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到當地宣傳部門的大力支持后,我們當天便開始了工作。
按照節目文案,我們第一步要隨機采訪路人以拋出天龍屯堡之謎,后期會加上坊間傳聞和未知野史進行渲染,以達到引人好奇的節目效果;
第二步是進入天龍屯堡對當地居民進行實地采訪和實景拍攝,以本地人的視角和自述來解析外界傳聞,這樣能讓觀眾產生一定代入感,更想知道真相;
第三步則是采訪當地學者和業界權威,從正史的角度引經據典深度解析,最終形成一個正式且權威的科學結論,以達到我們節目進行科普宣傳的目的。
不過實際拍攝的順序和文案有所不同,為了趕時間,我們當天就通過當地宣傳部門聯系了安順某學院一名歷史系教授和一位對天龍屯堡有研究的當地學者。
在去采訪這二位學者的路上,我們隨機采訪了路人,這樣第一步和第三步便可在一天內完成,第二天只需再去實地采拍,本次任務便可圓滿結束。
我記得我當時采訪的第一位路人是一位老大爺,我跟他說:“大爺,您好,我們是電視臺的,請問您聽說過天龍屯堡嗎?”
結果那大爺愣了一下,說:“我不知道,不關我的事,我啥也沒干。”
大爺這話把我也說愣了,一時竟不知道該如何往下接,不過作為一個職業新聞工作者,我立馬反應過來,應該是我們的突然出現和攝影機嚇到了大爺。
我趕緊跟大爺解釋,說我們是想拍一個有關天龍屯堡的科普節目,如果大爺聽說過,可以向我們簡單介紹一下,沒聽說過也沒關系,不用緊張。
大爺聽完我的解釋松了口氣,說:“原來是這樣,嚇我一跳,我還以為天龍屯堡那邊是不是出什么事了,沒事就好,沒事就好。”
我也松了口氣,大爺這話說明他聽說過天龍屯堡,于是我重復了之前的問題。
大爺這回很放松,說:“當然聽說過,天龍屯堡離這也就幾十里,聽說那里是一個古時候的軍鎮,里面的人都穿古代衣服,但我沒去過,只是聽說。”
“那您知道天龍屯堡為什么是一個古時候的軍鎮嗎?里面的人為什么至今還穿古代服裝?”,我接著問,或者說是一種引導。
大爺想了想,說:“聽說那里最早叫飯籠驛,是古時候的一個屯兵驛站,后來才改叫天龍屯堡(pu),這字讀(pu)不讀堡,不過現在都讀堡了,至于穿古代服裝,可能是習俗吧,其實也就老人穿,年輕人都不怎么穿了。”
“那天龍屯堡對您來說,神秘嗎?”,我繼續問。
“有啥好神秘的,不就是喜歡穿古時候的衣服嘛,我們這少數民族多,很多民族的衣服比他們的年代還要長,我沒覺得有什么特別。”
大爺的回答有些出乎我的意料,或許是因為這里離天龍屯堡太近,本地人已經見怪不怪。
為了引出節目需要的謎題,我又接著問:“那天龍屯堡有沒有什么傳說?”
“傳說?有啊,還多得很哩,有人說他們是明朝那個,那個什么咔三萬的后代,就是有聚寶盆的那個咔三萬。”
“沈萬三”,我提醒了一句。
“哦對對對,沈三萬,他們說沈三萬得罪了朱元璋被流放到這里,然后在這里修煉成仙帶著聚寶盆走了,這肯定是瞎說,世上哪有什么聚寶盆。”
大爺很健談,還會自己給答案,就是喜歡打麻將。
結束對大爺的采訪,我們順路又采訪了四位路人,一位四十多歲的大哥,一位三十出頭帶小孩的婦女,還有一個十七八歲的學生和一個出租車司機。
這四人中,中年大哥和帶小孩婦女說得跟大爺差不多,也認為天龍屯堡的居民是明朝駐軍的后代,要不就是沈萬三的后代,只是細節稍有不同。
那個年輕學生和出租車司機的回答則多了一個錦衣衛的傳聞。
兩人都說除了上述兩個傳聞,還有人說天龍屯堡的居民是明朝錦衣衛的后代,他們的先祖是奉了朱元璋之命來監視沈萬三,想要尋機搶走沈萬三的聚寶盆。
特別是那個出租車司機,堅信天龍屯堡的居民是明朝錦衣衛的后代。
說沈萬三是當時的江南第一首富,在明朝軍隊擊敗元朝之后,為了表忠心,主動向朱元璋提出可以由自己來出錢犒勞三軍。
但朱元璋認為沈萬三這是在羞辱自己,堂堂一國軍隊豈容你一小小商人犒賞,一怒之下要殺沈萬三,幸得馬皇后相勸,才改為了流放南疆。
出租車司機說這些都是正史,有據可查,還說朱元璋之所以不殺沈萬三只是將其流放,真正目的是想要沈萬三的聚寶盆。
說朱元璋為此還專門成立了一個御用拱衛司,也就是后來的錦衣衛,說天龍屯堡確實是一個屯兵之地,但屯的不是一般軍隊,而是錦衣衛。
這位出租車司機大哥十分健談,滔滔不絕說得有鼻子有眼,就仿佛親眼見證一般,這剛好滿足了節目需要,我們的街訪十分成功。
我們下午對那兩位專家學者的采訪也十分順利。
學院的那位歷史教授從正史的角度和我們一一分析了各種傳聞,首先是駐軍后代的傳聞。
這位教授說,根據《明史》和《明通鑒》記載:
明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在消滅了元梁王的勢力后,為避免云貴再次淪為中央集權勢真空地帶,決定在南疆屯兵以威鎮四方,光在安順就設了200多個屯堡和驛所,據考證,天龍屯堡便是其一。
其次是沈萬三后人的傳聞。
這位教授說,《明史》也有對沈萬三的記載,其中在大腳馬皇后的傳記里曾提到沈萬三幫朱元璋修筑南京城墻,還請求出資犒勞軍隊最后被流放云南的事。
這也是天龍屯堡中人是沈萬三后代這個傳聞的來源和依據。
不過這位教授說,《明史》為清人編撰,其中出于政治目的抹黑明朝的文字隨處可見,有關沈萬三的記載若無其他史料相互印證,只能當作一個參考。
所以這位歷史教授給出的結論是,天龍屯堡是明朝駐軍后代的傳聞為真,是沈萬三后人的傳聞還需更多文獻佐證,錦衣衛和聚寶盆的傳聞則全部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