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呂奉先射戟轅門曹孟德敗師淯水
小沛的麥子熟了,金浪翻滾著涌向天邊。趙小云幫著百姓割麥,鐮刀磨得锃亮,卻總割到手指——陳剛笑話他“不如用木棍“,自己卻一鐮刀劈斷了麥茬下的蛇,嚇得李小美尖叫。
“不好了!“孫曉舉著布條沖進麥田,布條上的字跡歪歪扭扭,是張飛的手筆:“紀靈帶十萬兵來犯,已到沛縣地界,聲稱要替袁術取劉備首級!“
張雁翻出《三國演義》,“呂奉先射戟轅門“那頁的插圖正被麥芒扎著——紀靈的大刀劈向劉備,呂布的方天畫戟橫在中間,轅門的旗桿上飄著“袁“字旗,像只蠢笨的烏鴉。插圖角落,陳剛的木棍斜插在麥地里,沾著金黃的麥穗。
“袁術想坐收漁利。“何文扒拉著麥穗,“他讓紀靈打小沛,自己在壽春囤糧,等我們兩敗俱傷,就趁機吞并徐州。“
正說著,呂布的使者到了。那騎士穿著銀甲,翻身下馬時帶起一陣風:“我家將軍說,在轅門擺了酒,請劉使君和紀靈將軍赴宴,有要事相商。“
“鴻門宴!“陳剛攥緊鐮刀,麥茬被他捏得粉碎,“俺們不去!憑啥聽他的?“
趙小云卻指著插圖里的畫戟:“得去。你看,呂布的戟沒指向我們。“他想起徐州城墻上那兩個歪歪扭扭的“等你“,突然懂了——這三姓家奴,其實比誰都怕孤單。
轅門的酒桌擺得奇怪:劉備和紀靈分坐兩邊,中間隔著三丈遠,像隔著條看不見的河。呂布的方天畫戟斜插在轅門中央,戟尖閃著寒光,把陽光劈成兩半。
“喝酒!“呂布舉著酒爵,銀甲在日頭下晃得人眼暈,“今天誰也不準提打仗,不然...別怪我這戟不認人!“
紀靈的手總往刀柄上摸,他的綠袍里藏著暗器——趙小云看見袍角露出的鐵刺,和插圖里紀靈準備偷襲劉備的兇器一模一樣。
酒過三巡,呂布突然站起來,一腳踩在酒桌中央:“你們倆的恩怨,我來了!“他指著轅門的畫戟,“我若一箭射中戟上的小枝,你們就罷兵;射不中,你們再打,我絕不插手!“
紀靈心里偷笑——那小枝比手指還細,隔著一百五十步,神仙都射不中。他拍著桌子叫好:“好!若將軍射中,我立馬退兵!“
劉備卻捏著酒杯發慌,趙小云偷偷碰了碰他的胳膊,指著楊小強——那小子正蹲在遠處,假裝系鞋帶,手里的彈弓對準了畫戟的小枝。
呂布彎弓搭箭時,風突然停了。他的銀甲映著日頭,箭桿在手里穩如磐石,眼神比少年時還亮。趙小云突然發現,他的箭尾綁著根紅繩,和貂蟬繡的桃花一個顏色。
“嗖!“箭像道白光,穿過轅門,正中畫戟的小枝!鐵環落地的脆響,驚飛了樹上的麻雀。
紀靈的臉瞬間白了,像被抽走了骨頭。呂布的畫戟突然橫在他脖子上:“怎么?想反悔?“
“不...不敢!“紀靈滾下酒桌,帶著殘兵灰溜溜地跑了,綠袍的下擺被門檻勾破,像只落荒的野雞。
回小沛的路上,劉備握著呂布的手,眼里的光比麥浪還暖:“奉先,謝了。“
呂布卻抽回手,摸著箭桿上的紅繩:“我不是幫你,是怕曹操趁機占了徐州。“話雖硬,嘴角卻偷偷翹著。
趙小云翻開《三國演義》,“呂奉先射戟轅門“那頁的插圖變了——紀靈的綠袍破了個洞,畫戟的小枝上多了支箭,箭尾的紅繩在風里飄,像個害羞的招手。
安穩日子沒過多久,許都傳來噩耗:曹操在淯水被張繡打敗,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將典韋都死了!據說曹操霸占了張繡的嬸娘鄒氏,惹得張繡夜襲營寨,典韋光著膀子守寨門,身中數十槍才倒下。
“活該!“陳剛啃著麥餅,渣子掉在《三國演義》上,“誰讓他搶人家嬸娘!“
張雁卻指著“曹孟德敗師淯水“的插圖嘆氣:“典韋死得太冤了。書上說他'死戰拒寨門,身被數十創,目突出,怒喝而死',連曹操都哭了。“
劉備連夜備了些傷藥和糧食,帶著趙小云他們往淯水去。路上的難民說,曹操退到舞陰,每天對著淯水發呆,胡子都白了半截,見了人就罵“張繡匹夫“。
曹操的營寨里彌漫著藥味。他坐在帳中,對著典韋的鐵戟發呆,那戟上的血漬已經發黑,卻還透著股兇氣。見了劉備,他突然老淚縱橫:“玄德...我錯了...“
趙小云把藥箱放在案上,看見曹操的案幾上擺著塊染血的布,上面繡著朵桃花——是鄒氏的手帕,被典韋臨死前攥在手里,沒讓敵軍搶走。
“張繡不是真心降你。“趙小云指著布上的針腳,“這桃花繡得倉促,針腳里還沾著泥土,是在軍營里繡的,說明她早想跑。“
曹操摸著布上的桃花,突然把鐵戟往地上一摔:“我要報仇!“
“不能報!“劉備按住他的手,“張繡有賈詡幫忙,且南陽地勢險要,硬攻必敗。不如先回許都,穩住陛下,再圖后計。“
曹操的拳頭捏得發白,指甲嵌進肉里:“典韋的仇...“
“典韋是英雄,“趙小云想起插圖里典韋怒目的樣子,“他肯定不想你為了報仇,再賠上更多兄弟的命。“
曹操盯著典韋的鐵戟看了半天,突然揮手:“撤兵!“他把鄒氏的手帕疊好,放進懷里,“告訴張繡,我曹操記住今天了,但南陽的百姓,他要好生相待。“
回許都的路上,曹操話很少,卻總幫路邊的難民挑擔子。有次遇見個瞎眼的老婆婆,他親自牽著她的手,走了三里地,送到親戚家。
趙小云翻著《三國演義》,“曹孟德敗師淯水“那頁的插圖變了——典韋的鐵戟立在營寨門口,像座小小的碑,曹操的背影對著淯水,手里牽著個老婆婆,桃花手帕在風里閃著光。
路過洛陽時,楊奉的人馬還在守著斷墻。他的鎧甲上又多了幾道新傷,見了曹操,卻只是拱拱手:“陛下在許都還好?“
“安好。“曹操從懷里掏出個布包,里面是許都的新茶,“給兄弟們嘗嘗。“
楊奉的士兵們在斷墻下種的菜,長得綠油油的。陳剛見了,忍不住蹲下來幫忙澆水,他的霸王槍靠在斷墻上,槍尖沾著的麥芒,和洛陽的草芽纏在了一起。
張雁在筆記本上寫下:“仇恨像野草,燒不盡;但善良像種子,能發芽。“她的字跡旁邊,畫著典韋的鐵戟和呂布的箭,在陽光下并排立著,像對和解的老朋友。
趙小云看著許都的方向,城門在暮色里像個溫暖的剪影。他知道,曹操和張繡的賬遲早要算,呂布和劉備的約定也未必能長久,但此刻路邊的炊煙,像串連起的省略號,在亂世里留下溫柔的空白。
陳剛的霸王槍上挑著束野花,是從淯水岸邊采的,紫瑩瑩的;李小美的布包里裝著新收的麥粒,搓開殼,露出雪白的仁;曹操的馬背上,典韋的鐵戟閃著光,像在守護著什么。
隊伍在土路上走著,腳印連成串,像條扯不斷的線。趙小云突然覺得,在這亂世里,有些轉身,比復仇更需要勇氣。
(第十六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