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最后一排的自習生
風扇吱呀作響地轉著,教室的空氣混著油筆味和泡面香,像是青春期某種獨特的混沌氣息。
林簡坐在倒數第二排,低頭做著數學練習題,桌上攤著一本封面褪色的教輔書,頁角折痕清晰。她的筆跡很輕,卻密密麻麻,一道題寫了三遍仍未滿意。
身邊的世界很嘈雜:有人在偷偷吃辣條,有人在刷短視頻,有人趁老師不在高聲聊天。她已經學會了過濾這些聲音。
一個月前的年級分班考試,她以第106名落入普通班,與重點班那條分界線只差了四分。那天她回家路上淋了場雨,沒哭,只是低頭重新翻了遍錯題本。
她不甘心。
“你這樣學,不累啊?”前桌男生轉頭看她,語氣懶散地問。
林簡取下耳機,語氣平靜:“不學,就一直坐這里。”
男生聳聳肩,重新趴下。這一排的學生,從來不是老師關注的焦點,沒人指望他們有奇跡。而她,就是想打破這個默認。
她的父母在外地做建材生意,假期才回一趟。每次視頻通話不過五分鐘,“吃飽穿暖”是他們關心的重點,“未來”則從不在對話里出現。
她早就明白,有些路只能自己走完。
其實她不是完全孤單。
季惟舟也是從那所普通初中考上來的。他的名字林簡記得——不只是因為成績榜單上那行分數,更因為初中時他們在圖書館有過幾次不經意的目光交錯。
他們初中不同班,也沒真正說過話。但那些沉默的對視,如今卻意外成為了她記憶中不多的熟悉感。
進了高中,兩人都被分到了普通班。他比她晚來兩天,坐在靠窗的一排,總是安靜地看書,鮮少參與教室里的喧嘩與打鬧。
他沒有嘲笑過她的執拗,也沒有插手她的世界。只是偶爾,在她被同桌打斷學習時,他會輕聲提醒一句:“你是不是應該換一頁了?”
她不知道他是不是也在努力,但每次抬頭,她總能看到他專注的背影。那背影和窗外透進來的斜陽一樣安靜,卻帶著某種沉穩的力量。
那天晚自習前,她剛剛做完一整套函數題。
桌上的舊表“滴答”一響,林簡按下倒計時按鈕,開始限時訓練。
她的指節泛白,神情專注,一道函數題從解析式到圖像運算,她默寫得比上次快了整整五分鐘。
空氣里依舊嘈雜,但她的世界里,只有紙筆和運算。
“各位,把作業拿出來。”班主任走進教室,語氣一如既往地平穩,“還有一件事,學校剛剛下了通知——期中考試前五名,可以申請調入重點班。”
教室里頓時安靜了一瞬。
他頓了頓,目光掃了一圈后排,聲音不高,卻格外清晰:“我知道,有些同學一直在努力,也許平時不被看見,但老師記得。如果你愿意試,就拼一次。”
幾個原本低頭玩手機的學生悄悄抬起了頭。
林簡的心跳,像是被什么輕輕叩了一下。
她沒等老師講完,就已經在腦子里默念那句話:
“期中前五,能調班。”
她不需要表揚,不需要理解。
她只要那個名額。
翻回那頁模擬題,她用紅筆一筆筆批改,把之前猶疑的思路重算一遍。
季惟舟的身影落在她的側視角里。他似乎注意到她手里的紅筆停頓了幾秒,然后低頭繼續寫。
題目最后一行,她寫得工整堅定:
“解:由此得證。”
光不在她的起點,但可以成為她的方向。
她相信,只要不停筆,總有一天能寫出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
而在她不曾察覺的時候,那道光,也在不動聲色地朝她靠近。