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風裹著紫藤花香漫進相府西院,蘇挽棠正坐在廊下繡繃前,指尖的銀針在月白緞面上游走。案頭的青瓷瓶里插著幾枝新折的白海棠,那是她昨日親自去后園剪的——自從王氏被關進家廟,這院子的花樹便再無人修剪,倒顯得野趣橫生。
“姑娘,尚書府派人來傳話,明日辰時三刻,尚書府詩會,特請您賞光?!百N身丫鬟小桃捧著鎏金請帖進來,袖口還沾著方才打掃時蹭的灰塵。她垂著頭,聲音卻壓不住地輕快:“說是要請京中各位貴女題詩詠春,連禮部侍郎家的大小姐都推了壽宴來的?!?/p>
蘇挽棠抬眼,銀針在繃面上投下細長的影子。她記得自從王氏被關,這個總愛把“嫡女該有嫡女的規矩和找她麻煩的事“掛在嘴邊的夫人,如今卻跪在正廳時鬢發散亂,連往日最寶貝的翡翠鐲子都磕出了裂痕。如今倒還記得詩會這等風雅事。
“知道了?!八龑⒗C繃收進檀木匣,起身時袖中銅鈴輕響。這串母親留下的白海棠鈴,自玉佛寺歸來后,她便常戴在腕間——倒不是為了防身,只是那清脆的聲響,總讓她想起母親在瓦剌雪地里給她哼的白海棠謠。
第二日清晨
相府正門的朱漆大門今日開得格外早。小桃替蘇挽棠系好月白紗披帛,又仔細理了理她發間的珍珠簪:“姑娘今日穿這素色裙衫,倒比前幾日那身藕荷色更襯膚色。只是...夫人院里的二姑娘穿了湖藍掐絲云錦,李尚書家的三姑娘戴了赤金點翠頭面,您這...“
“小桃。“蘇挽棠按住她欲言又止的手,搖了搖頭。她指尖撫過簪尾刻著的并蒂蓮,“今日詩會,我不過是去賞賞春景,不必與旁人比這些?!?/p>
話音未落,角門處傳來一陣嬌笑聲。蘇挽棠抬眼,正見庶妹蘇若瑤搖著團扇走來,似乎昨天狼狽的不是她似的,身上湖藍云錦裙裾掃過青石板,腕間一串南珠手釧晃得人眼花:“姐姐今日倒清閑,我聽說尚書夫人特意囑咐,要請姐姐去'指導'題詩呢。“她踮腳湊近,壓低聲音:“畢竟姐姐可是...呃,“靠近她”姐姐昨天你贏了但詩會你比不過我。這種'經驗',正好給詩會添些談資。“
蘇挽棠望著她眼尾刻意點上的胭脂,想起玉佛寺廢墟里蘇若瑤瘋癲的模樣——原來蘇府這一脈的“瘋“,倒也不全是王氏教出來的。她垂眸輕笑,指尖輕輕撥了撥腕間銅鈴:“妹妹說的是,我正愁沒什么新鮮事講給眾人聽。“
蘇若瑤一噎,正要發作,卻見門房老周躬身進來:“二姑娘,您趕緊去前院,禮部的帖子到了,要您替大小姐收著?!?/p>
“我?“蘇若蘅的團扇“啪“地掉在地上,“為什么是我?“
“許是夫人覺得二姑娘最是聰慧?!袄现苄Φ貌[起眼,彎腰撿起團扇遞過去。
蘇挽棠望著蘇若蘅慌忙的模樣,轉身對小桃道:“走吧,莫要讓尚書夫人等急了。“
尚書府·聽雪閣
詩會設在尚書府后園的聽雪閣。閣外遍植垂絲海棠,粉白花瓣落在青瓦飛檐間,倒比相府后園的野海棠多了幾分精致。蘇挽棠剛踏進月洞門,便聽見閣內傳來此起彼伏的嬌笑聲。
“三姐姐這首《詠春桃》真是妙,'桃之夭夭灼其華,不及崔郎眉間花',把崔公子寫得活脫脫畫里走出來的。“
“可不是?聽說崔公子昨日還夸三姐姐'才貌雙全,京中再無第二人'呢!“
蘇挽棠垂眸跟在丫鬟身后,聽著這些議論,忽然想起昨日在玉佛寺,蕭承煜說北境玄甲營的叛軍可能勾結福王。她指尖輕輕摩挲袖中《魯班經》殘頁——那上面記載的機關術,或許比這些風花雪月更有用些。
“蘇姑娘來了?“
一個略顯尖細的聲音響起。蘇挽棠抬眼,見是禮部侍郎家的大小姐陳若琳,正端著茶盞站在廊下。她梳著雙螺髻,鬢邊插著支赤金步搖,見蘇挽棠過來,眼尾輕輕一挑:“大夫人特意囑咐,說你素日里不愛出門,今日能來,可是給了天大的面子。“
“陳姐姐說笑了?!疤K挽棠福了福身,“我原是不該來的,只是想著聽雪閣的海棠開得正好,便來湊個熱鬧?!?/p>
陳若琳正要說話,忽聽閣內傳來一聲驚呼:“哎呀!我的墨!“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湖藍裙裾的身影跌坐在案前,腕間南珠手釧散了一地——正是蘇若蘅。她面前攤開的宣紙上,只寫了半句“春風又綠江南岸“,墨汁卻順著桌角滴到了新做的湘繡裙上,洇出個深褐色的圓斑。
“若瑤妹妹這是怎么了?“李尚書家的三姑娘李昭容掩唇輕笑,“莫不是見了蘇姐姐,緊張得手都抖了?“
蘇若瑤漲紅了臉,正要反駁,卻見蘇挽棠已走到案前。她蹲下身,用帕子輕輕擦去裙上的墨漬:“妹妹莫急,這墨是松煙墨,最是去得。你且把帕子浸在茶里,再搓一搓便好了?!八ь^時,目光落在蘇若蘅腕間的南珠手釧上,“這手釧倒是精致,可是用了南海進貢的東珠?“
蘇若瑤一愣,下意識點頭:“姐姐好眼力,這是母親上月托人從廣州帶回來的...“
“可這珠子的光澤不對?!疤K挽棠指尖輕輕叩了叩手釧,“真正的東珠該是瑩潤如玉,帶著淡淡的粉暈。你這串...倒像是染了色的蚌珠。“
閣內霎時安靜下來。蘇若瑤的臉瞬間慘白,李昭容的笑聲卡在喉嚨里,陳若琳端著的茶盞“當啷“落地。
“你胡說什么!“蘇若瑤尖叫著后退兩步,“這是母親花了三百兩銀子買的,你...你分明是故意污蔑我!“
“妹妹若不信,可請珠寶行的掌柜來驗。“蘇挽棠站起身,拍了拍裙角的灰塵,“我母親當年在金陵珠玉行當過掌事,教過我辨認珍珠的法子。“她目光掃過眾人,“真正的東珠產自合浦,需得在月光下養足三年,所以才有'月滿珠圓'的說法。而染色的蚌珠,雖看著光鮮,卻經不得水洗——妹妹若是不信,現在蘸點茶水擦一擦,便知真假?!?/p>
蘇若瑤顫抖著伸手去擦,剛碰到水,手釧上的“東珠“便褪成了灰白色。她尖叫一聲,手釧“啪“地掉在地上,滾出好遠。
“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