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沒有不帶傷的人。無論什么時候,能夠治愈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
整個下午,安南父母什么話也沒有說,他們不想讓孩子一回到家,就強迫她做自己不喜歡的事,不嫁人就不嫁人吧!大不了我們自己養著唄。
但安南看得出,父母的心情很沉重,人言可畏。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你在這方水土上生活,就應該遵從這方水土的風俗。
安南主動的和父母溝通,同意媒人的做法。媒人不是說,能不能成還是另外一回事嗎。媒人盡管介紹,到時候自己就說:“沒看上唄。”年后盡快的離開家。
于是安南進行了一輪,快速的相親。本來只是一個媒人給說相親這回事,沒想到,有了一個開頭,十里八鄉的媒人,輪番上陣。媒人的這陣勢,就像蜘蛛織網一樣,有了一個中心點,非得織出一個面來不可,這個不行,換!那個不愿意,沒關系,換!直到換到你滿意為止,換到你無話可說為止。
安南一開始,只是不想讓父母為難,走個過場。現在好了,就像被狗皮藥膏粘住了一樣,完全失去了自我。每個媒人手里都會有一兩個拿的出手的小伙子,這也是他們有力的籌碼。越到后來,越是良莠不齊。美其名曰:婚姻講究的是緣分,蘿卜青菜,各有所愛。
第一個是在BJ按空調的,細條的大高個,人也精神,說話也很有禮貌。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能掙錢,養家沒有問題。安南沒有啥好說的,遵從媒人的要求,互相留了電話號碼。人走了之后,安南隨手就把電話號碼放一邊了。
第二個是在上海搞裝修的,是個不缺錢的主,是個小包工頭,能混到他現在這個水平,自然是已經奮斗了好幾年了,年齡大安南好幾歲呢。說話很有腔調,裝腔作勢的給自己撐門面。一般條件的女孩子他看不上,他看上的女孩子,女方也不一定愿意,所以也在跟著媒人渾水摸魚。
第三個是個電焊工,沒有多大的學識,個頭不高,皮膚黝黑。誠懇老實,話不多。就是有個技術,餓不死人的手藝。但安南心中想象的手藝人,也不是他這樣子的,。非得把自己搞的灰頭土臉的嗎?
安南的心思不在這上面,也就沒有和這些人多聊,后來媒人領進家門的,在安南看來,就算是可有可無吧!
次數多了,媒人不樂意了:“大閨女,咱也不是個天仙,你到底想要找個什么樣的?”
安南解脫似的說道:“我沒想著找對象。”
“沒想著找對象,你讓我們給你忙活啥呀?”媒人有點生氣了。
“這不是讓你們給逼的嗎?”安南除了不愿意撕破臉皮,啥都無所謂了。
“看看你這話說的,啊?誰逼你了,你父母嗎?無理取鬧嗎,這不是?”媒人氣呼呼的走了。
到后來,安南的父親碰到媒人的時候,還給他說了很多討好的話:“小孩子不懂事,麻煩您多擔待。如果孩子哪天想通了,到時候再拜托您給多操操心。”安南父親這么做,也是怕媒人這邊別再出什么幺蛾子。
“找誰也別找我!我操不起這心!”媒人氣呼呼的揚長而去。
回家過年,本來是件高高興興的事情。現在又不小心給父母添了麻煩。安南真有些莫名的窩囊。難道女孩子除了嫁做人婦,就不能有一點自己的人生出路和規劃嗎?在外漂泊是孤獨;來到家里,面對這樣的局面,是絕望。
安南又開始屏蔽了所有的人,除了吃飯時,聽父母說會話,然后拒絕和任何人交流。父母多少有些擔心,總是這么在屋里待著,憋壞了,怎么辦?孩子在外面已經不容易了。
安南只希望這個年,快點過去。雖然她也不知道年后要去干什么?在哪里落腳?但她就是想逃避這個讓人窒息的環境。
年后初三、四,安南就讓父母打聽,有沒有外出打工的,安南想和他們一起走。不想再通過勞動介紹所,走這條冤枉路。父母想讓安南跟著安倩去BJ。這樣倆姐妹好有個照應。但安南實在是等不了,安倩過完正月十五才開學呢!安南只想盡快的逃離。
經過打聽,母親問到了,鄰村有在濟南紡紗廠上班的小媳婦,她們可以帶著安南過去,年前回來的時候,廠子里正在招工。
于是,年后的正月初五,安南就隨著鄰村的小媳婦去了濟南。工廠初六開始上班。
父母不想讓安南走這么早,無奈拗不過安南。安倩看到安南像是個在森林里亂撞的小兔子,沒有目標和方向,只是在逃避現實。陷入了沉思。怎么樣才能幫安南找一條出路呢?即是適合她的,又是她愿意堅持的。而不是一味的逃避現實和生活。
安南跟隨著鄰村的人到了濟南。倒車到了工廠。
到人事部報了到,領了工作服,分配了床鋪。收拾完畢,安南心里稍微緩和了一些,這雖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最起碼自己是自由的。
如果無能為力,那就順其自然,如果心無所待,那就隨遇而安。安南確實無能為力,但心中仍有所期待,希望可以改變命運。怎么改變呢?沒有學歷和技術,在社會上根本行不通。
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就開始上班了。
紡紗廠分為粗紗、細紗和槽筒等多個部門。安南被分配在了細紗車間,這個部門的活最難干,又破又臟,也最難招到員工,而且細紗廠的車間里,非常的悶熱。冬天外面穿羽絨服,車間穿短褲短袖。
紡紗是將纖維材料加工成紗線,高溫狀態下纖維更容易變軟,并且更加柔韌,有利于紡紗機將纖維連續拉長,并形成強度較高的紗線。另外,高溫環境下纖維表面的毛茸結構,更容易變平滑,不會纏繞在一起,影響后續加工操作,從而保障了整個紡紗過程的順暢和效率。另外,高溫還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
夏天更不用說了,外面三十幾度的天氣,車間高達四十度。連風扇吹出來的都是熱風,稍微動一下,就滿頭大汗,更別說是在車間忙碌十多個小時了。
忙碌的時候,連喝水的功夫都沒有。忙完出來車間,拿起自己之前備好水的塑料桶,一頓“咕咚咕咚”的狂飲。水是勞動人民的稻草和救星。老舍《駱駝祥子》中的祥子,在拉車時對喝水的極渴難耐。甚至“就跟驢馬同在水槽里灌一大氣。”每個在紡紗上過班的人,都深有體會。
這個部門又分為擋車的和落紗的。擋車的最為辛苦,只要是緊跟機臺的員工都非常的辛苦。就像上了磨的小毛驢一樣,沒有休息的空隙。
“毛驢兒拉磨喲它走不出那個圈,井里蛤蟆就能看見巴掌大的一塊天兒……”安南再一次掉入這個拉磨的怪圈里。本來過年回家,是為了調整身心,規劃一下未來的路應該如何走?這下好了,自己再一次的逃出了家門。
開始還是學習的階段,主要就是學會接線頭,接線頭的前提是,你要把高速旋轉的錠子從機臺里面拔出來,這需要克服機臺旋轉的阻力,剛一開始,撐握不好機巧,手掌都磨掉一層皮,火辣辣的疼。直到磨出了厚厚的繭子,學會克服了機臺的慣性,并且速度和效率要提升上來,才能獨立的擋車。
其實安南很喜歡沉浸式的去做一件事,包括這種繁重的勞作。忙碌起來,可以讓一個人暫時的忘卻了煩惱。
一樣事物反復的去做,找到了它的技巧性,便也達到了極致。我們稱之為:“勞動人民的智慧”或者“高手在民間”。其實不過就是像《賣油翁》當中所說的:“唯手熟而已”。
觀察一些老員工干活,安南感覺很神奇。她們的速度和技巧性,像注入了魔法。正所謂:熟能生巧。
一個星期之后,安南也可以獨當一面了。先是分配給一臺車,練練手,熟悉了之后,逐次的增加數量。一臺車也足夠讓一個新手手忙腳亂的。
相對于電子廠來說,紡紗廠的活讓人更忙活,節奏更加的緊湊。在電子廠看機臺時,如果實在忙不過來的話,可以把機臺暫停。等忙完這陣子,再重新啟動機臺,可以自主調整節奏,只要不偷懶,班長不會說什么。但是紡紗廠不同,忙的東奔西跑,也不能停機,因為一旦停了機臺,再啟動時,線頭斷的更多。所以一般不允許停機,除非有特殊情況。尤其是在機臺不好用的時候,或者這一批紗的質量不好的時候。忙的找不到北,連衛生也顧不得收拾,想上廁所,不可能,等上完廁所回來,機臺這邊,真的是“面目全非”,所以只能憋著。實在憋不住的時候,也是以雷霆速度去解決。
安南就像個小毛驢一樣,一直圍著機臺跑,圍著機臺轉。一直忙著接線頭。就算是這樣,也不一定能保證不“飛車”。線頭斷了,如果長時間不接上的話,上面的粗紗就會纏繞在機臺上,禍及四周。所以就形成了一種現象:掌握好機臺,形成良性循環;越是把控不好,越是手忙腳亂。
要想看機臺輕松一些,就需要提前到車間打掃衛生。每個機臺的齒輪里面的臟東西,都需要用電動的碾子給清理出來,機臺越是干凈,越是好用,自己不用那么的忙活,隨之產量也會越高。
在紡紗廠工作的這段時間里,安南就是感覺忙和累,連思考都靜止了。人在最忙的時候,無暇顧及其它,只能顧好眼前。每天除了睡覺,就是像陀螺一樣圍著機臺不停的跑。
在這個新的環境里,安南接觸到了不同的人和事,他們的命運也讓人唏噓不已。
為了上班時,不那么的緊張,安南一般都是提前半小時進入車間。在打掃衛生之前,要用推車,裝滿粗紗,挨個掛到機臺上方,這是交接班最基本的程序,也是預防中途因頻繁不斷的需要換紗,導致更加的手忙腳亂。
徐翠芝大姐也習慣早到車間做準備,安南每次去的時總是會碰到她。徐翠芝四十五六歲的模樣,一頭剪短的自然卷,襯托著她的小圓臉,門牙微微向里傾斜,這一點也不影響她的美麗。她身上既有賢妻良母的溫柔,又不失少女的風采。說話柔聲細語,新來的員工,有不明白的地方,向她請教,她總是傾囊相助。她這種樂于助人的品質和精神,使她在車間里贏得了良好的人緣。她的影響力,較之班長或者廠長還要大一些。
紡紗廠的規則就是質量好的紗和質量不好的紗,會交替混和著生產,這樣不旦可以保證順利走貨,而且也能保證老板的利潤。這樣一來,車間里的機臺時而好用兩天,時而糟糕幾天。總而言之呢,好用的沒有幾天,大部分時候,紗的質量都不是太好,擋車的員工,工作起來,超級的費力。老板是掙到錢了,把一線的員工給累壞了。
這個時候,所有的員工就會集結起來,進行一次集體罷工。領頭的幾個人,基本上都是在這干了好多年的老員工。她們罷工時,也會招呼像安南這樣新來的“蝦兵蟹將”,跟著她們一起渾水摸魚。這樣做的目的:第一擴張勢力,第二拉攏人心。安南她們這些個新來的員工也有自己的想法:不上班也沒有錢賺,就權當是休息了唄。
老員工罷工,也不是徹底的不干了,或者卷鋪蓋走人。而是,依然換好衣服,拿好工具,就在車間門口,席地而坐。等著廠長來“請”她們到車間去交接班的時候,然后給廠長談條件。
廠長來了之后,說了很多好聽的話,哄著她們進車間。就像哄自己家的孩子,連哄帶騙加哈呼。她們就堅持要求更換質量好一點的紗,這樣干下去,太累了,并且不出產量,出力不討好,勞而無功。
但廠長也有自己的小算盤,就抓住她們的軟肋,但凡在這能受的了這份罪的,基本都是家里困難或者急用錢的。就騙她們說,生產完這一批貨就換高質量的紗。先騙她們進車間,把機臺啟動起來,再說別的。因為上個班的員工,還等著交接班呢!她們見長時間沒有人來接班,就直接停機,給廠長說聲,直接下班了。
罷工的這幫姐妹,她們自己也知道,長時間這樣耗下去,對誰都不利,只是想反饋一下車間生產的情況。但已經說是罷工了,就得把陣勢做好,條件談好了再進去。安南這幫小新來的“小魚小蝦”,就等著領頭的幾位老員工表態。那幾位老員工,又找徐翠芝大姐商量。到最后,徐翠芝大姐再和廠長商議。達成協議了之后。進車間干活。廠長保證:“最快速度解決問題。”廠長也會有顧慮,畢竟一線員工是一個工廠的命脈,尤其是熟練的老員工,她們也為這個工廠付出了汗馬功勞。
進入車間以后,所有的機臺都是停機狀態,重新開機,線頭斷的數不勝數。真遭罪的。但長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相比較,罷工所取得的成績,相對比重新開機,忙活這一陣子,還是非常值得的。
從這件事情當中呢,更加的突顯了,徐翠之大姐的影響力。但這么一個溫柔和善良的人,卻有著一段讓人痛心的人生經歷,并且這段經歷,對她的傷害終身無法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