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按照合同約定的時間運抵賽博動力位于郊區的倉庫。陳小川本以為,憑借林氏集團的信譽和自己團隊的努力,這次交貨會順利完成,最多有一些后續的技術溝通。他甚至已經在心里盤算著如何復盤這個項目,總結經驗,為未來的工作打下更堅實的基礎。然而,現實卻給了他當頭一棒,而且這一棒如此之重,幾乎將他擊垮。
交貨僅僅兩天后,小川就收到了賽博動力發來的一封措辭嚴厲的郵件。郵件聲稱,經過初步檢測,交付的產品存在嚴重的質量問題,關鍵性能參數與合同要求嚴重不符,已經構成根本性違約。郵件要求林氏集團立即對這批產品進行處理,并表示賽博動力將保留追究全部法律責任和索賠巨額損失的權利。
小川看著郵件,大腦一片空白。嚴重的質量問題?根本性違約?這怎么可能?他明明已經盡力按照規格書的要求去做了,即使有少數參數未能達到“理想狀態”,但也附上了詳細的技術說明和實際測試數據。而且,賽博動力之前明明對他們的生產能力表示認可,溝通中也表現得非常靈活。
他立刻打電話給賽博動力的李偉。電話接通了,但李偉的態度與之前判若兩人。他的聲音冰冷而官方:“陳先生,郵件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合同就是合同,白紙黑字寫著要求什么參數,你們沒有達到,這就是違約。我們是按合同辦事。”
“可是,李總,那些參數……”小川試圖解釋,“你們之前也說過可以彈性處理的,而且我們提供了詳細的測試報告,是在行業標準范圍內……”
“彈性處理?行業標準?”李偉冷笑了一聲,“陳先生,請你拿出合同條款來!合同里寫的是什么?寫的是那個參數必須達到某個精確的數值,并且是在某個極端條件下進行測試!你們提供的報告里,哪一個參數達到了?哪一個測試條件符合了?別跟我玩文字游戲!你們就是沒有能力生產出符合要求的產品,或者根本就沒有認真對待這份合同!”
李偉的態度咄咄逼人,完全不給小川解釋的機會。小川感覺一股寒意從腳底竄到了頭頂。他這才猛然意識到,那些曾經被他忽略、被趙明輝和李偉輕描淡寫帶過的“模棱兩可”和“彈性處理”,此刻都變成了賽博動力用來攻擊他的利劍。合同條款被死死地咬住,之前所有的口頭承諾和所謂的“理解”都變得蒼白無力。
他趕緊向上級匯報了情況。得知賽博動力聲稱產品違約,公司內部頓時炸開了鍋。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涉及到幾千萬的訂單金額,更關系到林氏集團的聲譽。公司高層震怒,立刻成立了一個調查小組,由法務部、技術部和供應鏈部共同組成,徹查此事。
調查小組首先審查了與賽博動力簽訂的合同。當法務部的人看到合同中那些被趙明輝和李偉精心設計的漏洞時,臉色變得異常難看。那些關鍵的性能參數、測試條件的描述,確實存在嚴重的、利于賽博動力的陷阱。
“這些條款……是誰負責最終確認和簽署的?”法務部負責人厲聲問道。
答案指向了陳小川。雖然趙明輝是部門主管,但他將具體項目執行和合同簽署的權限委托給了小川。而趙明輝在整個過程中,又扮演了“指導”和“把關”的角色。現在看來,他的“指導”更像是一種誤導。
技術部的人檢查了小川提交的測試報告和生產記錄。他們發現,按照報告顯示的技術參數,確實與合同要求的“理想狀態”存在差距。雖然小川附帶的技術說明解釋了為什么會出現這些差距,以及產品在常規條件下表現優秀,但在嚴格按照合同條款來看,這些解釋站不住腳。
供應鏈部則面臨著巨大的壓力。賽博動力拒絕收貨,那批價值幾千萬的產品就成了林氏集團堆在倉庫里的死貨。這批產品是高度定制化的非標產品,很難轉售給其他客戶,或者即使能賣出去,價格也會大打折扣。產品積壓導致庫存激增,占用了大量的流動資金。而為了生產這批產品,林氏集團已經投入了原材料采購、人工成本等,資金鏈開始變得緊張。
一時間,公司里風聲鶴唳。所有的矛頭都指向了陳小川。那個曾經因為搞定大訂單而受到表揚、被視為“潛力股”的年輕人,瞬間變成了“給公司帶來巨大損失的罪魁禍首”。
“他一個剛畢業沒多久的大學生,怎么能負責這么重要的項目?!”
“就是!肯定是能力不行,連合同條款都看不懂!”
“還說什么技術說明,違約了就是違約了,找什么借口!”
流言蜚語像刀子一樣刺向小川。曾經對他友善的同事開始躲避他,曾經贊賞他的領導現在用懷疑和憤怒的眼神看著他。趙明輝在這個時候卻表現得異常“痛心”和“失望”。他在調查小組面前,一臉沉重地說:“我之前確實指導過小川,但我強調的是要注意細節,不要犯低級錯誤。我以為他能把好關,沒想到……”他的話沒有明確指責小川,但字里行間都在暗示小川的失職。
小川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立和無助。他試圖向調查小組解釋,解釋趙明輝和賽博動力的李偉是如何一步步引導他忽略那些關鍵問題的,解釋自己為什么會在壓力下簽署合同。但他拿不出確鑿的證據證明趙明輝是故意誤導他,而賽博動力那邊的溝通記錄,那些“彈性處理”的口頭承諾,在正式的合同面前顯得蒼白無力。他提交的那些技術說明,此刻也被視為他試圖為自己辯解的“狡辯”。
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當年流落街頭的影子,那種被全世界拋棄、無處可逃的絕望感再次襲來。他徹夜未眠,在狹小的出租屋里翻看所有與項目相關的資料:郵件、聊天記錄、會議紀要、技術文檔、合同草稿……他試圖從字里行間找到一絲能夠證明自己清白、或者揭露趙明輝真實面目的線索。
他看到了自己曾經寫下的筆記,上面記錄著那些他感到困惑的技術問題,以及趙明輝對這些問題的回復。他看到了與李偉的聊天記錄,那些輕松、友好的對話,現在看來卻充滿了偽裝。他看到了最終簽署的合同,上面那些如同死亡判決書一般的條款。
他終于明白過來。這一切都不是意外,而是一個精心策劃的陷阱。趙明輝,他曾經以為的良師益友,竟然是幕后黑手之一。賽博動力,那個看似專業友好的客戶,竟然是幫兇。他們一步步地引誘他,利用他的經驗不足和急于求成的心理,將他推入了深淵。
悔恨、憤怒、痛苦,各種情緒交織在一起,幾乎讓他窒息。他想大聲喊叫,想質問趙明輝,想揭露真相。但他發現自己沒有任何足以撼動局勢的證據。他只有那些零散的、可以被隨意解釋的溝通記錄,以及他自己的直覺和痛苦。
他將臉埋在手中,感到全身的力氣都被抽走了。窗外開始泛起一絲光亮,新的一天到來了,但小川的世界卻仿佛墜入了無邊的黑暗。幾千萬的損失,公司的危機,個人的聲譽掃地……這一切都壓在他的身上,讓他喘不過氣來。他知道,等待他的,將是更加殘酷的審判。他已經成為了一個替罪羊,而那只真正的“黑手”,正藏在暗處,冷笑著看著他掙扎。產品的違約,只是他職場生涯崩塌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