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魚蹲在田埂上,指尖輕輕撥開一株稻穗。金黃的谷粒飽滿圓潤,沉甸甸地壓彎了稻稈。陽光透過葉片間的縫隙,在她粗糙的手掌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比去年又多了三成。“她輕聲自語,嘴角不自覺地上揚。
這是她培育的第三季新稻種,經過反復篩選和改良,終于達到了理想的效果——抗病性強,產量穩定,尤其適合南方多雨地區種植。過去兩年,她將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這片試驗田上,從育苗到收獲,事無巨細地記錄每一處變化。
“沉魚姑姑!“鐵蛋的聲音從遠處傳來,“王爺來了!“
沉魚抬頭望去,只見田壟盡頭,趙明瑾一身素色錦袍,正彎腰查看稻穗。陽光灑在他的側臉上,勾勒出完美的輪廓。他似乎感應到了沉魚的目光,轉頭向她微笑。
兩年時光沒有在這位王爺臉上留下多少痕跡,反而因經常下鄉曬得更加健康俊朗。自從沉魚被賜封“惠農夫人“后,趙明瑾便名正言順地頻繁往來于京城與清河村之間,美其名曰“督導農事改良“。
沉魚拍了拍手上的泥土,起身向趙明瑾走去。她的衣裙下擺沾滿泥點,草帽下的臉龐被太陽曬得黝黑,與衣著華貴的王爺形成鮮明對比。但兩人站在一起,卻有種奇異的和諧感。
“長勢不錯。“趙明瑾指著面前的稻株,“比上次來看又壯實了些。“
沉魚點點頭:“這一批是精選的種子,抗澇性特別好。前幾日連下三天大雨,普通稻子倒了一片,這些卻安然無恙。“
趙明瑾蹲下身,學著沉魚的樣子檢查稻根:“根系也比一般的發達。“
“王爺現在倒像個真正的農夫了。“沉魚忍不住打趣道。
趙明瑾抬頭看她,眼中帶著笑意:“名師出高徒。“
兩人相視一笑,默契地沿著田埂巡視其他試驗品種。這兩年,沉魚不僅改良了稻種,還引進了幾種耐旱作物在北方推廣,成效顯著。她的名聲早已傳遍周邊州縣,常有農官專程來請教。
“對了,“趙明瑾從懷中取出一封信,“皇兄來信,問新稻種何時能推廣。他對你的成果很感興趣。“
沉魚接過信,手指微微發抖。雖然已經不是第一次收到皇帝的問詢,但每次都會讓她既緊張又自豪。她展開信紙,上面是工整的楷書,詢問新稻種的特性及適宜種植區域。
“下個月收割后,可以選出最好的種子。“沉魚思索著回答,“先在清河縣試種一年,若無異常,明年就能推廣到整個江南道。“
趙明瑾點點頭:“皇兄一定會很高興。這兩年江南水患頻繁,糧食減產嚴重,若你的稻種真能抗澇增產,可解燃眉之急。“
沉魚望向遠處連綿的稻田,金黃的波浪隨風起伏,空氣中彌漫著稻谷的清香。這是她最熟悉的景象,也是最讓她安心的風景。
“王爺,我想...“她猶豫了一下,“等這批稻種推廣后,回北方老家看看。聽說那邊旱情緩解了,但土壤肥力還沒恢復...“
趙明瑾眼中閃過一絲不舍,但很快點頭:“應該的。你的'南肥北調'計劃很有見地,把南方的沼肥運到北方改良土壤,這想法連工部尚書都贊嘆不已。“
沉魚笑了笑:“其實道理很簡單,就像人餓了要吃飯,地'餓'了也得'喂'。“
趙明瑾看著她被陽光鍍上一層金邊的側臉,突然道:“我陪你去。“
“什么?“
“北方。我陪你去。“趙明瑾的聲音堅定,“正好要巡視那邊的軍屯田,順路。“
沉魚的心跳突然加快,她低下頭假裝整理稻穗:“王爺政務繁忙,不必...“
“我想去。“趙明瑾打斷她,聲音柔和下來,“這兩年我們合作的農業改良很成功,不是嗎?北方的項目更需要緊密配合。“
沉魚不再推辭。其實內心深處,她也希望有趙明瑾同行。這兩年的朝夕相處,已經讓她習慣了有他在身邊的日子。雖然兩人身份懸殊,但在田間地頭,他們只是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為同一個目標努力。
“對了,“趙明瑾像是突然想起什么,“皇兄可能近期會召你入宮。新稻種的事他非常重視,想親自聽你匯報。“
沉魚手中的稻穗差點掉在地上:“又...又入宮?“
上次入宮面圣的經歷讓她記憶猶新。雖然皇帝對她很和善,但那些繁復的禮儀和朝臣們審視的目光,仍讓她如芒在背。
趙明瑾看出她的緊張,安慰道:“別擔心,這次是小型召見,只有幾位相關大臣在場。再說,你現在是'惠農夫人',有官職在身,不比從前。“
沉魚深吸一口氣,點點頭。她知道這是推廣新稻種的重要機會,不能因個人膽怯而錯過。
三天后,皇帝的詔書果然到了,命“惠農夫人“朱沉魚即刻進京,攜新稻種樣品面圣。沉魚連夜精選了幾束最飽滿的稻穗,小心包裹好,隨趙明瑾啟程赴京。
京城比兩年前更加繁華熱鬧。街道兩旁店鋪林立,叫賣聲此起彼伏。沉魚透過馬車窗簾縫隙往外看,心中已沒有初次進京時的惶恐不安。
“我們先去別院安頓,明日一早入宮。“趙明瑾解釋道,“皇兄特意安排在御花園召見,氣氛會比較輕松。“
沉魚點點頭,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裝有稻穗的錦盒。這兩年她雖然經常與各級官員打交道,但面對皇帝,仍難免緊張。
別院還是老樣子,安靜雅致。沉魚剛安頓下來,就有侍女送來一套嶄新的衣裙——淡青色的緞面上繡著細小的稻穗紋樣,既莊重又不失農事特色。
“王爺吩咐準備的。“侍女恭敬地說,“說是符合'惠農夫人'的身份。“
沉魚撫摸著光滑的衣料,心頭涌起一股暖流。趙明瑾總是這樣,事無巨細地為她考慮周到。
第二天清晨,沉魚換上新衣,將頭發挽成一個簡單的髻,只簪了一支趙明瑾送的稻穗形銀簪。鏡中的女子已不是當年那個戰戰兢兢的農婦,而是一位端莊大方的朝廷命官,只有那雙粗糙的手和曬黑的皮膚,還保留著田間勞作的痕跡。
皇宮依然金碧輝煌,但這次沉魚已能從容面對。在太監的引領下,她和趙明瑾穿過重重宮門,來到御花園中的一座涼亭。皇帝正與幾位大臣圍坐品茶,見他們到來,和藹地招了招手。
“臣弟參見皇兄。“
“民女參見陛下。“
兩人行禮如儀。皇帝笑著讓沉魚起身:“朱愛卿不必多禮。兩年不見,氣度更勝往昔啊。“
沉魚沒想到皇帝還記得她,心中一暖:“托陛下洪福,民女...微臣這兩年潛心農事,小有所成。“
“聽說你的新稻種能增產三成?“皇帝開門見山,“拿出來看看。“
沉魚恭敬地呈上錦盒。太監接過,轉呈皇帝。盒蓋打開,金黃的稻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皇帝拿起一束仔細端詳,又傳給幾位大臣觀看。
“顆粒飽滿,穗大稈壯。“皇帝滿意地點頭,“說說你是怎么培育出來的?“
沉魚定了定神,開始詳細解釋選種、雜交的過程。說到專業領域,她漸漸忘記了緊張,語言也變得生動起來。
“...就像挑選士兵一樣,要選最強壯的'父母',才能生出最健壯的'孩子'。我每年都從千萬株稻子中選出抗病性強、穗粒飽滿的做種,一代代優化...“
這個比喻讓皇帝哈哈大笑:“好一個'選士兵'!朕看你可以去兵部當差了!“
眾大臣也跟著笑起來,氣氛頓時輕松了許多。沉魚注意到,除了熟悉的戶部李尚書外,還有幾位陌生面孔,其中一位年輕官員正專注地記錄她說的每一句話。
“朱愛卿,“皇帝笑罷,正色道,“若將此稻種推廣江南,需多少時日能見成效?“
沉魚早有準備:“回陛下,若今年秋收后立即選種,明年春播可覆蓋江南道三成良田,后年可達七成。三年內,江南糧食產量至少可增兩成。“
“好!“皇帝拍案道,“朕命戶部即刻擬旨,全力支持朱愛卿推廣新稻種。所需人力物力,一律優先調配。“
戶部李尚書雖然面帶微笑,但眼中閃過一絲不悅。沉魚知道,這位大人一向看不起她這個“農婦官員“,但礙于皇帝的面子,不得不表面附和。
議事完畢,皇帝留下趙明瑾單獨說話,命太監帶沉魚去御膳房用膳。走在長廊上,沉魚突然聽到身后有人叫她。
“惠農夫人請留步。“
回頭一看,是剛才那位認真記錄的年輕官員。他約莫二十五六歲,眉清目秀,舉止文雅。
“下官林修遠,新任農司主事。“年輕人拱手行禮,“久聞夫人大名,今日得見,果然名不虛傳。“
沉魚回禮:“林大人過獎了。“
“夫人的稻種改良實在令人欽佩。“林修遠真誠地說,“下官斗膽,想請夫人指點一下正在編寫的《農政要略》,特別是關于選種育種的章節。“
沉魚沒想到朝中還有如此熱心農事的年輕官員,欣然應允。兩人約好次日午后在農司衙門詳談。
太監引沉魚來到一間精致的小廳,桌上已擺滿各式菜肴。剛要用膳,趙明瑾匆匆趕來,臉上帶著掩不住的喜色。
“皇兄龍顏大悅!“他低聲道,“已下旨將你的新稻種命名為'沉魚稻',并命工部刻碑記載培育過程,立于先農壇旁。“
沉魚驚得筷子都掉了:“這...這太隆重了!“
“你值得。“趙明瑾眼中閃爍著驕傲的光芒,“知道嗎?皇兄私下問我,是否考慮過...我們的將來。“
沉魚的臉刷地紅了:“王爺怎么回答?“
“我說...“趙明瑾正要開口,外面突然傳來太監的尖聲通報,“皇上駕到!“
兩人慌忙起身行禮。皇帝笑吟吟地走進來,揮手示意他們不必多禮:“朕來陪兩位愛卿用膳。“
這簡直是莫大的榮寵!沉魚手足無措地站著,直到皇帝親自招呼她入座。御膳果然非同凡響,但沉魚緊張得嘗不出味道,只機械地往嘴里送飯。
“朱愛卿,“皇帝突然問道,“你覺得朕這個弟弟如何?“
沉魚一口飯差點嗆住,趕緊放下筷子:“靖王爺勤政愛民,心系百姓,是...是好官。“
皇帝似笑非笑:“僅此而已?“
趙明瑾在桌下輕輕踢了沉魚一腳,但她已經大腦空白,不知如何應對。
“回陛下,“她硬著頭皮說,“王爺待民女...微臣甚厚,不僅在農事上多有指點,更教會微臣許多做人道理。微臣...感激不盡。“
皇帝看看她,又看看趙明瑾,突然大笑:“好一個'感激不盡'!靖王,看來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啊!“
趙明瑾耳根通紅,低頭扒飯不再言語。沉魚更是羞得想找個地縫鉆進去。
用膳完畢,皇帝命人取來一個錦盒:“朱愛卿,這是朕賜你的。新稻種推廣在即,或許用得上。“
沉魚恭敬地接過,打開一看,是一方精致的田黃石印章,上刻“惠農夫人之印“六個篆字。
“謝陛下恩典。“她深深叩首。
“起來吧。“皇帝和藹地說,“朕期待你的'沉魚稻'香飄天下。靖王,好生協助朱愛卿,不得有誤。“
離開皇宮時,沉魚仍處于恍惚狀態。一天之內,她的稻種被皇帝賜名,獲贈御印,還差點被當面詢問與王爺的私情...這一切太過夢幻。
“王爺,“她小聲問道,“皇上剛才的話是什么意思?“
趙明瑾嘴角微揚:“意思是...他不反對我們交往。“
沉魚的心猛地跳了一下:“我們...我們哪有...“
“沉魚,“趙明瑾突然正色道,“兩年了,你還看不出我的心意嗎?“
沉魚低頭看著手中的錦盒,不知如何回答。她當然知道趙明瑾對她的特殊感情,但兩人身份懸殊,縱有皇帝默許,前路依然艱難。
“我...我只想好好推廣新稻種,幫助百姓吃飽飯。“她最終說道,“其他的...不敢想。“
趙明瑾深深看了她一眼,沒再追問:“我送你回別院休息。明日你還要見那位林主事,不是嗎?“
回到別院,沉魚輾轉難眠。窗外月光如水,她取出皇帝賜的印章和趙明瑾送的玉佩,在月光下細細端詳。這兩件信物,代表了她的兩種身份——朝廷命官和...王爺的心上人。
第二天一早,林修遠就派人送來《農政要略》的草稿請她過目。沉魚花了一上午時間仔細閱讀,做了許多批注。午后,林修遠親自登門請教,兩人就育種技術進行了深入討論。
“夫人見解獨到,下官受益匪淺。“林修遠真誠地說,“若方便,下官想請夫人擔任《農政要略》的編修顧問。“
沉魚欣然應允。正當兩人談得投機時,趙明瑾突然來訪,看到林修遠,臉色明顯一沉。
“王爺。“林修遠慌忙行禮,“下官正請教惠農夫人農事問題。“
趙明瑾淡淡點頭:“林主事勤奮好學,甚好。“話雖如此,他的目光卻一直盯著林修遠手中的筆記,那是沉魚親手寫的育種要訣。
沉魚敏銳地察覺到趙明瑾的不悅,心中既好笑又溫暖。堂堂靖王爺,竟會因一個年輕官員吃醋?
送走林修遠后,趙明瑾的臉色才緩和下來:“皇兄命我三日后啟程南下,督導'沉魚稻'的選種工作。你...要一起嗎?“
沉魚點點頭:“當然。清河村的稻子我最熟悉,必須親自挑選。“
趙明瑾眼中閃過喜色:“那說定了。這三日你好好休息,有什么需要盡管吩咐下人。“
沉魚看著他離去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她越來越難以否認自己對趙明瑾的感情,但橫亙在兩人之間的鴻溝,真的能跨越嗎?
第三天傍晚,沉魚正在整理行裝,侍女通報有位陳夫人求見。沉魚想起兩年前在茶樓偶遇的那位王爺表姐,連忙請進。
陳夫人依然優雅高貴,但眼中多了幾分親切:“朱姑娘,聽說你的新稻種大獲成功,恭喜。“
沉魚請她入座奉茶:“夫人過獎了,僥幸而已。“
“不必謙虛。“陳夫人微笑道,“我這次來,是想告訴你一件事。太后聽聞你的'沉魚稻'獲皇上賜名,很是好奇,想見見你。“
沉魚手中的茶杯差點打翻:“太...太后?“
“別緊張。“陳夫人安撫道,“太后是我姑母,最是慈祥。明日我入宮請安,你隨我一起去便是。“
沉魚忐忑不安地應下。太后是皇帝和趙明瑾的母親,見她做什么?難道是因為聽聞了自己與王爺的傳聞?
陳夫人似乎看出她的憂慮,輕聲道:“太后年輕時也經歷過不被看好的感情。她不會為難你,相反...或許會是你意想不到的助力。“
送走陳夫人,沉魚站在窗前發呆。月光下的京城燈火輝煌,與她安靜的清河村截然不同。這兩年來,她游走于兩個世界之間,既是田間勞作的農婦,又是朝廷冊封的命官。而明天,她還將踏入后宮,面見這帝國最尊貴的女人...
一陣輕輕的敲門聲打斷了她的思緒。開門一看,是趙明瑾,手里拿著一個精致的食盒。
“聽說你還沒用晚膳。“他走進來,將食盒放在桌上,“御廚特制的幾樣點心,想著你可能喜歡。“
沉魚心中一暖。無論身份如何變化,趙明瑾對她的體貼始終如一。
“王爺,明日我要去見太后。“她突然說道。
趙明瑾明顯一怔:“誰安排的?“
“陳夫人。她說太后想見我。“
趙明瑾眉頭緊鎖:“我這個表姐...總是擅作主張。“他嘆了口氣,“不過既然太后傳召,不去反而失禮。別擔心,太后為人寬厚,不會為難你。“
沉魚點點頭,但心中的不安并未消散。她隱約感覺,這次見面將對她和趙明瑾的未來產生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