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十二點整,林深刷卡進入了林氏集團大樓。保安老張打著哈欠給他開了門:“林先生,這么晚還來加班啊?“
“落了些東西在辦公室。“林深隨口應付,徑直走向電梯。
電梯下到地下三層,這里是集團的科研區域,平時很少有人來。走廊盡頭那間實驗室還亮著燈,透過玻璃窗能看到陳默的身影。林深輕手輕腳地走過去,推門時故意弄出點聲響。
陳默戴著橡膠手套,臉幾乎貼在顯微鏡上,聽到聲音猛地抬頭。實驗室的冷光燈照得她臉色發青,眼睛在鏡片后顯得格外大。
“林先生?“她摘下眼鏡,揉了揉眼睛,“這么晚了有事?“
林深沒直接回答,目光落在她面前的檀木盒上。那盒子做工精致,表面雕著暗紋,里面整整齊齊碼著三十六個蝴蝶標本,翅膀在燈光下泛著幽幽的彩光。
“藍閃蝶·巴西“、“君主斑蝶·北美“...林深掃過一個個標簽,突然發現最后一格是空的,標簽上歪歪扭扭寫著“未知種·榕城“。
“陳博士,十年前的實驗報告,您真的不記得了?“林深走近幾步,注意到辦公桌上攤開的筆記本畫滿密密麻麻的基因圖譜,最顯眼的地方用紅筆圈著個節點,旁邊潦草寫著“蝴蝶效應“四個大字。
陳默猛地轉身,懷里的暹羅貓受了驚,“嗖“地竄到桌底,爪子勾住林深的褲腳。林深彎腰驅趕時,借著燈光看清了貓項圈上的金屬牌——齒輪和蝴蝶疊在一起的圖案,和林明遠掌心的刺青一模一樣!
“林先生對蝴蝶很感興趣?“陳默抱起貓,手指一下下劃過它耳后的絨毛。那貓瞇起眼睛,發出呼嚕聲,但藍眼睛始終盯著林深。
“人跟蝴蝶沒啥區別,都被基因這層繭困住了。“陳默突然往前湊,實驗室的冷氣混著她身上淡淡的消毒水味撲面而來,“有人拼了命想破繭成蝶,有人...“她壓低聲音,眼睛亮得嚇人,“想當那個織繭的人。“
林深感覺后背一陣發涼:“你這話什么意思?“
陳默已經轉身搗鼓起顯微鏡,白大褂下擺掃過桌面,把那張畫著基因圖譜的紙掀到了地上。林深彎腰去撿,余光瞥見桌角壓著張泛黃的便簽,上面只寫著一行字:“第三號樣本,存活率0%“。
“這是什么實驗?“林深指著便簽問道。
陳默頭也不抬:“十年前的老黃歷了,我哪記得清。“
林深不信,但知道問不出什么,只好轉移話題:“這盒子里的蝴蝶標本,少了一只?“
“嗯,最特別的一只。“陳默終于從顯微鏡前抬起頭,“林董事長生前最寶貝這個盒子,鎖在書房暗格里。我昨天才找到,打開就發現少了一只。“
“少了哪只?“
“標簽上寫著'未知種·榕城',應該是本地特有的品種。“陳默摸著貓頭,“但這名字很奇怪,如果是新發現的物種,應該會用發現者命名或者描述特征...“
林深若有所思:“能借我看看這個盒子嗎?“
陳默猶豫了一下,還是點點頭:“明天還我。“
離開實驗室時已經凌晨兩點多。林深抱著檀木盒走在空蕩蕩的走廊里,總覺得背后有雙眼睛在盯著他。回頭看了幾次,卻什么也沒發現。
等林深回到自己的事務所,墻上的掛鐘顯示凌晨三點。他剛擰開臺燈,“嘩啦“一聲巨響,窗外傳來玻璃碎裂的聲音。他沖過去一看,人行道上的路燈把一個黑影拉得老長,眨眼就消失在拐角。
地上躺著個黑色信封,邊角還沾著雨水。林深戴上手套,小心地打開信封,一張照片滑了出來。
照片里年輕的林明遠摟著個穿白裙的女人,兩人笑得很燦爛。可背景卻透著股說不出的詭異——那是棟廢棄的建筑,鐵門上銹跡斑斑的牌子寫著“榕城生物研究所“,旁邊還貼著褪色的告示:“危險勿近“。
林深翻過照片,背面用紅筆寫著一行字,字跡歪歪扭扭,像是在極度激動下寫的:【下一個,是翅膀沾血的人】。他盯著照片里女人的臉,越看越覺得眼熟——那眉眼,和遺囑里提到的“神秘受益人“畫像輪廓好像。
“這女人是誰?“林深自言自語。他翻出手機,給蘇晚發了條消息:“幫我查查榕城生物研究所,十年前有沒有出過什么事。“
窗外突然炸響一聲雷,臺燈猛地閃爍幾下。林深拉開抽屜,里面躺著從父親尸體上拓下來的刺青圖樣。他把照片放在旁邊對比,突然發現照片背景的鐵門上,隱約可見一個模糊的標志——齒輪和蝴蝶的組合圖案。
“果然有關聯...“林深喃喃道。齒輪、蝴蝶、基因圖譜、神秘的實驗樣本,這些散落的拼圖正在慢慢拼合。
手機在桌上震動起來,是條匿名短信:【別再查了,有些繭,不是你能破的】。林深盯著屏幕,手指在鍵盤上懸了半天,最終只回了一個字:【不】。
他知道自己已經踩進了一個巨大的漩渦。父親藏了一輩子的秘密,神秘的“蝴蝶計劃“,還有照片上那個笑容燦爛的女人...這一切背后,到底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真相?
林深打開電腦,搜索“榕城生物研究所“。搜索結果很少,只有幾條十年前的舊聞提到這里曾經是林氏集團的下屬機構,后來因為“安全隱患“關閉了。但具體是什么隱患,報道里只字未提。
他又搜索“蝴蝶計劃“,這次跳出的結果更少,只有一篇學術論文提到這個名詞,作者署名“陳默“。論文內容晦澀難懂,滿是專業術語,但摘要部分有一句話引起了林深的注意:“通過基因編輯技術,人類或許能夠突破現有生理極限...“
林深合上電腦,揉了揉太陽穴。事情越來越復雜了。父親的死、神秘的刺青、失蹤的蝴蝶標本、廢棄的研究所...這些線索像一張大網,而他正站在網中央。
窗外雨勢漸大,雨點敲打玻璃的聲音像某種密碼。林深突然想起陳默說的話:“有人想當那個織繭的人...“難道“蝴蝶計劃“就是在編織一張巨大的網?而父親,是不是因為想掙脫這張網才遭遇不測?
桌上的檀木盒在臺燈下泛著微光。林深輕輕撫過那些蝴蝶標本,每一只都被完美保存,翅膀上的紋路清晰可見。唯獨最后一格空著,像是等待著什么。
“未知種·榕城...“林深默念著這個標簽。榕城是本地的名字,這只失蹤的蝴蝶,會不會就是解開所有謎題的關鍵?
他決定明天一早就去那個廢棄的生物研究所看看。雖然知道可能有危險,但現在已經沒有退路了。父親掌心的蝴蝶刺青、貓項圈上的圖案、照片背景的標志...這一切都在指向同一個方向。
手機又震動起來,是蘇晚的回復:“查到了,榕城生物研究所十年前發生過嚴重事故,官方說法是實驗設備故障導致有毒物質泄漏,但有小道消息說其實是基因實驗出了問題...具體情況被壓下來了。你要小心,這事水很深。“
林深回復:“謝了,明天見面詳談。“
放下手機,他再次看向那張照片。年輕時的父親笑得那么開心,和現在冷冰冰的尸體判若兩人。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么?那個女人又是誰?為什么遺囑里要把30%的股份留給一個神秘人?
太多疑問,太少答案。但有一點林深很確定——父親絕不是自然死亡,而那只“未知種·榕城“的蝴蝶,很可能就是揭開真相的鑰匙。
窗外,一只黑色的飛蛾撲向臺燈,在玻璃上投下晃動的影子。林深看著它,突然想起小時候父親帶他去抓蝴蝶的情景。那時候的父親多么有活力,會耐心地教他分辨各種蝴蝶品種...
“爸,你到底在隱瞞什么?“林深輕聲問道,但回答他的只有窗外的雨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