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旅居上海

第24章懷特隨筆

第24章懷特隨筆

積極看破。2008-8-8,晴。

對待世事人情,我的基本觀念是“積極地看破紅塵”。一切都是幻境,都是聚散無常的塵煙。但我們既然生身在這個塵世間一次,就不能真的白來。該做的事情,還是要爭取做好。不然,佛陀這個大覺者也就不用一生那么辛苦的去教人醒悟生命真理了。

我總結佛陀的思想,根本的就是要人能尋到快樂,而且是長久可靠的快樂。所以,生命中受苦不是目的,快樂才是目的。

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離苦得樂”。

當然,這種快樂在佛的教導中,稱之為覺悟和解脫。

翡翠觀音。2008-8-10,晴雨。

上午晴天,中午的時候,下了一陣雨。

下午5點左右出門,帶了兩張卡,到工商銀行的ATM機上,每張取出200元。這是我現在能夠取出的所有存款了。

8月18日,是兒子康康的18歲生日,我要買一份禮物送他。但我只能送他象征性的禮物,我沒有錢了。書商拖著版稅不付,我無奈。

咨詢了朋友,也在網上搜索,看其他的父親在兒子的十八歲生日,都送什么禮物。問來看去,不得要領。有送汽車的,有送筆記本電腦的。也有送書的,送一篇文章一首詩的,還有送避孕套的。

18歲,對一個人是重要的。它是一個分水嶺。前面是孩子,后面是成人。前面的歲月,你不必承擔社會和家庭的責任。后面的歲月,就必須勇敢的面對了。

我決定,送兒子一個玉觀音胸墜,送他一份平安和健康的祝愿。再送他一盒蝴蝶標本,讓他永遠有夢,永遠不要放棄飛翔的翅膀。再送他一本我新出的禪宗公案解讀。

我不知道他是否會喜歡,是否能理解我的心意。但這是我的一種表達。

我知道,從此,我們就只是彼此遙望的兩棵樹,只能在風中互相傳遞著彼處的生命信息。

給康的信。2008-8-11,晴。

康康:首先讓我祝福你十八歲的生日快樂。

已經很久不用紙筆寫東西了,手握著筆已經顯得很僵硬,字當然也寫得很難看。現在寫東西都用電腦,真怕慢慢就不會用筆寫字了。

我自去年十月離開皖南到上海這里,轉眼也有十個月了。本來想回去看看你的,但因為一些事情沒有能成行。

時間過的很快,你已經走過童年也走過了少年,馬上就要進入成年人的行列。

一個人進入了這個時期,都是煩惱和快樂并行的。這個時期也是人生的多夢季節。學業、事業,以及愛情,諸多問題都會迎面而來,都是不得不去思考和選擇的。

康康,我不知道你對自己的未來有什么想法,但我相信你一定能自己好好把握的。

好了,不再說這些空泛的話了,路總是要一步步去走的。

我給你準備了三份小禮物。

一是一個翡翠菩薩的掛件,算是表示我的一份心愿,祝福你以后能平安、健康、善良和快樂。

二是幾只蝴蝶標本,想讓你聯想一下蝴蝶的故事。它們由丑陋的蛹變成漂亮的蝶,在天空在花叢中飄飛舞動,不但詩情畫意,而且也給人很多啟示和鼓勵。我想,看到蝴蝶,就會知道無論遇到什么現實中的困苦,都不要放棄自己心中的夢想。夢想是一個人的翅膀,它可以讓人飛離俗常的地面,看得更遠,走得也更遠。

給你的第三份禮物,是我才出來的一本書,里面講了101個中外禪宗的公案故事,每個故事后面都附有我的解讀。這些故事,其實就是中國古代智者生動的教學案例,是啟迪人生智慧的很好讀本。也許,你在靜下心來讀了以后,其中的某一個故事會讓你有所收獲。

有一本很流行的書,叫做《窮爸爸富爸爸》,我想我在物質的世界里面,肯定是一個“窮爸爸”了。但在精神的世界里,我不算窮,甚至還可以說是相當富有的。人生注定不能什么都得到。所謂魚與熊掌,不能兼有啊。

不過,康康,在你以后的道路上,你不是孤單的。無論什么時候,只要你需要,只要我有,老爸都會竭盡全力的來幫助你。在這個世界上,錢很重要。但錢并不是惟一的,更不是決定人生是否快樂的關鍵。

那關鍵是什么呢,我想,關鍵是看一個人想得到什么。

想得到錢,錢就是上帝。想得到權力,權力就是上帝。而想要得到一份真正的快樂,簡單充實的生活里才會有。

呵呵,我不多說了。我還不想把自己變成一個啰嗦的老人家。

代我向你媽媽問好。她為你付出得很多。

祝福你。

愛你的老爸

2008-8-11,上海西渡

這封信是先在電腦上寫了改好,而后又用筆抄到信紙上的。

已經很久不用紙筆寫作,更有幾年沒有這樣寫信了。如今乍一用筆,幾乎寫不成像樣的字了。但我還是為了祝福兒子的十八歲生日,為他寫了這一封“親筆信”信,表示我的鄭重和認真。

但愿,他能理會老爸我的這份心情。

明天,我會將這封信和生日禮物一起給他寄去。

秋的信息。2008-8-15,晴。

立秋已經一個星期了,今天才感覺到了一點秋的意思。

昨天下午到晚上,雷電交加的下了一場雨,悶熱了多天的35度高溫終于降了下來。今晨醒來,感到了一縷縷的涼意。這,應該是秋天的信息了吧。

不過,對于秋天反應最敏感的,我看是樹木。小區內外的香樟樹等,立秋后的這些天,但凡一陣風雨來臨,就會落葉滿地了。昨天的風雨中,更是見到路面上落葉堆積。這些葉片,并不似北方地區的落葉,也不像這地區春節的落葉,是發黃發紅的老相了才落地。現在的落葉,都是青色的,看上去有點早夭的樣子。

我喜歡秋天,是比喜歡春天更多些的。這個也沒有太多的原因,或者是有原因的,只是一時又想不明白吧。

某些東西。2008-8-16,晴。

昨天下午,liao打電話來,說要我為其子寫一份簡介。其子2001年出生,今年8歲。為這么小的孩子寫簡介,還是我平生第一次。

大約15點左右,liao來了。其是為了給兒子轉學而寫這份簡介的。根據其提供的情況,簡介很快寫好。接著是將久不使用的打印機找出來,為其打印幾份。就在我安裝打印機的時候,其說我室內及客廳很亂,就動手為我收拾。我勸說無效,只好聽任之。大概,其是因為勞煩我寫此簡介并為其打印,過意不去,想要為我做點事情。

其心情可理解,但其實卻對我并無好處。

最明顯的,是我想要找到一張報紙、一份刊物,或者一個包裝袋什么的時候,就失去了往日的手到物到。于是,等其走后,我只好又將其裝袋打包了的“廢品”又打開,倒在地板上以尋找需要的東西。

由此,我認為一個客人最好不要自以為是地去為主人收拾房間,起碼不要在主人不同意的情況下去表現自己的勤快。因為其結果可能適得其反,不但不能為主人分擔什么,反而制造了不便和麻煩。

某些東西,在外人看來絲毫無用,但對于主人卻很寶貴,這是無法語言告訴的,也多無須外人知。

兒子生日。2008-8-18,晴。

今天是康康的18歲生日。

我在一周前曾傾我身上所有的錢,給他買了一份生日禮物——一枚翡翠觀音。又加上隨我遷徙多處、珍藏多年的一盒蝴蝶標本,還有一本上個月才出來的小書。但到郵局去寄的時候,被告知翡翠觀音和蝴蝶標本都不能寄,只有書可以。

當時,我只能將準備隨禮品一塊郵寄的一封手寫的信,用掛號郵寄了。是想告訴他,我沒有忘記他的生日,特別是他的18歲生日。

但是,我所做的這一切,不知對他是否會有意義。因為,我寄給他的這些東西,必須通過他的母親,也就是我的前妻去轉給他。我沒有他單獨的通信地址。我們之間,這些年也許由于分離太久,已經感覺陌生。我給他寄禮物,給他發電子郵件,在QQ上給他留言,很少收到他的回復。時間一久,也就感到了一種無望。

我想,造成現在的情況,原因在我,是我不能給予他生活中任何實際的幫助。我不能怨他,但又無法完全責備自己。我的選擇也是一種無奈。是命運在一步步推著我不能不這樣走下去。

一切發生了的,都有著自己的理由。

我理解兒子,也嘗試理解我自己。但作為一個父親,我不能不感到慚愧和內疚。

我沒有盡到通常意義上一個中國父親應盡的責任。

雖然無奈,但卻無法不感覺到內心的疼痛。

他在BJ。2008-8-20,晴,雷雨。

終于看到了兒子在QQ上的回復。他說他現在BJ,在那里畫畫。他還說,等他今年考試完,就來看我。

哦,也許是我想得多了。兒子只是忙于學業,很少上網而已。

其實,我應該去看兒子。我也很想去。但我沒有錢出行。我應得的勞動報酬,也是惟一維持生存的經濟來源,被書商拖欠。但我毫無辦法,只是等著他們自己良心發現。

他們真的會良心發現嗎?我不知道。我更不知道如果他們的良心就此丟了,我該怎么辦?是否必須去與他們打一場馬拉松式的合同官司?

這件事情,對我是一個復雜而艱難的課題。

懷特隨筆。2008-8-22,多云。

在浦江北岸不遠的一家書店里,我買過兩本外國作家的隨筆集——《這就是紐約》和《重游緬湖》。兩本書的作者是同一個人:E.B.懷特(E.B.White,1899-1985)。我之前沒有讀過這位美國作家的作品,甚至不知道世界上還有這么一位隨筆作家。根據書上所附對于作者和書的介紹及評論,懷特是個了不起的家伙——他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美國隨筆作家”。而且,“作為《紐約客》的主要撰稿人,懷特一手奠定了影響深遠的‘《紐約客》文風’。”不但如此,懷特還“對這個世界上的一切都充滿關愛,他的道德與他的文章一樣山高水長。”

我買下懷特這兩本定價不菲的書,不僅僅是看到書的封底上印刷著對他的贊譽,更在于對他這兩本隨筆集的推薦語:“《這就是紐約》和《重游緬湖》,是懷特本人親自選定,集中了他隨筆的精華。翻閱之下,可謂琳瑯滿目,精彩紛呈,其中既有懷特獻給紐約的頌歌《這就是紐約》,又有關于成長和人生的佳構《非凡歲月》、《重游緬湖》,還有像《一個美國男孩的下午》這樣對童年的深情追憶,就是幾篇沒那么出名的,靜下心來閱讀一遍,也能讓讀者的心靈受到清風般的撫慰,并且有所啟迪。”這樣的介紹,已經足夠打動我了,但下面的幾句話更堅定了我立即付款的決心:“這些文章在一起,全面反映了懷特的價值觀、世界觀。他在58歲時寫道:‘我生活的主題就是,面對復雜,保持歡喜’。在這本書里,我們看到懷特在生活和寫作中正是踐行了這一信條。他追求的是簡單生活,卻仍對萬物都保持好奇和敏感,懷了一顆悲天憫人的心。”

是的,“面對復雜,保持歡喜”,這也是禪者的精神。而“追求的是簡單生活,卻仍對萬物都保持好奇和敏感,懷了一顆悲天憫人的心”,也是我正在踐行和想要達到的境界。

我不能確定這位大洋彼岸的隨筆作家是否也有參禪悟道的經歷,所以我要到他的作品里面去尋求一個答案——看看他是怎么做到“面對復雜,保持歡喜”和“追求簡單生活”的。

于是,這兩本書被我放置在了枕畔,成了我的“枕邊書”。我的閱讀,基本都在寫作累了的休息時間。這樣,躺倒床鋪上,然后順手拿起一本書來讀上幾頁,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兩本隨筆集封面設計和內文印刷,都沒有說的,很清新,很干凈,且很大氣,一掃當下很多書在包裝印刷上花里胡哨的庸俗之氣。這個,也是我買回它們的又一個原因。

但我很快發現,我對這位“二十世紀美國最偉大的隨筆作家”的作品,并不喜歡。首先就是他那倍受贊譽的“《紐約客》文風”。我喜歡短小利索,不拖泥帶水的文章,但懷特的文章卻都是長之又長。甚至,感到很多是東拉西扯,啰啰嗦嗦,東一榔頭西一斧子的。最要命的,是他所記述和議論的那些事情,除了寫自然風光的那些外,其他很多在今天看來都已經過時了,顯得遙遠而生僻。比如他寫的關于緬因州的火車客運問題,因為生意不好而停運,表現的那種憤怒和絕望,似乎就此永遠不會再有鐵路客車在那里通過了。但我相信現在的美國緬因州,絕對不會沒有鐵路客運列車通行,不會是他預言的那樣。

不過,后來當我耐著性子讀了一些他的這種長隨筆之后,才發現形成他這種長篇隨筆的原因,大概是與他本人和他供稿的雜志的情況有關系。他本人是《紐約客》的創始人兼專欄作家。所以,他不用擔心寫出來的文章發表不出去而有所顧慮,也不用受編輯或主編附加的種種要求的限制。他可以很自由的信馬由韁的寫作,寫到哪里就是哪里。而看他文中所述,當時美國的很多刊物或報紙上的專欄,稿源都嚴重不足。所以,稿子長了自然就有長的好處,可以填充大量的版面空間。還有一個原因是,就是懷特寫作的主要時期,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之前,那時的美國人還不似現在,有更多的文化娛樂和消遣方式可供選擇。那時人們對于報刊的閱讀還有著極大的熱情和耐心。我想,是的。無論一種文風的形成,還是其他什么藝術風格的形成,除了個人的因素之外,時代的因素從來不會缺席。那個時代,那個國家,造就了懷特,也造就了他所形成的一種文風。

現在,隔了半個世紀,當我再來讀他寫的這些文字,即便排除掉因為東西方地域文化或翻譯等因素形成的阻隔,僅就時代的變化而言,不能喜歡也是在所難免的。

看來,我是上了書商的當了。但他們摘引的評論文字又都是真實的,贊譽也不過分。只是,這些評價都是過時了的。我想,現在美國的隨筆作家們,一定不會再寫懷特這樣的長篇隨筆了吧。因為人們的閱讀習慣和口味,都改變了。人們希望在盡量短的時間內,了解一件事情,知道一個結果。這個時代需要短的,快的。只有編撰奇異的故事,才會在長的篇幅內吸引人的眼球。而平淡如水的隨筆,是沒有這個功能的。

老實說,我之所以購買懷特的這兩本隨筆,也是緣于我在書店里找不到其他更愿意一讀的隨筆。我曾買過周國平的書,開始感覺還好,但后來有一本令我很失望,里面摻水太多了。只有安妮寶貝去年出的一本《素年錦時》,我放在床頭隨意翻看,有些文章似乎讀過了,再讀,卻不覺厭。

我想,我以后會更少的買書。因為,對于那些我讀著沒有興趣的書,搬遷時我就會丟棄,或是送給遇到的一個隨便什么人。我不會帶著許多沒用或不喜歡的東西上路,也包括書。

懷特的隨筆,作為我對一個美國過去時代作家的了解,已經完成了使命。《這就是紐約》,我已經送了人。《重游緬湖》還暫時留在手邊,但我想在不久后的搬遷之前,也一樣會送人的。

但是,我也并不是沒有收獲。認識懷特,我的最大收獲便是他特意寫給我的8條贈言:

1,不要故意作態。寫作應是自然的,自能形成獨特的風格。

2,多用名詞與動詞,少用形容詞與助動詞。

3,多用具體、著實、明確的字句;避免無用的修飾詞。

4,不要寫得夸張、冗贅。

5,盡可能地修改重寫;添加不如刪減。

6,不要作過分的解釋。

7,不要用艱澀的罕字,但也要避免俗套用詞。

8,簡潔、清晰、明白。

哦,這是懷特先生在《風格的要素》里面說的。我會將他中文版的隨筆送人,但這8條贈言我卻要隨身帶著走路。

南北王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辉县市| 北宁市| 旬阳县| 拉孜县| 潞城市| 孝昌县| 澄城县| 泽州县| 辽阳市| 北辰区| 手游| 集安市| 孙吴县| 浑源县| 阿合奇县| 深水埗区| 峨眉山市| 邓州市| 海宁市| 阳泉市| 青川县| 于都县| 淮安市| 林甸县| 大竹县| 平遥县| 永德县| 稷山县| 广汉市| 赤峰市| 尚义县| 商水县| 平山县| 监利县| 甘孜县| 体育| 海宁市| 郸城县| 莱阳市| 南充市| 惠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