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瑤兒和守月已經十八了,你莫要再由著她們日日在馬場,該為她們尋親事了。“沈夫人最近常常為兒女親事憂心。兒子成日里研究農事不著家,她找不到人勸。女兒們如今也是日日去馬場干活,比丈夫上朝還風雨無阻。
“夫人莫慌,我看她們沒有馴成那匹烈馬。等到交期一到,將馬送出,我就叫她們回家,日日陪伴夫人。”
“我是說親事啊。”
“親事也簡單,問守月愿意不愿意嫁瓊宇,瑤兒嘛,我去把旗下的年青將士們叫來家中,讓瑤兒擇選,她喜歡的,就定下親事,如何?”
“夫君糊涂。守月當瓊宇兄長一般,未必有婚姻意思,你莫去與孩子們混說,生了兄妹嫌隙。瑤兒是根本不想嫁作人婦,當年你說年紀小,忘記快,可如今她對哪個男子還如對三皇子般?”
“何以見得她不想嫁作人婦?”
“我的老爺,你的女兒如今連一條帕子都不會繡,一個扣子都縫不齊,怎生嫁人?更可氣的是,還躲著不學。”
“不對啊,好像她們倆給我縫過一件披風。”
“那是守月縫的,她從小懂事孝敬,不喜做的女紅也定下心來學了些。瑤兒最多穿穿針。”
“唉呀,我的夫人,我們這對女兒,一個豪氣干云,一個聰明伶俐,更難得兩個都武藝了得,嫁的定不是需要妻子日日縫補漿洗的凡夫俗子。瓊宇就更不用擔心了,我聽田曹大人說,所到之處,迷倒芳心無數啊。只等他看上一家的姑娘,你我就去提親,可好?”
與夫人玩笑是一回事,沈無庸心中也是擔憂,時不時地也會提點二女兩句:
比如“戶部侍郎家的楚姑娘幾月前訂婚了,紅妝十里呀,你們二人出嫁之時想要什么?早點告訴爹爹,好叫我早點準備。”
又比如“為父覺得帳下副將有幾個生的不錯,英武強健,你二人覺得如何?”
沈瑤剛剛才在人間活出滋味來,并不想嫁人,心中十分緊張。守月倒是不怕,有幾句可問:
“他家倉廩足否?可養得起百二十斤的女子?“
“他膂力幾何?可舉得起我?”
“他可擅長武藝,可降得住我?”
沈無庸常常無言以對。他自立身起,信男兒當頂天立地,為家小撐起一片天空。可為守月撐起天空,讓她仰望安心的男子,該是何等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