交,再換乘,終于經過三個小時的路途奔波,在中午時分到了單告訴的地點下車。單接著我后,先在一家超市快餐店吃了些東西,然后去看她的書畫店。
書畫店位于一處新建的花木市場里面。店名“墨緣齋”,是和一家鮮花店合用的店鋪。
隨單到那里時,店門開著。一位年青男子,正坐在沙發上吃盒飯。他是花店的主人。字畫在前,一道玻璃門后,就是他的花店,里面擺滿各種顏色的盆花,紅色為多。
書畫店才開張一個星期多點,一切,都還在營業的嘗試中。陳列的作品,除書法外,基本是山水花鳥的國畫。對于書畫,我是外行。俗話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我雖在編撰書稿時,用到過一些古人山水花鳥以及人物圖畫,并進行介紹點評。但我畢竟是比貓畫虎,不是自家的真切經驗。所以,當單問我書畫的成色優劣時,便不能答。
有一會,那位花店店主出去了。我隔著玻璃門看里面的花,問單是否假花?單說當然不是,都是真的,很值錢的。她拉開門讓我看,并且說那人挺好的,你可以進去看,還可以拍照。我進去看,果然都是真的鮮花。但我大都叫不出名字來。就取出相機,拍了幾張照。心想,這花店要是單開的就好了。我就躲在里面不出來了。里面溫潤如春。不但有暖氣,還開著兩個空氣加濕器,兩股白色霧柱升騰,伴隨花香,彌漫滿室。
但不一會,店主回來了。我們攀談,才知道,他的花店躲在這里面,其實他根本不靠門市賣錢。主要是聯系賓館會議,給他們供貨。對方下了訂單,這邊才去取貨。每盆鮮花,都在千元左右,最少也要五六百元。
單的書畫,自開張以來,還沒有一幅成交。我建議她在網上建個網站,或者博客,來宣傳一下。將店中作品,拍成圖片,然后對作品和作者進行一些介紹,這樣想買的人看到,就可以聯系,應該是對買賣雙方都有利的事情。網絡時代,不利用一下這個東西,是很有點資源浪費的。
到下午三點多,天氣更加陰沉寒冷。四點,我向單告辭。路上還得三個小時,回到住處就到七點鐘了。
不過,回來還是感覺快了些,可能是熟悉了換車轉車的路徑吧。
9.淡忘。2008-1-24,晴轉陰。
許多事情,是漸漸在心中淡化,最后便不再想起。其實,并不是消失,而是新的事物出現,擠占了前面的位置。這大概也可以叫做輪回或無常。更或者,是造物賦予人類對于生命的一種自我修復和保護。
愛,或恨,也是這樣。沒有永遠,只有曾經。比如初戀,當初與初戀的人分手,那種切膚的痛,是在很長的時間里,才慢慢麻木了的。而等到十多年后重逢又分離,已經感覺不到什么。甚至奇怪以前怎么會有那樣的牽腸掛肚。
時間是一池具有消炎止痛功能的水。人在其中浸泡,傷口總會慢慢愈合,疼痛也總會慢慢消失。這樣被治愈的次數越多,就對于傷害的抵抗能力越強。受傷的幾率和程度,是與時間成反比的。
但依然會愛,會恨,會痛。只是,不再那么執著,不再那么痛不欲生。
只是懂得了,所有的美麗,都是季節中的事物。季節過去,也就隨之而去。且懂得了放手和放棄。知道不是自己能得到的東西,再好再美,也只去欣賞,而不做攫取的考慮。
這也許,就是人的所謂覺悟。只是,這樣的覺悟,還在很初級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